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22分)
1、【感受泰戈尔的诗意】(6分)
夜色深沉,你在我生命的沉默中酣睡。醒来吧,哦,爱的痛苦,因为我不知道怎样打开这扇门,我只能在门外 ① (zhù)立。时间在等待,星星在()视,风已停息,寂静沉重地压在我的心头。醒来吧,爱,醒来吧!把我的空杯斟( ② )满,用一口歌唱的气息把这静寂的夜③ 。
——《泰戈尔诗选·采果集》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2分)
① (zhù)立 ②斟( )满
(2)填入文中() 的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缔 B.谛
(3)(2分)根据语境,为③处选择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理由是 (2分)
A.吹皱 B.吹乱
2、同学们回顾初中生活,拟写对联。请你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将对联补充完整。(3分)
①白驹过隙 ②春风化雨 ③拳拳赤子心 ④师者仁心 ⑤岁月如歌 ⑥悠悠同窗谊
上联: ,畅叙依依师生情,感念 ;
下联:光阴似箭,惜别 ,祝福金榜题名。
3、请根据提示,完成以下默写。(8分)
(1)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2)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
(3)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欧阳修《醉翁亭记》)
(5)古诗文中“月”这一意象往往别有深意。“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以清晨异乡的典型意象,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 , ”,在《月夜忆舍弟》中,诗人的思绪乘着月色飞翔,月色中融入了诗人对故乡的别样深情;《岳阳楼记》中“浮光跃金, ”两句描摹出跃动的水波和月影相映衬的美好之态。
4、名著阅读。(3分)
“反抗,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请你从《水浒传》中选择一位人物,结合相关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在下面文字画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世间的事情很多,若论益处,都比不过读书。 读书,是世上第一等好事。
①但在塑造灵魂方面,读书绝对是大功臣。
②尤其在你挫折的时候,在你低迷的时候,让你的人生依然有勇气继续前行。
③读书可能不会给你的生活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
④因为读书能给我们充足的精神给养和知识储备,能给我们提供一种真正的人生勇气。
A.①④③② B.④③①② C.④②③① D.①②④③
二、阅读(53分)
(一)文学作品阅读,完成6-10题。(21分)
山阴道上行 潘向黎
①在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参加了“鲁奖作家鲁迅故乡行”活动。三十位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作家齐聚千年古城绍兴,真可称为一大盛事。《小说选刊》主编徐坤本人也是鲁奖得主,她以双重身份当即在朋友圈引《兰亭集序》句子赞叹:【甲】“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②《兰亭集序》,这颗书法史、文学史、文化史上的夺目明珠,就出自绍兴。兰亭雅集,地点是“会稽山阴之兰亭”,会稽,即后来的绍兴,而兰亭,就在绍兴西南兰渚山下。
