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试卷讲评课的教案(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讲评课堂实录)

小学语文六年级试卷讲评课的教案(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讲评课堂实录)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09-24 00:50:32

《丁香结》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正确认读并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如“缀”“窥”“笨拙”等。

2. 结合上下文理解生字词在文中的含义,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生动。

3. 通过随文识字,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识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 理解生字词在文中的语境意义。

2. 难点

- 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提升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感悟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 谈话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花,它的花朵小巧玲珑,香气扑鼻,它就是丁香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丁香花有关的课文——《丁香结》。

-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指名读生字词,正音。

- 全班齐读生字词。

-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 随文识字

- 学习“缀”字

- 出示句子:“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 指名读句子,说说“缀”在这句话中的意思。(装饰、连接)

- 观察“缀”字的字形,说说它的偏旁与什么有关。(“纟”旁,与丝线有关,表示用丝线装饰。)

- 用“缀”字组词。(点缀、缀满、连缀)

- 学习“窥”字

- 再读上面的句子,说说“窥”的意思。(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

- 说说“窥”字的字形特点。(“穴”表示洞穴,“规”表示读音,合起来表示从洞穴中偷看。)

- 用“窥”字组词。(窥探、窥视、窥测)

- 学习“笨拙”一词

- 出示句子:“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 找出句子中的“笨拙”一词,说说它的意思。(不聪明、不灵巧。)

- 分析“笨拙”的字形。(“拙”是形声字,从手,出声,本义是笨拙,不灵活。)

- 用“笨拙”造句。

4. 巩固练习

- 再次朗读课文,加深对生字词的理解。

- 完成课后生字书写练习。

5. 课堂小结

- 今天我们学习了《丁香结》这篇课文中的生字词,通过随文识字的方法,我们不仅认识了这些生字词,还理解了它们在文中的含义。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运用这种方法,提高自己的识字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五、作业布置

1. 抄写生字词。

2. 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之情。

六、教学反思

通过随文识字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更好地理解生字词的含义,提高识字效率。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分析字义,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同时,要让学生多读多练,巩固所学的生字词。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