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2024贵阳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4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2024贵阳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07-31 18:31:31

完整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十四五”期间,甘肃省着力打造黄河文化、长城文化、丝绸之路黄金段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旅游示范带。学校为此举办了“交响丝路,如意甘肃”主题活动,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任务。
●【搜集·整理】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上古时期,甘肃黄河流域就有先民繁衍生息,传说中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dàn shēng于此,黄帝问道崆峒,大地湾见证8000年华夏文明。周发迹于庆阳,秦初兴于礼县,周秦王朝在甘肃黄河流域 了进军中原逐鹿天下的序曲。祁连山巍峨耸立, 了黄河流域源头第一道生态屏障。黄河从远古奔来,聚青藏高原páng bó之势,携黄土高原浑厚之力,蜿蜒千里,奔腾向前, 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大约80多年前,正值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陇原儿女不畏牺牲、共赴国难。西路军征战河西血沃祁连,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胜利会师,南梁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 了重要作用,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了胜利。
(1)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女娲 屏障
dàn shēng páng bó

(2)依次填入横线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奏响 筑牢 形成 产生 B. 奏响 筑牢 铸就 发挥
C. 拉开 打造 铸就 发挥 D. 拉开 打造 形成 产生
(3)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2、在语段横线上填写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甘肃境内长城的修建始于战国时期的秦国。秦国以及秦、汉、明等朝代都在此修筑长城。
①甘肃境内现有秦、汉、明等各时期的长城遗址,素有“长城天然博物馆”之称。
②明长城主要位于河西走廊和兰州、白银、临夏、庆阳等市(州),明长城修建充分贯彻和实践了“因地制宜”的基本思路。
③汉长城主要分布在河西地区,自永登起而西行,一直到罗布泊附近,浩浩荡荡数千里。
④秦长城自临洮起而东行,蜿蜒400多公里,横跨临洮、渭源、陇西、通渭、静宁、镇原、环县和华池等县。
A. ②④③① B. ④③①② C. ③①④② D. ①④③②

●【实践·服务】
3、“五一”假期,志愿者小文在嘉峪关悬臂长城看到有小学生在城墙上刻字,如果你是小文,该怎样劝阻这个孩子?请结合方框内《甘肃省长城保护条例》的有关内容作答。(3分)
第十五条 禁止在长城上从事下列活动:

(一)取土、取砖(石)、开沟、挖渠;

(二)种植、养殖、放牧;

(三)刻划、涂污或者擅自攀爬、踩踏;……
4、目前全国汉简藏量最大的专题类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于2023年9月开馆。常设展之一的“简述丝路”展现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原貌。个人可以通过博物馆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请根据下面图示,介绍具体预约步骤。(4分)


●【设计·宣传】
5、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红色陇原行·甘肃人游甘肃”主题旅游精品线路,请参照主题一、二,根据你家乡的旅游资源,完成主题三的设计。(4分)

主题名称

线路

主题一 红色沃土 滋养初心

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兰州战役纪念馆——榆中县张一悟纪念馆

主题二 生态文明 春绿陇原

夏河县桑科草原——碌曲县郭莽湿地公园——白龙江大峡谷

主题三 ①

6、填写古诗文名句,完成导游词(7分)
各位朋友,欢迎来到如意甘肃。甘肃地域辽阔,旅游资源丰富。在河西,可见“(1) ,(2) ”(王维《使至塞上》)的大漠奇景;在陇南,可见“(3) ,芳草长堤”(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的江南风光;来到陇东范公祠前,可以感受范仲淹“(4) ,(5) ”(《岳阳楼记》)的远大抱负;身处武威文庙,可以吟诵“博学而笃志,(6) ,仁在其中矣”(《论语》)的经典名句……在这里旅游,你常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7) ”(陆游《游山西村》)的深切体会。让我们一起开启这段难忘的陇原之旅吧。

