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内容较多,题目灵活,可以很好训练孩子的思维,下面我们来分析分析分析。
第一大题填一填,第1小题不难,但有部分孩子填不完整,先算乘法的答案有2个,先算除法的答案也有2个。
第3小题有部分孩子出错,这题利用表格来展现被除数、除数和商,被除数和除数要先算好后再除,比如第一列要先算18 12=30,再用30÷5=6;第3列先算20-11=9,再算63÷9=7。
第4小题方框填空不难,把它们改成综合算式就容易出错,建议从下往上观察,24哪里来?87-63=24,63哪里来?63就是7×9=63,再注意运算顺序,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检查一下。
第二大题选择题,第1到第3小题较简单,主要考查孩子混合计算运算的顺序,总的来说就是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第4小题要求还剩多少个桃子,要先求一共有多少个桃子,用3×8=24个,再减去吃掉的7个,24-7=17个,列成综合算式3×8-7=17个。
第5小题可以把每个数放到算式中算一下,其中60 16÷8=62,也可以逆向思考,先想60加多少等于62,就用62-60=2,再想多少除以8等于2,就用2×8=16。
第6小题是锯木头问题,这是奥数类的题目,平时如果没有接触是很难做出来的,锯1次可以锯成2段,锯2次可以锯成3段,锯的段数要比次数多1,锯3次就可以锯成4段,每段长12÷4=3米。
第三大题是计算题,口算是最基础的题目,注意看清运算符号,记熟乘法口诀表;混合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提醒孩子计算之前先认真观察,弄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可以划上横线提醒自己。
第四大题看图列式计算,错误率较高,孩子不理解图什么意思,左图28元在大括号中间,表示这两样东西一共28元,左边书本8元,右边自动笔多少钱?用28-8=20元,结果还是错,为什么呢?注意“?元/支”的意思是说每支笔多少钱,20元是4支笔的价钱,要求每支笔多少钱,还要用20÷4=5元,列成综合算式(28-8)÷4=5元。右图同理,要注意左边牙刷每支6元,3支牙刷用3×6=18元,18 12=30元,列成综合算式3×6 12=30元。
第2小题先理解好“长筒袜和短袜每人各一双”含义,8个人,要买8双长筒袜和8双短袜,先求8双长筒袜,用5×8=40元,再买8双短袜,3×8=24元,合在一起40 24=64元,也可以先求出一双长筒袜和一双短袜总价钱,5 3=8元,再用8×8=64元 列成综合算式(5 3)×8=64元。
第3小题观察图,先求出3张桌子已摆了多少把椅子,用3×6=18把,24个同学需要24把椅子,还要摆几把?用24-18=6把,列成综合算式24-3×6=6把。第4题要先求出一共有几个车位,每层停6辆,5层就是5个6,5×6=30个,有8个空车位,说明停了30-8=22辆车,列成综合算式5×6-8=22辆。
第5小题购物,题目不难,要弄清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题1先求3副乒乓球拍多少钱,再求3副乒乓球拍和1个足球一共多少钱,只有部分孩子把东西搞混了,比如题目讲买“乒乓球拍”,孩子容易看成“羽毛球拍”,犯了低级错误。
附加题有点难,小明的年龄乘3除以2再加2等于11,小明几岁?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倒过来思考,即从结果入手,加2等于11,我们就反过来想没有加2之前是多少,用11-2=9,除以2之后等于9,没有除以2之前用9×2=18,乘8之后等于18,没有乘8之前就是用18÷3=6,一步一步往前推,最后小明是6岁。我们把这样的问题称之为“逆向思考问题”,东东的年龄顺着思路用6×2÷3 3=7岁。
总之,这份试卷还是有点难度的,特别是解决问题,但只要认真审题,弄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还是可以考出高分的,你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