③王羲之的儿子、书法成就与他并称“二王"的王献之也喜欢绍兴的山水,他说过两句评价:“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从此,“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成了一个典故。山阴,和会稽一样,说的都是——绍兴。
④王献之说的是自然景观。我这回山阴道上行,觉得这里的人文风景更令人应接不暇。
⑤比如贺知章,这位唐诗人中最长寿的人,86岁告老还乡,写下了著名的《回乡偶书》。你可知他回的是哪里?他回的便是他朝思暮想的故乡——绍兴啊。他在外为官多年,“未改”的何止是乡音,还有一片乡思和乡心。《回乡偶书》其二不如其一有名,写得也极好:“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镜湖,就是鉴湖,绍兴的一道明眸似的风景。至今鉴湖水清波依旧,见证着一个游子对家乡的深厚眷恋和绍兴的人杰地灵。
⑥在绍兴,还会想起明代的名士徐渭,他写过一首诗《兰亭次韵》,诗的小引“相传萧翼窃《兰亭记》,掀阅,百花一时尽开”说的是:李世民渴慕《兰亭》(即王羲之《兰亭集序》手书),派萧翼假扮书生,从和尚辩才手中骗到王羲之真迹,萧翼途中忍不住打开《兰亭》看了一眼,就那么一下子,居然身边的百花都开放了。贫病潦倒的徐渭所神往和感叹的,不但是神妙的艺术珍品,更是真正的艺术所得到的尊重。
⑦张岱,堪称明末的一位妙人。他善于发现绍兴的文化艺术和美食,在书中随手记录,如数家珍:绍兴琴派、绍兴灯景、戏曲、日铸茶、破塘笋、谢橘、独山菱、河蟹、三里屯蛏、白蛤、江鱼、鲥鱼、里河鰦……
⑧他也是茶人,在绍兴至少找到了两处名泉,一处是禊泉,一处是阳和泉。张岱在城内斑竹庵喝了那里的井水,觉得特别好,“异之”,去探看那口井,在井口发现刻有“禊泉"二字,非常像王羲之的笔迹,“益异之”。如此说来,这个“禊泉”,不仅是好泉,而且极可能在一千三百年前就被王羲之发现了。禊泉的特点是“过颊即空,若无水可咽者",禊泉的水质,张岱的笔法,都那么空灵。
⑨绍兴,我已经记不清来过多少次了。但其中的一次,我记得很清楚,2007年10月,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在绍兴举行颁奖典礼。记得在颁奖典礼上,有一个环节是把全体获奖者的书送给闰土的后人,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少年鲁迅和少年闰土并肩出现了。鲁迅笔下的记忆,鲁迅心中的记忆,鲁迅记忆中闰土的记忆,我对《故乡》的记忆,我被鲁迅作品感动的记忆,我自己对故乡、对童年的记忆,【乙】许多记忆,像风中的一串风铃,轻轻撞击,发出一片细碎而好听的声音。
⑩记得那次颁奖典礼之后,在百草园接受电视台采访。面对“用一句话说说你心目中的鲁迅先生”的要求,我说:“鲁迅先生,他是水中的盐,骨中的钙,云中的光。”【丙】因为有了水中的盐,绍兴的山水名胜添了人文的味道和回味;因为有了骨中的钙,绍兴的文化品格更具力度和强韧;因为有了云中的光,绍兴的城市形象真正流光溢彩起来。
⑪因为鲁迅,绍兴的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世界闻名;因为鲁迅,我们在绍兴就自然而然地谈起《朝花夕拾》《野草》和《呐喊》……因为鲁迅,绍兴被重新命名了。这是一个作家对故乡最好的回报。
⑫在绍兴,我分明感到我们是在“山阴道上行”。【丁】那轮金黄色的圆月始终挂在天上,洒下一片清辉,那清辉是那样透彻,就像一种始终不变、无处不在的精神,又像一个表面冷峻的人内心的深情。
(有删改)
6、文章第⑤至⑧段,记录了许多与绍兴这座城市相关的文化名人和他们所展示的人文风景。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人物 | 人文风景 |
贺知章 | 创作《回乡偶书》,① 。 |
徐渭 | ② ,体现名士对艺术品的喜爱和对真艺术能得到尊重的渴望。 |
张岱 | 记录绍兴的文化艺术和美食,找到名泉,③ 。 |
7、文章的开头【甲】处引用《兰亭集序》的句子,有什么作用?(4分)
8、品味语言可以运用推敲策略(如推敲词语、推敲修辞、推敲句式等),请选择合适的策略,分别赏析【乙】【丁】划线句。(4分)
【乙】许多记忆,像风中的一串风铃,轻轻撞击,发出一片细碎而好听的声音。
