数学广角——推理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
教材p109的例题以及p111练习
【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第一课时,这是一节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主要要求孩子们能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得出结论。教材通过简单的情境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并能较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培养学生合情推理的能力。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且他们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喜欢做游戏。因此,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我设置猜一猜,挑选小侦探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获得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过程与方法:借助连线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推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课型课时】 新授 一课时
【教学手段】 课件、草稿纸、学习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猜一猜”小游戏(游戏一)
师:今天的数学课来了一位神秘嘉宾,猜一猜,这个嘉宾是男生还是女生?
生:想。
师: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提示语)
学生自由讨论,然后指名汇报。
师: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见证一下。 教师揭晓答案(课件出示)。
2、“猜一猜”小游戏 (游戏二)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新朋友,想不想认识?
生:想。
师: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双胞胎姐妹的图片)这两位新朋友你能分清谁是姐姐,谁是妹妹吗?
学生自由讨论,然后指名汇报。
预设:
学生1:左边的是姐姐,右边的是妹妹。
学生2:左边的是妹妹,右边的是姐姐。
师:这两位同学到底谁说的是对的呢?你们能不能确定?
生:不能确定,因为他们长得一模一样。
师:那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给的一个提示,(课件出示)其中一个说:“我不是姐姐。”现在你们能分清谁是姐姐,谁是妹妹了吗?
生:左边的姐姐,右边的是妹妹。
师: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猜的吗?
预设:
生1:因为右边的女生说了我不是姐姐,那她肯定就是妹妹,那左边的就是姐姐。
生2:因为右边的女生说了我不是姐姐,所以左边的就是姐姐,那右边的就是妹妹。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见证一下。 教师揭晓答案(课件出示)。
2、揭示课题:
师:刚才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猜出了两姐妹谁是姐姐,谁是妹妹,非常棒!我们在猜的时候,不能漫无目的地随便猜,而要根据所给的条件来猜。像这样根据已知信息和条件,逐步推出结论的过程,在数学上我们称作推理,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出示课题并板书:推理)
二、情境体验,学习新知
师:说到推理老师就想到一个非常有名的人(出示柯南图片)。知道他是谁吗?
生:柯南。
师:他是一位很聪明的小朋友,六岁就开始破案,还和小伙伴们成立了小小侦探团。现在这个侦察团正在招小侦探,你想不想加入?
生:想。
师:要想加入柯南的侦探团那是有条件,你们必须闯过柯南设置的三关挑战才行!有没有信心?那就开始我们的闯关挑战吧!
(一)第一关
(课件出示)
1、小兔和小猫玩捉迷藏,藏起来的不是小猫, 就是?( )
2、小明生日了,爸爸妈妈给他买了皮球和小汽车,皮球不是爸爸送的,就是?( )
3、张老师来教室上课,走的不是后门,就是?( )
指名学生填空,并说明判断理由。
小结:两种情况的推理,只需一个相关的提示,一种情况不是的,就是另一种情况。(板书:两种情况:不是 ,就是 )
(二)第二关
(课件出示)教材109页例1。
有语文、数学和道德与法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小刚拿的是什么书?小丽呢?
师:仔细读题,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读题并口答)
预设:我知道有三个人,小红,小丽,小刚;有三本书,《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他们每人各拿一本。
师:“各拿一本”是什么意思?
预设:每个人都拿了一本书,不能多拿也不能少拿。
师:猜猜看,他们各拿了什么书?
学生进行不同的猜测,可以多让几个人说一说。
师:看来要想推理出正确的结果,咱得有凭有据啊!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锦囊妙计,(出示两个条件)现在你有想法了吗?请在你的纸上用喜欢的方式记录下你推理的过程。可以用写一写、连一连、画一画等方法。
师: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
学生活动并交流想法。
师:谁愿意上来把你的想法介绍给全班同学?
预设:
方法一、语言描述法
生1:通过分析,我知道小红拿的是语文书,那小丽和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和道德与法治书。小丽说她没拿数学书,那小丽拿的是道德与法治书,则小刚拿的是数学书。(课件同步出示)
方法二、连线法
生2:可以把人名和书名写成两行,根据条件连线。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就直接连线,小丽说她拿的不是数学书,就把小丽和道德与法治书连上,最后把小刚和数学书相连。(板书人名和书名)
(课件同步出示)
方法三、列表法 (此法需教师引导学生认识)
在表格中写出人名和书名,再根据条件打钩。 (课件同步出示)
语文书
数学书
道德与法治书
小红
√
小丽
√
小刚
√
师:上面三种方法都是先确定的谁?为什么?
预设:先确定的小红,因为小红拿的书已经告诉我们了。
师:也就是说能确定的我们要先确定,这样问题就变得简单了。 (板书:确定)
师:再确定谁呢?为什么?
预设:再确定小丽,因为两本书中排除了数学,就是道德与法治。 (板书:排除)
最后还剩下小刚,能确定小刚拿的是数学书。
小结:语言描述法、连线法和列表法都是推理的好方法,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两种情况的推理,想“不是什么,就是什么”推出结果。三种情况的推理,能确定的先确定,能排除的先排除,将给出的条件加以转化,进行有序并全面地分析,从而推出结论。
三、运用所学,巩固提高(第三关)
(一)基础练习(课件出示)
1、教材p109做一做第1题。
(二)综合练习(课件出示)
2、猜图形
信封里有一个圆,一个三角形,一个长方形。露出一部分,你能猜猜它们是谁吗?
红色是( ),绿色是( ),黄色是( )。
3、教材p111练习二十一 第2题
小冬、小雨和小伟三人分别在一、二、三班。小伟是三班的,小雨下课后去一班找小冬玩。小冬和小雨是几班的?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讨论,参与全班交流,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说明推理的依据。
师:哇,你们通过了重重关卡,恭喜你们,顺利进入了柯南侦探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快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你还有什么遗憾吗?感觉自己今天表现如何?
【作业布置】
教材p109做一做第2题、p111练习第2题
【板书设计】
推理
两种情况:不是 就是 小红 小丽 小刚
三种情况:确定 排除 语文 数学 道德与法治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要求孩子们能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接触和运用连线法。教材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简单事例,运用猜测、操作、验证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年级的孩子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他们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尤其是让他们参与活动,他们的积极性都会很高。在开始时通过猜两名学生手里分别拿的是什么颜色的磁铁,挖掘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从最简单的随意猜测到简单推理,既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本节课设计时,注意选择合作的时机,让学生合作学习。
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在20分钟后的参与度不高,对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没有达到要求,整体对课时的理解度还是不足。在今后教学活动中要立足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精心准备才能上好一节高质量的数学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