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阶段,作文在语文学习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作文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占有较大分值,以满分 120 分为例,作文就占有 50 分,可谓是 “得作文者得语文”。
初二作文相较于小学作文有了明显变化。首先,对作文字数的要求提高,中考要求作文字数在 600 字以上。在整体布局和结构上,小学作文往往只写一件事情表达一个中心,而初中作文则需要通过几件事情来表达一个中心,从注重描写转变为侧重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此外,初二作文的训练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重大影响。作文是对学生语文组织能力、思维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考查。通过作文训练,学生不仅能提高文学素养,还能提升文字表达能力。在这个阶段,学生如果能够掌握作文规范和结构,充分发挥创造力,将所学知识与作文结合,就能写出优秀的作文。
初二也是语文成绩提升的关键阶段。在初二阶段切实增强语文成绩,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先增加积累和运用部分的得分,确保字词、诗句默写等基本常识不丢分。阅读理解尤其是现代文阅读是初中阶段的高丢分区,要明确阅读文本的考察点,具备基本阅读、常识掌握和答题策略能力,学会诊断能力和失分版块。初中作文占比虽高但难拉开分数,可针对性阅读中考作文,分析写作技巧和规律,也可以阅读经典散文、小说或借助作文写作技巧指导书进行系统学习,提升作文写作能力。
总之,初二阶段的作文学习对学生的整体语文成绩有着重大影响,是语文学习的关键环节。
二、学生改作文提分案例(一)满分作文展风采初二满分作文往往有其独特的魅力。例如在一篇作文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母亲的爱。将母亲比作阳光雨露,把孩子比作花草嫩芽,生动地阐述了母亲之爱的无私与伟大。“如果没有阳光的沐浴,没有雨露的滋润,那一棵棵幼嫩的小苗怎能茁壮成长,怎能成为一株株茂盛的参天大树,怎能绽放出那最迷人,最耀眼的光芒呢?” 这样的语句优美且富有感染力,通过具体的事例,如母亲在孩子生病时的悉心照料,展现了母爱的深沉。
还有一篇作文以冬季的句号是春暖花开,奋斗的背影是清风徐来为主题。描述了学生在面对难题时的坚持与努力。“你窥头而望,晨日还未爬过山尖,流云也未层叠而逸,你揉了揉惺忪的双眼,褪去一脸的疲意……” 这样的开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希望的氛围。作者在解一道数学题时,花费了 50 分钟,经过不断地验算、勾画,最终得出了正确答案。这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坚韧不拔,也展示了优美的语言表达和生动的细节描写。
(二)提分历程显成效有一位初二学生小明,他的作文一开始成绩平平。他的作文存在语言平淡、结构松散等问题。小明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后,决定认真修改作文。他首先从积累好词好句开始,每天都会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并记录下其中精彩的语句。在写作时,他尝试运用这些语句,让自己的作文语言更加生动。
接着,小明开始注重作文的结构。他学习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并在自己的作文中加以运用。例如,在写一篇关于友情的作文时,他先总述友情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具体的事例讲述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故事,最后总结友情给自己带来的收获。
小明还请老师和同学帮忙指出自己作文中的问题。老师指出他的作文在描写人物时不够细腻,同学则认为他的作文结尾有些仓促。针对这些问题,小明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修改。在描写人物时,他加入了更多的细节描写,如人物的表情、动作等。在结尾处,他进行了升华,让作文更有深度。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作文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从原来的中等水平,逐渐提升到了优秀的行列。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也让他更加坚定了继续提升作文水平的信心。
三、改作文的方法指导(一)整体评判有方向拿到一篇作文,我们首先要从整体上进行评判。一看体裁是否切合题意,比如要求写记叙文,就不能写成议论文。同时,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恰当也至关重要。如果作文中心模糊,就像一艘没有方向的船,难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二看思路是否清晰,段落层次分明能让读者轻松跟上作者的思维步伐。段落过多可能会显得琐碎,过少则可能表达不充分。三看结构是否完整,头尾呼应能使文章浑然一体,过渡自然则让文章如行云流水。此外,表达方式要妥当,记叙文以记叙为主,适当加入描写和抒情;说明文以说明为主,准确客观地介绍事物;议论文以议论为主,用有力的论据论证观点。
(二)默读精雕细琢作文写完后,默读多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一读看表达方式是否切合主题需要,比如写一篇感人的故事,过于平淡的叙述可能无法打动读者,这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描写和抒情。二读看篇章结构是否完整、连贯,各段落之间的衔接是否自然,避免出现突兀的转折。三读看语言是否通顺流畅、精炼生动,检查有无病句、错别字等问题。四读看书写是否工整美观,整洁的卷面能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五读看字数是否合乎要求,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影响得分。六读看出错别字和标点符号是否有明显错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增强文章的表现力。通过反复默读修改,不断使语言规范流畅,使文意和谐美观。