二、阅读(60分)
(一)(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10题。
温馨时光 胡启涌

①瓦房上铺了一层明晃晃的霜。一排排瓦垄,像钢琴的白键横放在大山间。四野阒寂,一地霜白。降霜要比落雪冷,霜风掠过屋顶呜呜直响。过了一阵,躲在云层后面的太阳,满脸羞红地看着大地,满地的霜就退场了。瓦上的霜融化成水,顺着瓦沟滴落下来,溅起朵朵水花,一朵追着一朵地绽放在檐下。晶亮的水珠儿溅落在几盆花上,让花朵与叶子鲜亮了许多。
②冬日阳光暖暖,湿润润的瓦房泛上了一层年深月久的斑驳。炊烟从青瓦间升起,飘飘袅袅。对一群早醒的麻雀来说,这是一个温暖的暗示。鸟儿们心领神会地从竹林中蹿出来,叽叽喳喳地飞落在房前的柴垛上。在屋里忙着侍弄灶火的大娘,最懂它们的心思,舀上一碗碎米从屋里出来。随着一道漂亮的弧线,碎米簌簌落地,一群鸟儿在院子里争抢起来。大叔拿上一把扫帚,准备清扫院子里的积水,不料吓飞了正在进食的鸟儿。大娘一脸不悦地朝着大叔说:“你忙这一会儿干啥?等雀儿吃了再扫吧。”“这些麻雀都被你惯坏了,每天早上都来讨吃的。”大叔嘀咕着。“这么冷的天,雀儿去哪里找吃的?只要一年收成好,麻雀吃点算啥子。”大叔便不说啥了,等麻雀收拾完院里的碎米、纷纷飞落在屋顶上,才站起身来开始打扫院子。
③一收一放间,竹子扫帚从水泥地面划过的声音,就像霜风吹过竹林。扫过水,大叔俯下身子,把被风吹倒在地的花小心扶起,拴在竹篱笆上。房前的柴垛码得整整齐齐,有半人高,大叔担心柴火被雨水润湿,找来一块塑料布盖上,还用几块砖头把塑料布的四边压实。大娘在屋里忙着做饭,系着一条素色的围裙,坐在灶前的小木凳上,往灶里添上几块柴。火势更旺了,烧得“噼噼啪啪”直响,映得大娘满脸红光。
④大叔收拾完院里的活儿,进屋时手里拎着一把香葱。这是在自家菜园里扯的,香葱绿得水灵,须根上还挂着黑黑的泥土。大娘接过香葱,冲洗干净。一段切菜的轻快节奏在木屋里响起。“老头子,你再去菜园里弄些白菜和萝卜来。今天早上煮火锅,打霜后的蔬菜好吃。”大娘边忙着手里的活,边与大叔说话。
⑤炉火正旺,锅里泛红的辣子汤已煮沸了,满屋子荡着腾腾热气。大娘往锅里添着白菜,嘴里不停地念叨着:“霜打的白菜不一样,又脆又甜。”大叔手握一杯刚泡好的茶,坐在炉子边,不禁笑侃起来:“说得叫人嘴馋,好像比山珍海味还好吃一样。”“哈哈哈……”老两口开心大笑起来。笑声吵醒了屋里睡得正香的小花猫,它跳到火炉边的沙发上,又钻进大娘的怀里。
⑥孩子们在贵阳和遵义工作,已分别打来了电话,说回老家过年,还特地叮嘱两位老人,说现在超市里什么年货都有,到时候买回来就是,家里就不用操心准备了。但是老两口总觉得不备点什么,心里空荡荡的不踏实,于是又忙着张罗。大娘将自家种的绿豆备好,打算做孩子们喜欢吃的绿豆粉,还把黄豆细心地筛选了一遍,拿一半煮豆豉,拿一半生豆芽。大叔也不闲着,把酿米酒、做汤圆的糯米选好,实实地放在屋里,还把烙绿豆粉饼用的秸秆堆放到厢房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随时用都是干燥的。就连烟花也已订好了,包娃儿们放个够。
⑦酿米酒要经过两天的恒温发酵、二十天的装罐密封才酿成,要早些准备才不误孩子们回来吃上开坛米酒。大娘将酿酒用的铁锅、木盆、甑子、簸箕、筲箕通通刷洗一遍后,开始泡米、蒸馏、拌曲。酿米酒是山里人的一件大事,每一道程序都不得马虎。大娘把拌匀酒曲的米饭盛在木盆里后,用拳头在正中摁下一个小坑,这就是酒窝。大叔用纱布将酒曲米饭盖上,然后小心地将木盆放在锅里,再用稻草和蓑衣罩住木盆保温,开始发酵。大娘来到灶前,把手伸进灶膛里试了试温度,不温不火,最佳温度。一切已妥,就等出酒了。
⑧大娘正准备解下围裙歇会儿,电话铃声响了起来,掏出来一看是女儿打来的视频电话。正准备点开视频时,大叔摆手示意:“去院子里。”“为啥?”“你在灶前视频,不就露馅了吗?孩子见我们准备这些,又该担心我们累着了。”大娘听了点点头,转身就到院子里。舒心的笑声在院子里响起,院前树上的一对喜鹊叫得满院子喜气荡漾。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2月21日)
7、本文题为“温馨时光”,你从文中读到了哪些温馨的画面?(4分)
8、小逸认为,应该在文中写出大叔、大娘和孩子们的名字。小文却认为,不写具体的名字更好。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4分)
9、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鸟儿们心领神会地从竹林中蹿出来,叽叽喳喳地飞落在房前的柴垛上。
10、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虚构了他所向往的理想生活,本文则展现了当下的生活,这两种生活有何异同?(6分)


