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张裕
通讯员 毕小燕
实习生 金典 洪庆 姚抒桠
临考前他想回家自学,班主任陪他在操场散步,打消了他的念头;从口音重成全班同学“笑点”,到发音标准晨读领读;他的政治笔记被老师展示后,家长们纷纷电话要求借笔记复印。
7月14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湖北省水果湖高级中学获悉,该校学生黄皓宇高考取得了621分的好成绩。高考结束后,他还贴心地给每位老师写了“评语”。黄皓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学希望学习哲学相关专业。”
课余爱看哲学书
“高中三年,他从来没有迟到;中午其他同学在聊天,他却拿着一本哲学书看得入神。”班主任吴艳丽口中的他,正是黄皓宇。
“他刚到班上那会,英语发音口音很重,经常是同学们的‘笑点’,尾音很重。我告诉他,你把尾音‘吞’一部分,虽然每次背书的时候,还是有同学会忍不住发出笑声,但是他丝毫不受影响。之后的两个月后,他每天都有进步,直至发音标准,再没有同学会笑话他的发音了。”
黄皓宇说:“英语在我刚进高中时,是我最怕的学科,当时我的英语只能考90多分,但在班主任兼英语教师吴艳丽的帮助和鼓励下,我的英语成绩一路突飞猛进,高考取得139分的成绩。复盘既是我们每日的英语任务,也是我们老师的每日任务,这样的复盘持续到最后一次上学。”在黄皓宇看来,吴老师就是他行为的标杆。
为了维系纪律,保障学习环境,清晨的早读、饭后的午休、晚自习前的空档,吴老师都会来教室坐镇,让学生们能够专心背记、安心休息、静心写作业。每次班会吴老师都精心策划,调整大家的学习状态。遇到学习、身体、心理的问题,吴老师始终是同学们的第一求助人。他说:“我们和英语老师见得最多、陪伴的时间最长,老师对我们未来的信任,让我们更有动力走向远方。但无论走得多远,这动人的师生情谊会一直存在。”
然而黄皓宇的进步,更多的是自身的自律。上学时每天中午12点50分午休,班主任会在12点40左右到班上。此时,同学们刚吃完饭,男生聊打球,聊游戏。然而每次吴老师都能看到黄皓宇在看哲学书,这本书有三到四本语文书的厚度。“就这一点,就能看到他做事能够静下心。”吴艳丽说。
政治老师郭松也有同感。“其他学生的笔记,都是条条框框,类似目录一般,但是他的笔记直接做成了网络图,条理很清晰。有一次我在班上展示之后,竟有许多家长表示希望能够复印,有的家长甚至说如果太麻烦,能不能把他的笔记拍成照片,家长们自己去打印装订。”
然而到了高考前一个月,由于之前几次数学考试成绩不理想,黄皓宇希望能够回家复习。“我当时就第一反应,他有点着急,想回家靠刷题把成绩提升起来。于是我用一整个早自习的时间,和他在操场散步,告诉他光靠刷题作用不大,跟着老师的节奏来,最终打消了他的念头。”吴艳丽说:“后来我单独找到了数学老师,希望他结合黄皓宇的情况,跟他好好聊聊,制定单独的复习计划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终高考时,黄皓宇的数学取得了120分的好成绩。
为了锻炼他的自信心,吴老师还用了一些“非常规”手段。“有一次背诵英语文章,第一篇他背诵完了,他询问我能不能不要背诵指定的第二篇,他自己另选了一篇文章,并且列举了该文的优点,我当下就表示同意。”
在语文课上,刘传艳老师批评得多,投入的情感也多。老师经常讲起课堂内容外的故事,有看过而产生思考的,有发生在身边引起反思的,有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老师讲的是故事,传达的是真切的关怀。老师不仅为了提高我们的分数苦口婆心,更在为了帮助我们走好人生大道而呕心沥血。老师的批评让师生更为亲近,因为批评的言语背后是最真诚的关怀。”黄皓宇说。
为每位老师写“评语”
高考结束后,黄皓宇还为每一位任课老师写了一段“评语”:
无论基础多不牢固,成绩多么落后,数学老师胡显义始终保有耐心,利用空余的时间为我们多补习。作业没交齐,老师亲自来查;改错没完成,老师亲自来抓:老师的苦心,让原本倦怠的我们变得积极主动,让我们的信心和热情重新点燃。
物理黄鼎三老师乐观而幽默,讲课少不了聊天,但却不失质量,也让我们更加专注课堂。每天晚上学生们都能私聊老师问问题,老师会开腾讯会议来讲解,经常讲到12点以后才不得不暂停。
生物程喜生老师或许最为严厉,是因为老师对我们有更高的要求和期望。高考第二天晚上,老师还开启钉钉为我们答疑解难。老师不放过任何一个不牢固的知识点,每次做题出现问题,都会带我们翻课本回顾,而几乎课本每一页提及的每一处知识,老师都记得清清楚楚。老师不少为我们生气,动的也都是真情。
政治郭松老师的学校管理工作繁忙,但郭老师对教学的工作却始终一丝不苟,课堂的内容,老师总会做足准备。每次评讲试卷,郭老师都会认真做好课件,以便在课堂上对答案对材料点对点讲解;7本书19个单元58节课的体系图,郭老师都亲手整理,并不断改进。如果背书背不好,老师便亲自来抓,每天都有背诵任务,每天也都会默写检测。老师时常鼓励我们,分析优势,让我们建立起信心。
“总会有人评价不同老师的教学质量,拿不同班的老师对比。但为我们的进步兢兢业业提供帮助的,正是我们的老师而不是别人,我们和老师一起创造的回忆、书写的人生,没有其他人能提供替代;老师为我们耗费的精力,为我们投入的真情,一同经历的学习时光,让老师对我们拥有了最独特、最宝贵而不具有可比性的意义。”黄皓宇说。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