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期期终九年级阶段性调研语文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1)C (2分) (2)详 历(2分)(共4分)(3)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可将“不管”改为“虽然(尽管)”。
2.①溪云初起日沉阁 ②山雨欲来风满楼 ③春蚕到死丝方尽 ④蜡炬成灰泪始干 ⑤云横秦岭家何在 ⑥雪拥蓝关马不前 ⑦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⑧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共8分)
3.示例一:③绘制板报,分享小说精彩 ④品味情节,畅游小说天地 示例二:③讲述故事,畅谈独特感受④扮演人物,体味人生百态(活动形式与示例格式相同,符合题意即可,如有其他答案,阅卷老师可酌情给分,4分。)
4.第二届全国小小说青春笔会暨2023青年作家训练营在河南新乡举行(意思对即可,2分。)
5.示例一 名字:青葱岁月(或“韶华星梦”) 用意:在同学们美好青春时光写下的优美文字,展示他们对世间独有的感受,体现同学们的喜怒哀乐。
示例二 名字:含英咀华 用意:含英咀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象征学生从小说中汲取营养,充实自己,促使自己成长。(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亦可酌情给分,鼓励学生合情理、有创意地表达,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共16分)
6.示例:①罐儿做的罐儿丑陋、易碎 ②罐儿勤练深思终有所成,老人离开(或:老人教罐儿做罐儿,当他捏的像模像样时,老人离开了)(意思对即可,如学生有其他答案,概括内容切合文意,阅卷老师可酌情给分,每空2分,共4分。)
7.(1)示例一:“揉”“捶”“提”“摔”这一系列动词(或“人物的动作细节描写”),写出了老汉制作陶器工序之多(、费力气),侧面表现了制作精品陶器的不易及老汉手艺的精湛。
示例二:连用“光滑”“细腻”“柔韧”三个修饰词(形容老汉制作的泥罐儿,)渲染出老汉和出的泥精细而有韧性,表现了老汉手艺精湛(或“技艺高超”)。
(2)示例一:运用动作、语言描写,表现出罐儿对老人给予的无私帮助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意思对即可,每小题2分,共4分。如有其他答案,亦可酌情给分,鼓励学生合情理、有创意地表达。)
8.示例一:运用谐音,“贯儿庄”比“罐儿庄”显得庄重、有韵味;古时每一千文为一贯,“贯”寓意有钱,“贯儿庄”寓意钱儿庄,彰显出对罐儿庄人靠制罐技艺致富的赞赏之情。
示例二:“贯”与“罐”谐音,表明小村子盛产好罐;“贯”与钱相关,“贯儿庄”即钱庄,祝福罐儿庄人多赚钱多发财,含蓄典雅而不俗气。(意思对即可,4分。如学生有其他答案,内容贴合文本内容,且言之有理,阅卷老师可酌情给分,鼓励学生合情理、有创意地表达。)
9.示例一:爱心。文中的老汉无私地教会罐儿制作罐儿的技艺,罐儿学会后,也不忘传承老汉的爱心。他在铺子门口堆了一些罐儿,让路过这里的逃难者免费拿个罐儿去要饭用,同时也传授技艺与他人,爱心就这样得到传承。
示例二:技艺。老汉是一位技艺精湛的手艺人。面对来讨吃的罐儿,老汉让罐儿自己捏泥烧罐儿盛粥吃,没有成功,老汉手法娴熟,揉出的泥细滑柔韧的陶罐,为罐儿捏好泥罐儿,盛好粥让罐儿喝,罐儿大受感动。老汉于是让罐儿跟着他学习做罐儿。后来罐儿不断钻研,技艺也越来越高超,远近闻名,并用所学技艺造福一方。
示例三:乐善好施。老汉施粥不图回报,并用行动示范制陶,留粥引导罐儿自强自立。老汉行善后,又悄然离去,可以看出老汉是一位乐善好施的智者。老汉的善举感染、影响着罐儿的余生,罐儿将爱心与技艺传承下去,成为了像老汉一样乐善好施的人。
示例四:自立自强。“罐儿”一方面指乞丐要饭的工具,象征着处于社会底层人们面对苦难时,没有尊严、艰难无力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是指本文的主人公“罐儿”学技乐善扶困渡己,由乞丐转变成技艺精湛的手艺人,乐善好施的善人,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善心、善行,展现了底层人民抗争命运、心怀仁善、自立自强的崇高品格。(言之有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分析合理阅卷老师亦可酌情给分,4分)