(二)(1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题。
像狐狸一样学习 得到
①当今时代,学习的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我们正在经历从“考试式学习”向“破案式学习”的过渡。
②过去的学习,知识的门类是固定的,问题也是清晰的。不管是一个数学方程的解法,还是相对论到底在讲什么,所有问题都很明确,而且这些知识都已经被体系化,以文字的方式确切地写在经典著作里,你只要去学就可以了。
③所以,你的求知方式应该是勤奋、专精、系统化地学习,而学习效果由各种各样的考试来衡量。这种学习模式被称为“考试式学习”。
④英国哲学家以赛亚·伯林有一个著名的“刺猬与狐狸论”:刺猬之道,一以贯之(一元主义);狐狸狡诈,却性喜多方(多元主义)。传统社会显然更需要刺猬式的专家,一生只做好一件事就够了。好比你是一名数码工程师,业余爱好是下围棋。可围棋下得再好,对你的职场竞争力有什么帮助呢?搞不好,还落得个玩物丧志的骂名。
⑤但是今天,传统的学习模式正在遭遇巨大的挑战。原因很简单:第一,人类的知识总量已经太大了,大到任何一个人,用任何一种方式都无法消化,哪怕只是一个门类的知识;第二,知识的确定性正在丧失,知识本身在频繁更新,今天还是共识,明天可能就不是了。越来越多的知识,处于学科之间的模糊地带。问题越来越多,但是确切的答案越来越少。因此,“考试式学习”就难以为继。
⑥那怎么办?美国作家威廉·庞德斯通在《知识大迁移》这本书里,提出了一个办法:你要当一只知道很多事的狐狸,而且一知半解就好。除了专长,你要尽可能多地、碎片化地掌握一些知识的皮毛,不用系统,不用深入。这也许是未来最好的学习方法。
⑦庞德斯通洞察到了一个关键性的变化:知识和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变了。过去的知识是固化的,学习者跟知识的关系,像人和财富的关系,是占有关系,占有得越多越富有。但是现在,知识多到你根本占有不过来。
⑧打个比方,过去水很少,而自己这个容器很大,往自己这个容器里装水,当然是装得越多越好。而现在,水已经多得像大海,你就别想往自己身体里装水了,学会在水里面游泳就好。
⑨知识不是用来占有的,占有一知半解的、不确切的知识干吗?不管什么知识,都成了你踏入未知世界的踏板。一个片段的知识,会成为你求知路上的援兵,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起作用的接应。它虽不是答案,却是帮你找到答案的线索。
⑩还记得那个爱下围棋的数码工程师吗?过去,下围棋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但是现在,正因为他对两边都懂一点,所以,击败人类棋手的人工智能阿尔法狗可能就是他研发的。
⑪在这个时代,有知识的“盲点”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知识的“盲维”。那些一鳞半爪的知识,孤立地看可能没有用。但正因为它们分散、碎片化、不成系统,所以在知识的网络效应里,它们极有可能在机缘巧合下,填补一个你认知世界的空白维度,让你的一个认知盲维突然透进一丝亮光。
⑫一个著名的例子,是福尔摩斯第一次见到华生时,他马上判断出华生是一名刚从阿富汗回国的军医。为什么呢?因为华生有医务工作者的风度,且还有军人气概。左臂动作僵硬,说明他刚刚受过伤。那么当时什么地方刚刚打完仗,并有可能让一名军医受伤呢?阿富汗。所以,结论就出来了。
⑬你看,福尔摩斯只需要一个片段的知识——阿富汗刚打完仗,就足以让他完成一整套推理。他并不需要深入细致地了解这场战争。
⑭这就是“破案式学习”。过去的学习,是面对已知的学习;现在的学习,是面对未知的学习。人人都是福尔摩斯。比如,你想创业,你想知道自己的创业计划靠不靠谱,上哪儿去找答案?你每次遇到的都是不同的案情。在未知的海洋里,任何一根小树枝都是救命稻草,你有一些微茫的小线索,哪怕不精确,也没关系,利用互联网工具,利用线索和线索之间的交叉关系,并不难找到答案。
⑮《知识大迁移》里有一个关于收入的调查结论很有意思:在专业能力相当的情况下,谁知道的乱七八糟的杂事越多,谁的收入就越高。像地理知识、历史常识、冷门的体育术语,知道的人比不知道的人年收入要高出几万美元。
⑯凭什么?这就是因为人家手里通往陌生领域的钥匙更多嘛。
(四望梅川河整理)
11、 怎样的学习方法就是“像狐狸一样学习”?(2分)
12、 文中两次提到爱下围棋的数码工程师,有什么作用?(4分)
1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作者认为,在当今时代,“考试式学习”已经过时了,我们必须运用“破案式学习”。
B. 作者认为,“像狐狸一样学习”是未来社会最好学习方法。
C. 知识就像财富,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占有得越多越好。
D. 文中引用《知识大迁移》中关于收入的调查结论,证明“像狐狸一样学习”是有效的。
14、你认为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像狐狸一样学习”吗?为什么?(4分)