【丁】那轮金黄色的圆月始终挂在天上,洒下一片清辉,那清辉是那样透彻,就像一种始终不变、无处不在的精神,又像一个表面冷峻的人内心的深情。
9、结合全文,分析本文以“山阴道上行”为题的妙处。(4分)
10、环境与人的成长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丙】处划线句表明鲁迅对于绍兴的重要性。其实,不仅仅是鲁迅成就了绍兴的人文美名,绍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滋养了鲁迅。请你从以下三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对“环境影响人”的看法。(5分)
A.《孤独之旅》 杜小康 B.《水浒传》 林冲 C.《骆驼祥子》 祥子
(二)非文学作品阅读,完成11-13题。(13分)
[材料一]
①中国社科院社会心理与行为实验室以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未成年人蓝皮书》披露,网络内容媒介频繁使用,影响未成年人价值观取向。
②下面是来自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相关数据:
[材料二]
①家里有两个孩子的翟女士没有想过,原来中国科学院这样严肃的科学机构也是有抖音号的,而且里面并不是截取了某位教授的讲座那么简单。
②打开抖音上@中科院之声发布的短视频《燃烧恒星“卡路里”》,将衰变释放能量的过程比作“燃脂”,以火箭少女101演唱的歌曲《卡路里》作为配乐,恒星衰变的画面随歌曲节奏切换,非常能吸引眼球。在洗脑神曲和魔性剪辑的双重快乐下,翟女士的两个孩子跟着视频蹦哒了一会儿,下午已经可以向别的小朋友复述这个故事,甚至还有一位妈妈在群聊里吐槽:“我女儿在跟我讲恒星衰变是什么,天呐,我都不知道恒星衰变是什么!”
③短视频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让大量专业、课本外的知识丰富了青少年的生活,使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搜索。
(《短视频如何改变传统学习模式》,《三联生活周刊》2021年7月5日)
[材料三]
①短视频传播能力非常强,在科普知识方面确实有先天优势。但在短视频平台接受建议时要谨慎,如果接受了错误信息就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即便是知识类短视频,也很难向公众传递特别有价值的信息。毕竟一条视频的时间较短,你的注意力很快就转移了,这就阻碍了我们去深入探讨一个问题。
②和长视频不同,短视频能一下子就抓住你的注意力。“之所以一刷就停不下来,和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机制有关。”南京市第一医院心理门诊主任牟晓东说,“短视频的算法推荐机制决定了,不是你选择了它,而是它选择了你。具体来讲,观看电影电视剧等长视频,其实还是你选择去看你想看的东西,而短视频是各个平台依托他们的算法机制,推荐给你他们认为你喜欢的东西,以此让你接连不断地刷下去。”吸引注意力,然后夺走注意力,这就是爆火短视频对人注意力的影响。。
③那下班回家刷短视频,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放松吗?
④“刚开始刷短视频时我们可能会觉得有点安慰作用,自己好像在刷短视频的过程中得到了放松。但这其实是一种‘假性放松’。”巴黎奥拜维利青少年治疗与学习中心助理精神分析师王明睿提醒说,“因为一旦刷得时间长了,我们就会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与其说短视频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快乐,不如说这其实是一种对大脑的刺激。”在他看来,刷短视频无法让我们获得真正的放松,还会越刷越疲劳。
(《短视频总让你欲罢不能,刷还是不刷?》,《光明日报》2022年2月26日)
[材料四]
①王湘蓉(《教育家》杂志主编):经常刷短视频、玩网游会造成脑损伤吗?持续多长时间会造成脑损伤?