(二)(共11分)
10.文本一论点:现代人在信息化时代,仍然要阅读古代经典作品。文本二论点:坚持阅读,读费脑筋的书,以深度阅读提高修养,不做网络奴隶。两文论点的不同之处是文本一强调古为今用,文本二强调远离网络。(3分)
11.示例一:文本一第③段列举屈原与楚王的历史事件,强而有力地论述了“经典能超越时空,影响未来,具有永恒性”;文本二第②段列举了作者自己青少年时期读书的事例,以自己的感受现身说法,具体、有力地证明“坚持阅读,受益无穷”的观点。
示例二:文本一第③段的举例论证,先摘引李白的诗歌名句以引出屈原与楚王的历史事件,由此论述文学经典可以永恒的观点:文本二第②段举作者自己青少年时期读书的事例,以自己的感受现身说法,告诉读者应该读经典,读费脑筋的书,而不要沉迷网络。(两文本都用到举例论证,所举事例容量不同,陈述方式不同,但都有力地、具体地证明了论点,意思对即可,4分。如学生有其他答案,内容贴合文本内容,且言之有理,阅卷老师可酌情给分,鼓励学生合情理、有创意地表达。)
12.示例一:坚持阅读纸制书,沉浸在深度阅读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不排斥电子阅读中的优质内容,争取在电子书中排除浅阅读的可能,不做网络的奴隶。
示例二:坚持深度阅读,多阅读纸质书,认真读书,读费脑筋的书,让传统文化的精神洗礼我的精神世界,同时正确对待电子书阅读,取其精华,不排斥电子阅读中的优质内容,不做网络的奴隶。(本题考查阅读启示,为开放式题目,围绕文本内容以及观点进行阐述,意思对即可,4分。如学生有其他答案,内容贴合文本内容,且言之有理,阅卷老师可酌情给分,鼓励学生合情理、有创意地表达。)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共11分)
13.A(2分)
14.这样的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作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参考答案来自教师教学用书,意思对即可。2分)
15.作者用“鱼”比喻“生”,用“熊掌”比喻“义”,(1分)通过类比,形象生动地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舍生取义。(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共3分。)
16.示例一 坚守本心,毫不退缩:政变发生后,整日不出门等待逮捕他的人;舍生取义,大义凛然:为了民族大义,甘愿英勇赴死。这些行为符合甲文中的“贤者”。
示例二 坚守本心,毫不退缩:有人劝他到日本避难,他坚决不走;舍生取义,大义凛然:不顾个人安危,与侠士商议救皇上。(意思对即可,4分。如学生有其他答案,内容贴合文本内容,且分析合理,阅卷老师可酌情给分,鼓励学生合情理、有创意地表达。)
(二)(共4分)
17.①可怜 ②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抑郁、悲愤之情(①②空各1分,共2分)
18.示例一:图①人物端坐在案前,神情肃穆、悲壮,正在灯下凝视着手中的长剑。这幅画正好符合词中“醉里挑灯看剑”所描绘的画面。
示例二:图②画面上一位将军在纵马驰骋,只见他坐在马上,拉满了弓,蓄势待发,正要射向敌人。这幅画面很符合词作中“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表现的内容(意思对即可,2分。如学生有其他答案,内容贴合文本内容,且言之有理,阅卷老师可酌情给分,鼓励学生合情理、有创意地表达。)
四、名著阅读(5分)
19.示例一:①《艾青诗选》,作者艾青,他的《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我从他身上感受到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追求光明的决心,他的精神激励我要为国家的富强而努力学习。
示例二:①《艾青诗选》,作者艾青,他的作品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我从他身上感受到了深沉的爱国之情和对光明的希冀和向往,我要把艾青的爱国主义精神植入心田,融入血脉,践行到学习生活中,为新时代中国的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