(三)(1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8题。
【甲】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
十五年正月,(史)思明攻常山郡,城中兵少,众寡不敌,御备皆竭。其月八日,城陷,(颜)杲卿、(袁)履谦为贼所执,送于东都。思明既陷常山,遂攻诸郡,邺、广平、钜鹿、赵郡、上谷、博陵、文安、魏郡、信都,复为贼守。禄山见杲卿,面责之曰:“汝昨自范阳户曹,我奏为判官,遂得光禄、太常二丞,便用汝摄常山太守,负汝何事而背我耶?”杲卿瞋目而报曰:“我世为唐臣,常守忠义,纵受汝奏署,复合从汝反乎!且汝本营州一牧羊羯奴耳,叨窃恩宠,致身及此,天子负汝何事而汝反耶?”禄山怒甚,令缚于中桥南头从西第二柱,节解之,比至气绝,大骂不息。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七·忠义》)
15、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岂不大丈夫哉 (2)往之
(3)御备皆(4)至气绝
16、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女子之嫁也,母命 辍耕垄上(《陈涉世家》)
B. 顺为正者 徒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C. 杲卿、履谦贼所执 宫室、器皿、人物(《核舟记》)
D. 责之曰 能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17、翻译下列句子。(5分)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分)
(2)天子负汝何事而汝反耶?(2分)
18、阅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5分)
(1)【甲】文中,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是大丈夫?(2分)
(2)【乙】文中的颜杲卿算不算孟子心中的大丈夫?为什么?(3分)

(四)古诗阅读(5分)
19、赏析古诗,完成对话。
戏问花门酒家翁 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①酒,千壶百瓮花门②口。
道旁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注释】①沽:买或卖。首句的“沽”是卖的意思,末句的“沽”是买的意思。②花门:即花门楼,凉州(今甘肃武威)馆舍名。
小文: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抒情小诗。诗人来到凉州城中,看到了(1)“ ”的春色和老人(2)“ ”的场面。
小逸:此情此景堪称盛唐时期千里河西的一幅生动的风俗画。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边塞百姓(3) 的生活。
小文:最有情趣的是,诗人与卖酒老翁开玩笑:(4)

小逸:诗人“戏问”,你觉得老翁会如何“戏答”呢?
小文:我想,老翁会说:(5)

(五)名著阅读(8分)
20、《水浒传》里一百单八将,有的人义薄云天,是真英雄;有的人却滥杀无辜、草菅人命,虽然武艺超群,却不能称为英雄。你最欣赏的水浒英雄是谁?请结合具体事例分析。(3分)
21、分析悟空三次离别唐僧时的情节和语言,谈谈悟空的成长变化及你的感悟。(5分)

回目

相关情节

语言

14

悟空打死六个强盗,唐僧“绪绪叨叨”。

“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絮聒恶我,我回去便了!”

27

三打白骨精后,唐僧又训斥又念咒,还写了贬书要赶走悟空。

“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

57

悟空打死两个草寇,再一次被唐僧驱逐。

“师父,恕弟子这遭!向后再不敢行凶,——受师父教诲,千万还得我保你西天去也。” “我且向普陀崖告诉观音菩萨去来。”

三、作文(60分)
22、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敦煌游客激增,作为东道主,当以文明的形象迎接八方游客。为此,小逸向全市人民发出做文明市民的倡议,请你帮她完成倡议书。(不少于100字)(10分)


23、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完成一篇作文。(50分)
题目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穿越自然画卷,感受山川之美;游历四海八方,品味人间百态;漫步历史长河,探寻文化瑰宝。我们在旅游中邂逅美景,在旅游中洞明世事,在旅游中增长智慧,在旅游中了解自己……
请以“我的 之旅”为题目作文。
题目二:请以“家门口的故事”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XX代替。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