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学习数学常常面临着许多挑战,家长必须明白以下六点,避免陷入误区。
1. 学数学是否需要天赋?尽管天赋能让孩子更快更好地学习,但大部分孩子都是普通人。学霸之所以擅长数学,更多是通过刻意练习得来的。
2. 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基础不扎实就无法学好数学。思维能力决定孩子的成绩上限,因此除了准确,迅速地计算外,也要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在做练习时,是否花半小时刷试卷还是解一道难题便成了考验。我会选择解一道难题,即便最终未能成功。因为思考过程本身就是思维能力的提升,让孩子在思考和钻研中成长。作为家长,不要过度干预孩子的思考过程。
3. 关于超前学,如果孩子在寒暑假自学,独立看书做题,那么恭喜你,孩子已经迈出了自学的第一步,而这也是中学生最需要的能力。但如果孩子依靠线上或线下课程超前学习,则并不必要。因为学校课程与超前学的内容一样,这样只会浪费时间。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充分吸收课堂知识,而不是依赖时间堆积来达到相同的效果。
4. 关于超纲学,掌握了课本知识后,可以适当挑战更有难度的题目,以提升学习能力。如果孩子能解决难题,那返回做基础题目时自然会轻松很多,这就是所谓的降维打击。
5. 小学是否应该学习奥数?奥数分为浅奥和深奥。只要基础扎实的孩子都可以学习浅奥数学。建议可以购买一些辅助练习书自学,比如推荐的《举一反三》。1-6年级的孩子只要课内成绩高于90分,都可以尝试学习奥数,这有助于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6. 少做课内题。期末考试前,学校通常会进行大量的复习和练习。但是在小学阶段,不建议孩子刷太多课内题,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建议家长做好错题分析,节省出更多时间来进行阅读。
把以上六点做好,小学阶段孩子的数学基础、思维能力都能得到有效锻炼,到了初中阶段,便不用太过担心孩子的数学成绩。数学是大部分人在竞争中的一门科目,如果数学成绩不佳,就会基本上失去进入高中的机会。因此,在小学阶段就要打好基础,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这样到了初中阶段,他们才能脱颖而出,走在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