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卷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小学语文试卷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12-16 02:35:21

于永正老师是我一直很敬重的一位语文教学名师,知道于永正老师的名字,是从贾志敏老师的讲座中得知的。刚工作那会儿,贾志敏老师到南宁出席教学活动,学校安排我和其他几位同事参加,那时候我对教学名师了解得不多,应该基本不知道有哪些人,贾志敏老师那时候年纪已经很大,我那时候就很敬佩这些坚持出来上课的老师教师们,敬重他们对教育的热爱,佩服他们长期坚持的教学研究。也就是那一次,我知道了于永正老师,现在也记不清贾老师为什么提到于老师,那时候只是觉得这个名字“好正气”,就记住了。后来,看的教育教学文章多了,也就逐渐对于永正老师了解得越来越多了。

最近读于永正老师生前的未竟之作,后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儿童的语文——于永正语文教学思想精义》一书,书中很多要点对我启发相当大,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很多的思考。

今天,摘录“总论”《对“儿童的语文”的几点思考》中关于““多大的人,干多大的事”,“儿童的语文”的目标定位”分享给大家。


“多大的人,干多大的事”,“儿童的语文”的目标定位

每一个学段,语文教学目标都有所侧重。把握不好,就要走弯路,要么压抑儿童的成长,要么摧残儿童的成长。

“儿童的语文”教什么呢?张庆老师说,就是七个字:(字)、(字)、(书)、(诵)、(话)、(文)、(惯)。但重中之重,是写字、读书和背诵

我们教的是儿童,6到12岁的孩子。“儿童的语文”是涵养的语文,积累的语文。曾国藩的儿子跟着私塾先生上学,上了一段时间,先生说:“你儿子很优秀,背了大量的东西,可以练习写作了。”曾国藩说:“慢,等他积累多了,书读多了,背的东西多了,需要表达的时候,他会写的,先生不要着急,不要担心,现在还要继续读、背。”背诵东西多的人,厚积而薄发,不会写东西只是不到时候而已。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两大问题:

1. 不到位

写字教学不到位,朗读不到位,阅读量、背诵量不到位,甚至是差远了。所以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学生不能光读一本语文书。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背诵的28条好处》,其中有这样两条:其一,“学习语文的最好方法在中国。这个方法叫死记硬背”。周振甫老先生也说过:“学语文就要死记硬背。”无论学什么语言都要背诵,背诵使人受益匪浅。其二,“‘死记硬背’是创造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的基础,因为只有‘死去’,才能‘活来’”。这话说得多深刻!

我们国家有几个人获过诺贝尔奖?教育出问题了,语文的根基太浅薄了。人生是花,语文是根。叶老说,语文教学说到底是为了培养语感。语感哪里来?《背诵的28条好处》一文还有一条:“语感,等于朗读和背诵的遍数。”各位老师记住,要让孩子朗读!读出声音来,这不但容易记住,而且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语感。可惜,我们好多老师都没这样做。

写字教学更不到位。现在有多少学生能写好字?不多。每每看到中学生、大学生写的字像狗尾巴圈似的,我都有一种负罪感,失职了。清华大学有一位“学霸”告诫小学生:“从小要好好练字,一手漂亮、规范的书写不仅能让卷面整洁,还能加快书写速度,在考试中取得优势。”这位大学生只是从考试这个角度上来说的。其实,写字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字是人的第二张脸,是人的一张名片。

该到位的不到位,就压抑了儿童的成长,使他们“发育不良”。儿童如果不能背诵大量古诗文,不能写一手好字,成长的“根”就不会粗壮,就很难成长为“参天大树”!

2. 越位

小学语文教学中越位的现象也比比皆是。首先,阅读要求越位了,让孩子受罪。考试卷中的阅读题,练习册上的阅读题,很多都深奥莫测,连老师都不会答,批阅试卷的时候常常争论起来,众说纷纭。实际工作、生活中,谁读书的时候想这句话有什么含义,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那是吃饱撑的,没事找事。人在阅读中的感悟是不一样的,都是在心里的。学问家可能会圈圈点点,加点批注什么的,儿童的阅读还没到那个份儿。我建议不考阅读,因为太不好把握了。不要把儿童当大人,勉为其难。如果要考,可以简单点儿,比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这篇文章写了一个人,这个人你喜欢吗,为什么喜欢。对儿童来说,读懂大意就可以了。写人,知道这个人怎么样;写事,知道讲了一件什么事,足矣!“儿童的语文”是积累的语文,不要走偏

写作教学文学化倾向严重,也越位了。儿童的作文只有两条要求,一是“文从字顺”,二是“内容比较具体”。不管字数多少,通顺是最要紧的。话要说清楚、说明白,该具体的要具体,否则别人就不知道你要表达什么。

“不到位”会导致儿童“发育不良”,“越位”则是拔苗助长,是对儿童的摧残!学生够不着的桃子,硬让学生去够,桃子没够着,倒把学生搞得筋疲力尽,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我13岁小学毕业,在农村长大。我觉得我13岁以前傻乎乎的,似乎什么都不懂。我感谢我的小学老师,在他们的引导下,我对书法、阅读、作文有了兴趣,还对绘画、京戏产生了兴趣,初步养成了读写的习惯。习惯是可以带走的,兴趣是可以享用终身的。

更重要的是我有了读写的习惯,虽然重病在身,仍在不断思考,每有所悟,就写下来。这要感谢我的小学老师,感谢我的中学老师。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成尚荣先生说:“学习不是背不动的书包,而是能带得走的能力。”这句话我铭记在心。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越位”,愿望是好的,却脱离了绝大多数儿童的实际。我们不能因为个别儿童的“超常”表现,而对广大儿童产生误判。

俗话说得好:“多大的人,干多大的事。”“儿童的语文”目标定位要拿准!“儿童的语文”是涵养的语文,是积累的语文,是背诵的语文,是读书的语文,是练字的语文,是激发兴趣、培养习惯的语文!这几件事做好了,家长感谢我们,中学老师感谢我们,学生一辈子都要感谢我们!


————End————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