(三)局部重锤敲打对语言加以锤炼后,我们要着眼于局部问题进行微观修改。一方面,要删去文中多余的内容。增删是修改文章的重要策略,“删” 能使文章更加凝练、准确、生动。那些可有可无的内容、重复的内容、游离于主题之外的内容以及陈词滥调都应果断删除。比如,在描述一个场景时,如果有一些与主题无关的细节描写,就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影响文章的整体效果。另一方面,要对文中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可以补充论据以阐明观点,在议论文中,如果论据不足,观点就难以得到有力支撑。也可以展开想象以丰富内容,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还可以在记叙中加入描写以增强形象感,使人物和场景更加鲜活。例如,在写一个人物时,可以加入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让人物更加立体。总之,通过删去多余内容和补充不足之处,能让文章更加完美。
四、提分流程步骤全(一)写作框架定基础写作框架和思路对于提高作文能力至关重要。就如同建造高楼大厦需要图纸一样,写作文也需要一个清晰的框架。学会建构写作框架,能让作文层次分明,也能让我们在写作时有一个清晰的思路,避免写到一半写不下去的尴尬情况。
写人作文的开头可以简单地介绍要写的人物身份、描述外貌,让读者对文章的主要人物有大致了解。中间部分最为重要,要注意人物个性鲜明,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进行描写,尤其是与众不同的地方,凸显人物性格特点。同时要有具体事例,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性格或品质,并且在细节描写上要具体,如朱自清《背影》中对父亲爬站台动作的细致描写,展现了父爱的深沉。结尾抒发自己对这个人的情感或评价,做到简洁明了。
对于记叙文来说,可以采用纵式结构,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故事情节;也可以采用横式结构,将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并列起来安排,从不同角度表现主题;还可以采用复式结构,以纵式为主,横式为辅。在文章中,要注意开头和结尾、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好的记叙文讲究 “凤头豹尾”,开头要开篇点题或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结尾要篇末点题,帮助读者把握主旨。精巧的层次和段落能使文章富于错落有致的层次之美,过渡和照应则是一篇文章文气贯通的重要手段。
(二)掌握技巧促提升审题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一步。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和写作方向,确保不跑题。掌握素材也非常重要,平时要多读书、多积累,建立自己的素材库。在写作时,根据主题选取恰当的素材,使文章内容丰富、有说服力。
开头的写法多种多样,可以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主题;也可以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好奇心;还可以运用情景渲染法,营造出特定的氛围。不同文体有不同的特点,记叙文要注重情节的生动性和人物的刻画;议论文要有明确的论点、有力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过程;说明文要准确客观地介绍事物的特点和功能。
(三)语言转化增魅力将不同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体系,能为作文增添独特魅力。初中生处于感性表达向理性表达的过渡阶段,容易出现语言 “表层结构” 处于 “睡眠” 状态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愤悱生成的激活、非正式学习的暗示、基本语汇的积累、语境转换的指导等手段,实现口头和书面表达的互相滋生和双向建构。
在日常学习中,可以多借鉴好的文章,参考别人的写作技巧,套用到自己的写作上。比如,遇到 “很” 和 “非常” 时,可以停下来想一想,用其他的描写来体现,避免使用被用滥的成语,学会用具体的句子替换掉别人用滥的成语,解决作文写不长写不细的问题。还可以学会一波三折地使用动词,让文字更加灵动丰富。同时,进行 “一段话至少出现 6 种标点” 的技巧训练,增加文章的节奏感。另外,把长句改成只有三四五个字的短句,使作文有语感,更加舒服。通过仿写与各种其他文体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作文输出能力,在期末考前,随便背几个点,作文层次再提一个层次。
五、具体提分小妙招(一)外貌描写创新法很多学生在描写人物外貌时,常常会使用 “有” 字来串联各个器官,这样的描写方式显得较为单调。比如 “她有一头乌黑的长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有一个高挺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我们可以尝试不用 “有” 字,让作文更加通顺自然。例如 “一头乌黑的长发如瀑布般倾泻而下,她的眼睛明亮而有神,仿佛藏着星辰大海。高挺的鼻子下,是一张樱桃小嘴,微微上扬的嘴角,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 这样的描写不仅避免了单调,还能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外貌特征。
(二)语言表达多样式在描写人物语言时,不要总是用 “说” 字,可以增加动作和神态,让表达更加丰富。比如,“小明兴奋地跳起来,喊道:‘我成功了!’” 这里通过动作 “兴奋地跳起来” 和神态 “兴奋”,让小明的语言更加生动。还可以用其他字词来替换 “说”,如 “叫、喊、问、嚷、应、道” 等,或者用一些四字词语,如 “大呼小叫、自言自语、七嘴八舌” 等。这样可以使人物语言更加形象,让读者仿佛能看到人物说话时的场景。
(三)心理活动巧展现心理活动描写不写 “想”,可以用更简洁的方式表达内心感受。比如,“这次考试拿了第一名,我乐开了花,比玩了一天游戏还开心。我默默地告诉自己,虽然我这次考得不错,但是我知道我不能骄傲,我要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好成绩。” 这里没有用 “想” 字,却能清晰地表达出人物的心理活动。还可以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心理活动,如 “走在寂静的小路上,树叶沙沙作响,我的心情也如同这阴沉的天气一样,沉重无比。” 用环境的阴沉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沉重。
