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改进措施怎么写语文六年级

试卷改进措施怎么写语文六年级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12-28 20:09:12

【来源:河池日报】

“双减”政策的推出,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其作业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健康。农村小学由于受到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家庭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语文作业设计方面存在着一些特殊的问题和困难。本文笔者通过对农村小学三四年级语文作业设计进行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就进一步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实现减负提质进行探讨。

一、农村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现状

笔者通过对农村小学中年级教师(19人)、学生(100人)的问卷调查和教师(5人)的访谈,发现“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优化设计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应试倾向依然存在。部分教师仍将作业设计的主要目的定位在巩固课堂知识、提高考试成绩上,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例如,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教师认为发挥作业有效性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阅读、背诵、默写、做练习题、实践作业以及日记、周记、作文。此外,在作业内容和形式上,教师理念与实际行为不符。调查发现,教师认为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的作业的必要程度很大和较大的总比例为57.9%,而5.26%的教师确实认为没有必要,36.84%的教师认为很小。二是对分层作业的认识不足。通过问卷调查,笔者发现:教师的分层作业的理念在理论上得到了广泛认可,大部分教师能够按照心理预期的适宜作业时间把控作业量,将其控制在了30分钟至1小时。三是作业内容单一。主要以书面作业为主,如抄写、背诵、做题等,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同时,作业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作业形式和来源缺乏创新。多数作业形式较为传统,缺乏创新性和开放性。例如,阅读理解类作业主要是回答问题,缺乏对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深入考查;写作类作业往往局限于命题作文,学生缺乏自主选择和发挥的空间。五是评价主体单一。作业评价主要由教师主导,学生自评和互评较少。六是评价方式简单。教师采用的最普遍的作业评价方式为打对错、写日期、写等级的简单批改占比最大;其次是将具体错误圈出并将改正意见写明;第三是教师讲解、同桌互批;最后是将正确答案放在大屏上自己纠正,占比仅为6%。

二、农村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优化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育观念因素。部分教师对“双减”政策的理解不够深入,没有真正认识到优化作业设计的重要性,仍然沿用传统的作业设计理念和方法。有教师在教师问卷中写道:“当前,各类重要研讨会以及小型会议都强调了核心素养目标,每一位教师对此皆有深刻认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贯彻这些目标显得尤为必要。然而,对于家庭作业来说,它往往成为引发教师、学生甚至家长之间问题的一个关键环节。过多地利用各种方法来设计家庭作业,并不一定能够取得实效,甚至可能引发负面反响。”

(二)教师专业素养因素。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足,缺乏对语文教学和作业设计的深入研究,无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设计出科学合理的作业。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无法设计出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作业,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学校管理因素。学校对作业管理不够重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指导机制,导致教师在作业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学校在评价教师的教学业绩时,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对教师作业设计和实施能力的评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优化作业设计的积极性。

(四)家庭环境因素。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关注不够,缺乏对孩子学习过程的监督和指导,导致孩子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存在困难和问题。一些家长对“双减”政策存在误解,认为减少作业量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从而对学校的作业管理工作产生抵触情绪。

三、农村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对策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作业设计理念

1.转变应试教育思想。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双减”政策的重要意义,摒弃应试教育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作业设计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2.强化分层作业意识。教师要深入理解分层作业的理念和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作业。同时,要加强对分层作业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分层作业的实施效果。

(二)丰富作业内容与形式

1.增加作业的多样性。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如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增加实践作业的比重,如让学生进行调查、采访、实验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创新作业形式。设计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作业,如游戏化作业、项目式作业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在线作业、多媒体作业等,丰富作业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三)合理安排作业量与时间

1.精准控制作业量。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作业的内容和难度,精准控制作业量。同时,要加强对作业量的监测和管理,确保学生每天的作业时间不超过规定标准。

2.科学安排作业时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作业难度,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对于难度较大的作业,可以适当延长作业时间;对于难度较小的作业,可以适当缩短作业时间。同时,要鼓励学生提高学习效率,避免拖延和浪费时间。

(四)完善作业评价与反馈机制

1.拓展评价主体。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作业评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家长评价,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进步。

2.丰富评价方式。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等级评价、评语评价、分数评价、成长记录袋评价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表现。

3.及时反馈评价结果。教师要及时反馈作业评价结果,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步情况。同时,要针对学生的问题和不足,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和问题的探讨,我们提出只有学校、教师、家长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作者单位:大化瑶族自治县第三小学)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