②张锦涛(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20世纪末已经出现,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成为主要的上网工具,网瘾也越来越严重,出现了特别明显的低龄化趋势,10岁以下的孩子,对手机上网表现出严重的依赖甚至成瘾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国际大型追踪研究报告显示:一天中玩手机、电脑的总时长达到2小时之上,消极情绪就会快速增加,心理健康水平、幸福感会显著下降。
③陶然(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中心主任):肯定有损伤,我们对儿童青少年的前额叶进行核磁扫描,并做了大量的研究。儿童青少年的大脑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当孩子进行人际交往及其他复杂活动时,会使整个大脑前额叶处于兴奋状态。而玩游戏、看短视频,只是兴奋局部的一个区域,网络游戏成瘾者前额叶耗氧量比正常孩子少了8%~12%左右。也就是说长期玩游戏,只使用了其中一部分脑区。如果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整个前额叶都会参与,根据用进废退的理论,长期沉迷网络,脑细胞的代谢会受到影响。
(《经常刷短视频、玩网游,会造成脑损伤吗?》,《教育家》2021年7月29日,有删改)
11、选出下列表述符合材料原意的一项( )(3分)
A.科普短视频打破了知识传播和理解的壁垒,让学习变得主动、轻松,又深入。
B.青少年一天中玩手机、电脑总时长达到2小时之上,会用脑过度造成脑损伤。
C.在短视频的使用上,搞笑类短视频最受未成年人青睐是因为他们的学习负担重。
D.短视频能一下子就抓住用户的注意力并能让你欲罢不能,与其独特的算法机制有关。
12、通读材料,分析孩子迷恋短视频的原因。(4分)
13、结合下面小杨同学的具体情况,运用文本所给信息,帮忙劝说。(要求:有理有据,语言得体。)(6分)
小杨正上初三,从五年级打卡学习英语时开始接触手机,上网课之余喜欢用手机打游戏,后来又迷上了刷短视频,他畅想以后的理想生活是成为一名网红,白天看视频,晚上打游戏。小杨的妈妈对小杨的学习成绩、精神状态和他对未来的“追求”表示很担忧,苦于屡屡劝说没有效果,想请作为小杨同学的你帮忙劝说。
(三)古诗文阅读,完成14-18题。(19分)
【甲】
戏答元珍① [宋]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乙】
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而不闻其有可罢之罪,自古小人谗害忠贤,其说不远。欲广陷良善,不过指为朋党,欲动摇大臣,必须诬以颛②权。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于是邪党益忌修。
知嘉祐二年贡举。时士子尚为险怪奇涩之文,号“太学体”,修痛排抑之,凡如是者辄黜。毕事,向之嚣薄者伺修出,聚噪于马首,街逻不能制;然场屋③之习,从是遂变。
(《宋史·欧阳修传》节选)
【丙】
呜呼哀哉!公之生于世,六十有六年。民有父母,国有蓍龟④;斯文有传,学者有师;君子有所恃而不恐,小人有所畏而不为。
昔其未用也,天下以为病;而其 ① 也,则又以为迟;及其释位而去也,莫不冀其 ② ;至其请老而归也,莫不惆怅失望,而犹庶几⑤于万一者,幸公之未衰。孰谓公无复有意于斯世也,奄一去而莫予追!岂厌世混浊,洁身而逝乎?将民之无禄,而天莫之遗?
(苏轼《祭欧阳文忠公文》节选)
【注】①此诗作于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当时欧阳修正被贬官峡州夷陵。朋友丁宝臣(元珍)写了一首题为《花时久雨》的诗给他,欧阳修便写了这首诗作答。②颛:同“专”,专擅,专断。③场屋:这里指考场。④蓍龟:蓍草和龟甲,古代用以占卜吉凶。这里指为国家出谋划策。⑤庶几:表示希望的语气,意思是或许可以。
14、阅读《戏答元珍》一诗,完成下面小题。(5分)
(1)本诗一、二两句写的是早春二月山城的春风不到和“ ”,表现了春天到来之晚。(2分)
(2)“冻雷惊笋欲抽芽”一句中笋具有人的情态,请加以赏析。(3分)
15、《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尚”有以下多个义项,乙文中“时士子尚为险怪奇涩之文”“尚”的意思是 (填序号)(3分)
①超过,高出;②早先,久远;③崇尚,尊重;④尚且;⑤还;⑥差不多,几乎。
16、朗读“孰谓公无复有意于斯世也,奄一去而莫予追!”,你觉得适合用怎么样的语气?为什么?(3分)
17、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下列问题。(4分)
(1)乙文中“臣为朝廷惜之”的“之”指哪件事?