(四)抒情表意忌成语作文中应少用被用滥的成语,用具体描写代替,让文章更细腻。比如描写春天,不要只写 “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可以具体描写 “春天来了,风儿轻抚树梢,河边的杨柳轻轻地摇摆着柔软的枝干,明媚的阳光洒落在河面上,随着微微起伏的波浪,泛起圈圈涟漪。” 这样的描写更加生动,能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同时,在使用成语时,可以在后面进行具体的描写,如 “眉清目秀”,可以具体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我的同桌长得就像画儿一样,圆圆的脸蛋白里透红,眉毛黑而细长,眼珠乌亮乌亮的,笑起来时,那对浅浅的小酒窝仿佛都能让人醉了,一根乌黑的马尾辫总是调皮地骑在左肩膀上。”
(五)慎用 “很”“非常”遇到 “很” 和 “非常” 时要三思,用其他描写体现程度,使文章更生动。例如,“我很开心” 可以改为 “卷子发下来,映入眼帘的是我考了 100 分。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这时内心的一个声音在问我:‘考了 100 分,你就很开心吗?’我心想:考了 100 分,谁会不开心呢?可是我也不能骄傲啊,如果不继续努力的话,下次也不一定能考 100 分,所以也不能太开心。” 这样的描写更加具体,能让读者感受到人物的开心程度。
(六)动词运用添活力学会一波三折地使用动词,能让文章更灵动丰富。比如描写一个人跑步,可以写成 “他奋力地向前冲,脚步如飞,每一步都像是踏在鼓点上。突然,他被一块石头绊了一下,身体摇晃了一下,但他迅速调整了步伐,继续向前奔跑。” 通过这样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人物跑步时的动态和坚持。
(七)标点多样显魅力进行 “一段话至少出现 6 种标点” 的训练,可以增加文章的节奏感。比如 “他看着窗外,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这雨什么时候才能停呢?’他心里想着。他拿起一本书,静静地坐在窗前,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突然,电话铃声响起,他吓了一跳。‘是谁呢?’他疑惑地拿起电话。” 这段话中使用了逗号、句号、问号、引号、感叹号等标点,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八)短句写作有节奏学习写短句,控制字数,让作文更有语感。比如 “风,吹过。叶,飘落。心,沉静。” 这样的短句简洁明了,富有节奏感。在描写场景时,可以用短句来突出重点,如 “天,蓝得纯粹。云,白得无暇。山,绿得浓郁。” 让读者更容易感受到场景的美丽。
(九)完整的作文结构一篇完整的作文结构应该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开头要引人入胜,可以采用开门见山、设置悬念、运用情景渲染等方法。中间部分要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可以通过具体事例、细节描写等方式来表现主题。结尾要简洁明了,升华主题,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评价或者提出呼吁。例如写一篇关于友谊的作文,开头可以这样写 “友谊,是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它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们的心灵。” 中间讲述自己和朋友之间的故事,结尾可以这样写 “友谊,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珍惜这份宝贵的财富,让友谊之花永远绽放。”
(十)作文有深刻立意作文不仅要有优美的语言和完整的结构,还要有深刻的立意。立意是作文的灵魂,它决定了作文的高度和深度。可以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和感悟,来挖掘作文的立意。比如写一篇关于环保的作文,可以从环境污染的现状入手,呼吁人们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还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来传达环保的重要性。例如 “一只小鸟在天空中飞翔,它看到了被污染的河流、被砍伐的森林和被破坏的草原。它伤心地哭泣着,‘我们的家园怎么变成了这样?’小鸟的哭泣,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环保的紧迫性。” 这样的作文不仅有教育意义,还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六、总结与展望初二学生通过改作文提分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从整体评判到默读精雕细琢,再到局部重锤敲打,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写作框架的构建为作文奠定基础,掌握技巧能促进作文水平提升,语言转化则增添作文魅力。而具体的提分小妙招更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工具。
通过积累好词好句、注重结构、请他人指出问题并针对性修改等方法,学生们能够不断提高作文成绩。这不仅是对语文学习的重要贡献,更是对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改作文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成长的过程。
鼓励初二学生们积极实践这些改作文的方法,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不足,不断努力改进。相信只要坚持不懈,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作文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作文将继续陪伴着学生们成长,成为他们表达自我、展示才华的重要方式。期待更多的学生能够通过改作文,开启自己的满分作文之旅,为自己的学习之路增添绚丽的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