示例三:②《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我从他身上明白了面对不公的现实,要勇于抗争反抗。(本题为开放式题目,围绕文本内容以及自己的独特阅读感受回答,意思对即可,5分。如学生有其他答案,阅卷老师可酌情给分,鼓励学生合情理、有创意地表达。)
四、作文(50分)
20.评分标准请参照2023年《河南省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项目 | 一等 | 二等 | 三等 | 四等 | 五等 | |
主题与内容 25分 | 分值 | 21~25分 | 16~20分 | 11~15分 | 6~10分 | 0~5分 |
记叙文要求 | 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具有真情实感,能表达自己的思考和体悟;③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 | ①表达意图较明确,内容较具体充实;②有自己的思考和体悟,不空洞,不虚假;③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 | ①表达意图较明确,内容较具体充实;②有自己的思考和体悟,不空洞,不虚假;③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 | ①表达意图不明确,内容空洞;②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够健康。 | ①内容与题目无关;②抄袭比例80%以上;③随意拼凑,不知所云;④价值观错误。 | |
议论文要求 | ①观点明确;②论据恰当,论证有一定说服力;③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 | ①观点基本明确;②论据比较恰当,论证合理。③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 | ①观点不太明确;②论据和论点有关,论证基本合理;③情感态度价值观基本健康。 | ①观点不明确;②论据不能证明观点;③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够健康。 | ①观点与写作任务无关;②抄袭比例80%以上;③随意拼凑,不知所云;④价值观错误。 | |
结构与表达 20分 | 分值 | 17~20分 | 13~16分 | 9~12分 | 5~8分 | 0~4分 |
记叙文要求 | ①叙事完整,重点突出;②描写具体,语言准确、生动。 | ①叙事基本完整,重点基本突出;②语言流畅,有一些具体描写。 | ①叙事基本完整,能注意详略;②语句基本通顺,病句较少。 | ①叙事不完整主次不分;②语句不通顺,病句较多。 | ①结构非常混乱或字数不足100;②病句多,词不达意。 | |
议论文要求 | ①思路清晰能恰当使用论证方法;②语言准确、简明,有逻辑性。 | ①思路无明显问题,能使用常见论证方法;②表达无明显逻辑问题。 | ①思路基本清晰,论证方法使用不太恰当;②语句基本通顺,病句较少。 | ①思路不清晰层次混乱;②语句不通顺,病句较多。 | ①结构非常混乱或字数不足100;②病句多,词不达意。 | |
书写与标点 5分 | 分值 | 5分 | 4分 | 3分 | 2分 | 1分 |
要求 | ①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②标点使用正确。 | ①书写基本规范,卷面基本整洁;②标点使用基本正确。 | ①书写较潦草,字迹能辨认;②标点使用有一些错误。 | ①书写潦草,卷面脏乱;②标点使用随意。 | ①书写非常潦草;②不会使用标点。 |
温馨提示:
①请每位阅卷教师在评改试卷之前,先对所评改年级的试题及答案进行审定,若发现有不妥之处,可修订后再评卷。
②试卷中部分试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没有标准答案,所给出的预设答案仅供参考,且预设答案力求多角度,相对比较详细,学生只用答出要点即可。请各乡校语文学科组根据题目要求及学生实际答题情况统一标准后再批改。
③作文评分标准参照2023年《河南省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请老师们认真阅读后再批改学生作文,力求做到公正、公平,给分有理,扣分有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