(2)结合语境,丙文①②处依次应填入() ,简述原因。
A.既用、复用 B.复用、既用
18、丙文中,苏轼评价欧阳修在世时“民有父母,国有蓍龟;斯文有传,学者有师;君子有所恃而不恐,小人有所畏而不为”。请结合以上诗文和我们学过的《醉翁亭记》,谈谈你的理解。(4分)
三、写作(45分)
19、根据要求,完成任务。(5分)
在“五一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请你仿照艾青对大堰河这位劳动者的赞美诗句,为劳动者写一首简短的颂歌。(100字左右)
示例 | 仿写 |
大堰河,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汁之后,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
提示:劳动者可以是袁隆平、钟南山、张桂梅等劳动模范,也可以是身边的普通劳动者。
2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40分)
杭州亚运会在即,有人感叹“有幸生于斯,长于斯,不负人间杭州行”。作为杭城的学子,你也一定有话对杭州说吧?
请阅读下表,以“对话杭州”为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写一篇作文。
写作角度 | 写作提示 |
杭州美山水 | 写你身边的特色风景,彰显“杭州景致之灵秀” |
杭州美佳肴 | 介绍你吃过的小吃菜肴,彰显“杭州饮食文化美” |
杭州美风尚 | 评身边有价值的社会现象,彰显“杭州社会美” |
杭州美故事 | 叙身边的暖心故事,彰显“杭州凡人有温度” |
写作要求:
①自选角度,题目自拟;②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校名、地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1、(1) 伫 zhēn
(2) B
(3) A “吹皱”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夜色变得具体可感,更为生动地写出歌声打破夜的寂静瞬间的感觉。
2、 岁月如歌 春风化雨 悠悠同窗谊
3、(1)千里共婵娟 (2)山雨欲来风满楼 (3)云横秦岭家何在 (4)云归而岩穴暝 (5)鸡声茅店月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静影沉璧
4、示例:妻子受高衙内调戏,自己受高太尉迫害,刺配沧州途中受尽屈辱,逆来顺受的林冲最终奋起反抗,手刃仇人。林冲从隐忍到彻底反抗让我想到现实生活中面对不公平不公正的时候,不能忍气吞声,而要奋力反抗。
5C
6、①体现游子对家乡的眷恋和绍兴的人杰地灵 ②徐渭写萧翼掀阅《兰亭》百花一时尽开的故事(或徐渭写《兰亭次韵》小引) ③展现文人善于发现的特质和空灵的笔法。
7、意思是“众多贤者能人聚集一起欣赏世间万物”,这里指“众多作家齐聚绍兴的盛况”;引出下文写绍兴以及它的文化;增添了文章意蕴(文采),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8、【乙】将记忆比作风铃,用风铃的撞击生动表现许多记忆在我脑海中浮现交织的美好情形,体现鲁迅作品对我的影响大以及我对鲁迅作品的喜爱,对故乡、童年的怀念。
【丁】描绘了一轮圆月洒下清辉的美妙景致,含蓄表明绍兴的美好,与前文提到绍兴的山水、绍兴的文化品格和绍兴的城市形象相照应,传达出作者对绍兴这座城市的热爱。
9、①引用王献之的评价语,增添文采(或历史感);②既指在绍兴欣赏山川之美,又指在绍兴畅想各种人文景观,内涵丰富,能激发读者联想;③在文中反复出现,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串联全篇内容;④借此题目表达主旨:赞美绍兴文人高雅强韧的精神风采。
10、示例1:A《孤独之旅》杜小康。杜小康在家庭产生变故后跟父亲一起去芦苇荡放鸭,初到时感到十分的孤独寂寞,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让父子二人辛苦养的鸭群离散了。杜小康在没有父亲的帮助下,克服恐惧,独自找鸭,暴风雨的环境促使杜小康变得坚强勇敢,恶劣的环境也可以引发人的成长。
示例2:B《水浒传》林冲。林冲因其妻子被太尉高俅的养子高衙内看上,多次遭到陷害,安分守己的他从不反抗。他在草料场看守时,又遭到陆谦、富安放火暗算。林冲来到一个破旧的山神庙暂住一宿才幸免于难。正因此才凑巧听见门外陆谦和富安、牢城管营的谈话,得知自己已被陷害的真相,而且差点被害死。恼怒中,林冲终于爆发,提枪戳死三人,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山神庙中的暴风雪为林冲的反抗做铺垫。
示例3:C《骆驼祥子》祥子。祥子本是一个积极向上的青年,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期待,渴望用自己的努力拥有属于自己的车。但是当时社会正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民不聊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祥子经历了三起三落,最终成为一个行尸走肉。当时的社会环境决定了祥子无法实现梦想。
11D
12、(1)学习负担重、心理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的孩子非常喜欢去短视频中获取短暂的快乐;
(2)短视频中也提供了大量专业、课本外的知识,将专业知识变得丰富有趣,受孩子们欢迎;
(3)各个短视频平台依托他们的算法机制,推荐给用户他们认为你喜欢的东西,以此接连不断地刷下去,吸引注意力,夺走注意力。
(4)刷短视频时,会刺激大脑兴奋局部的一个区域,带给孩子们欲罢不能的感觉。
13、示例:小杨同学,你好!看视频、打游戏也许能带给你短暂的放松与快乐。但从长远来看,还是会带来很多问题。首先网络上信息错综复杂、视频质量参差不齐,如果接受了错误的信息就可能给我们自己带来伤害;其次,专家研究发现,长期沉迷网络,会影响脑细胞的代谢,对大脑造成损伤。若你是因为学习压力等原因而选择看视频、打游戏,那么,我们可以一起互助学习,一起多出门走走,多参加运动,慢慢地你会发现,注意力集中了,身心放松了,成绩也会有进步。小杨同学,未来的憧憬都在当下的努力中,即使当网红也要有真才实学,我们一起加油吧!
14、(1)未见花
(2)示例1:这句话中“惊”字,是受惊的意思,写出笋被春雷惊醒的情态,写出二月山城生机乍现。
示例2:这句话中“欲”字,是想要的意思,写出笋想要快点抽芽的情态,写出二月山城生机乍现。
15、③
16、遗憾(惋惜 痛惜)的语气。这句话的意思是“谁料先生不再留恋这世间,就突然离开不给我们追赶的机会”,体现的是苏轼对于欧阳修的突然去世的追念之情。
17、(1)指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四人一旦被罢免,朝廷将陷入内忧外患境地。
(2)A 原因:这句话的意思是,(百姓)等到先生得到任用,又认为先生(被任用得)太晚了;到了先生放弃官职的时候,没有不希望他再次得到任用的。写出的是百姓对欧阳修的爱戴之情。
18、苏轼的评价反映了欧阳修在世时是一个伟大的人。他(1)心系苍生 与民同乐:《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与百姓一同出游,同饮同醉;【丙】文中欧阳修是百姓的父母官,深受百姓爱戴与怀念。(2)富有才华和审美情趣:【甲】可见欧阳修的诗歌富有文采;【乙】可知欧阳修的诗文出色,是学者之师,是后辈学习的榜样。(3)勇于担当, 正直:【丙】文可知欧阳修仕途上屡屡被贬又起用,【乙】文可知欧阳修在位期间,君子得到重视,小人不敢嚣张。
参考译文
乙:正当这个时候,杜衍等人因被诬陷私结朋党而相继罢去,欧阳修慨然上疏说:“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人都知道他们是可以任用的贤臣,并没有听说他们有什么应该被罢免的罪过,自古以来奸臣小人用谗言迫害忠良,这种教训很多他们的借口并不深奥。要大批陷害忠良贤臣,不过就是把他们说成朋党,要动摇某些大臣,必须诬陷他专权。现在这四个人一旦被罢官,就会让奸臣小人们在国内庆贺,四方蛮夷在国外庆贺。臣下我真为朝廷感到惋惜呀。”从此奸邪之徒更加忌恨欧阳修。
(欧阳修)主持嘉祐二年礼部进士的考试。当时士子崇尚作新奇怪僻的文章,号称“太学体”,欧阳修对那些险怪奇涩的文字,坚决加以排斥,凡是像这样的都不予录取。录取之事完结后,过去那些文字浮薄的人等欧阳修一出现,就聚在他的马前起哄,巡街的士兵都无法制止;但是考场的文风,也从此大为改变了。
丙:悲痛啊!先生到这世上来,已经有66年了。因为有了先生,百姓有了父母官,国家有了可以像蓍草和龟甲一样解决疑问的人;文化因而得到传授,求学的人有了老师;有德行的人有所依仗因此不会害怕,小人因为害怕先生所以还有不敢做的事情。
以前先生还没得到朝廷重用的时候,所有人把先生当成隐患心病;等到先生得到重用,又认为先生跟不上形势;到了先生放弃官职的时候,没有不希望他再次得到起用的;到了先生告老还乡,没有不惆怅失望的,又还抱着期望的心情,是因为先生还没有老去衰弱。谁知道先生不再留恋这世间,就这样不给我们追赶机会的走了。难道是厌倦了世间的混浊,洁身自好的走了吗?又难道是百姓没有这样的福分,上天不肯留下先生来?
19、示例一:
钟南山,在他临危受命之后,
他就开始用医者的仁心仁术劳动了:
他满头银发,不顾年高逆行武汉,
他满脸疲惫,苦思冥想抗击疫情的良方,
他满眼含泪,深情赞叹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他满心为民,不计生死亲赴抗疫一线,
脱下“战袍”之后,依然坚守岗位。
示例二:
袁隆平,在他了解了农业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之后,
他就开始用知识武装大脑开始劳动了;
他含着笑,选择了必将吃苦受累的行业,
他含着笑,在艰苦的环境中研究杂交水稻,
他流着汗,在田间地头劳作守护他的试验田,
他含着笑,迎来了杂交水稻的高产让国人不再饿肚子,
他含着笑,一生耕耘只为实现“禾下乘凉梦”与“杂交水稻覆盖世界梦”。
20、参考例文
最忆是杭州
香山居士曾走过杭州,瞧着乱花浅草,望着早莺争树、新燕啄泥,吟诵着“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东坡居士曾走过杭州,也游赏着潋滟湖光,挥笔泼墨;林升曾走过杭州,更是望着窗外青山,直把杭州作汴州。
吾之家乡,杭州也。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杭州忆,最忆是绿色。
爬保俶山。一下车,只觉绿迎面而来,像一位不速之客,一下子窜入了我的眼帘。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茂密的绿叶铺满了粗糙的树干。道路上披着一层薄薄的绿叶,绿毯似的。我的眼前全是绿,紧凑的绿,散漫的绿,似乎飘着的云彩也都是绿的。
登飞来峰。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在冷泉亭上小坐,顿觉遍体生凉,心旷神怡。亭旁溪水波光粼粼,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漫步苏堤。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泛起一层淡绿的颜色。远处的山朦朦胧胧,就像张大千的山水泼墨画,绿得仿佛要溢开了。走着走着,但见路旁的树更是绿得古怪,一棵棵树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阴阴的苏堤,更绿了几分。仿佛除了这湛蓝的天空,整条堤都是绿的,绿得越来越浓,越来越沉。这绿,给我的印象是散漫的,不知当初苏公对它们的印象是哪般。
我最爱看杭州初春的杨柳嫩枝,绿得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小脚告诉你,春天来了;我最爱看杭州小满的荷叶,绿得那样蓬勃,那样鲜活,但透过那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是茁壮的生命力;我最爱看杭州小雪的松树,绿得那样坚毅,那样顽强,那绿虽然在皑皑白雪中显得微小,却并不单薄。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杭州忆,最忆是绿色。如果绿也可以当饭吃,当水喝的话,那杭州的绿,就够我吃喝一辈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