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老二的妻子告诉过我:蒸扇子馍就要提前准备好各种颜料。然后和面,再擀成筷子厚的大面张,抹上油,撒颜料。一张撒红曲,一张撒上姜黄,一张撒些薄荷盐。或者是红曲,胡麻盐等,一张一张做好后叠一起,上面叠一张无颜料同样厚的面皮。然后“切成手掌大小的长方形,两手握住短边一拢,一长边就弯成了弧形,另一长边收缩为更短的一个弧形,切刀在两短边一荡,一个整整齐齐的扇子馍,就算是做好了。然后放在已经烧好水的大锅里的蒸屉上蒸”。大约半个时辰过后,扇子馍就蒸熟了可出锅。然后人们还要在扇子馍上做些装饰,一般要在扇面上左、中、右点三处小红点,其实吧,也是用芨芨草剥皮做的一个小工具,这个小工具上有9个点,在扇子馍上左中右三处点三次,看起来共有二十七个点。这个小工具也算是一个“专用工具”吧,用它在扇子馍馍上点上花朵。白白的扇面,装饰上些鲜红的小花点,这就不要说吃了,那个时候我们这些娃娃们看了的话,也会让自己流口水呢。家乡民勤扇子馍形状好,色彩多,看起来是特别的美,特别是它的味道尤其好呢。
老二的妻子说:如果是要在八月十五日做月饼的话,那可就另当别论了。先在兑好醒了的面上揪一些面,揉成小厚饼再擀成大薄的圆块,先用油搭子在面块上抹上一层胡油,放一层,抹一遍油,每一块面块上,都会撒一种不同颜色的香料,最大边那一层面块大点,越上面块越小,层数的多少,要按做月饼的要求由主人来决定,每一层的外沿叠起约一寸,沿边隔二指宽切一个口,然后每一层再同样都翻成耳朵状,最上面的一层还要用木梳齿压扎出各种条形点状的花纹,再用一个合适的碗口压出一个圆月的图案,这也寓意着“花好月圆”吧。然后再用黑面按照整个月饼的大小,擀上一块圆形的面块,在面块上抹上清油后盖月饼上面,月饼蒸熟以后端出锅,再将上面的盖下的皮子取掉,再在月饼上点上花朵即可。
家乡人蒸发面馍馍的时候,谁家也有用芨芨草剥皮以后扎下的那种锅圈,这样的锅圈能用好多年呢。人们在蒸发面馍馍或者是在家里蒸月饼的时候,如果馍馍或者是月饼高出锅的口面,锅口处就需要再坐上用笈笈草缝扎的锅圈,如果是一层不够那就坐上两层,也或者是一薄一厚两个搭配,然后盖上锅盖,周围再用布片儿把它严严实实地围住以后,才能够不压馍馍又能够保住气,才能把馍馍蒸好呢。如果是蒸这样大的月饼的时候,掌握火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一般的情况下,一开始的时候就要用大火,让锅里的水尽快生成水蒸气,然后再用小火蒸,一般在半个小时,或者是四十分钟,如果是蒸太厚的馍馍,就要蒸上一个小时后,才应该停火了。然后再揭开锅盖,大家看起来一个大大的又圆圆的,又是那么的蓬蓬松松的、看似还闪着油光亮的、像葵花盘造型又比葵盘大得多的发面月饼,就呈现在了人们的面前。老二说他的妻子美兰告诉过他说:要千万注意的一件事是:在月饼刚端出锅,还没有完全冷却前的时候,不能压或者是捏月饼,要不的话发面馍馍就成死面馍馍了,这月饼或者是馍馍就不好吃了。接下来这时候要做的是对月饼的装饰,就是还要趁着月饼热气腾腾的时候,在月饼上面点上红绿相间的花纹,使这个月饼似乎是一下子就变成俊模样了,瞬间就成了一件赏心悦目,又是让人难以下口的艺术品呢。在老二的家乡,民勤人的发面馍,也是离不开家乡民勤人的日常生活的,发面馍馍也是不能离开民勤人的日常生活的,如果是家里一时没有了发面馍馍,人们的心中就会感觉有些慌呢,好像是吃什么都没有味口似的。老二告诉我说:家乡的发面馍馍品种有很多的,比如像月饼,扇子,干粮,馒头,墩墩馍,包包子,大馒头,沙枣或者是红枣发面馍馍,发面胡麻盐卷子,大卷子小卷子,高馍,还有大馍碗碗等等吧,民勤人家的那个发面馍馍,品种丰富,口味纯正,也会出现在家乡人的各个方面与各种场合。老二他给我打比方说,她的妻子美兰在出嫁前,她的母亲就带她学会了做发面馍馍的基本手艺呢。在家乡民勤,其实吧谁家都是一样的,比如说谁家的女儿长大了的话,做母亲的一定要手把手地教会女儿做发面馍,这是每一个人家的女儿在出嫁前,就是必须学会的功课;否则结婚后不会做发面馍馍,人家会笑话的。有的时候,如果是儿女们为自己的亲人送葬,首先要在灵前供上一副发面蒸的馍馍,家乡人俗称是大斋,再配上油馃筛子等,这也是表示对逝去的亲人的孝敬,更是表示对逝去亲人的感恩的做法;记得老二还告诉我说,家乡人的待客之道时有一句俗话:冬天来人一笼火,夏天来人一杯茶嘛。家乡人讲究来客人的时候,是不能喝空茶的,家乡人的意思就是家里来了客人的时候,不能只上一杯茶而不上馍馍的,家乡讲究些的人家,或者是普通人家,也都是一样的做法,都是会先上馍馍再上茶的,这个习俗其实也是一直流传到了至今。家乡人的习惯,馍馍也好,家里的五谷粮食也好,是绝对不可以糟蹋浪费的,一定要能吃多少就拿多少,自己能吃多少就掰多少。如果是桌子上掉下了一点馍渣子,也是一定要捡起来吃掉的,如果是不小心馍渣掉在了火盆沿上,有了灰以后,就是把灰用嘴吹一下了,也是要吃掉的。老人们经常哄孩子们说,如果是不这样做的话,嘴巴里就会起泡的。节约每一点五谷粮食,都是民勤人自小的时候就养成的一种习惯,也是民勤人优秀传统之一。
我们民勤的家乡人,或者是天下的民勤人,对家乡的发面馍馍,那是情有独钟的吧。其实我自己也是一样的,每当我看到发面馍心里就感到特别的温暖,似乎是自己的胃口突然就会大开。其实吧,这也和许多的家乡人一样,不管是能够吃上一顿羊肉清汤泡馍,还是吃上一块月饼,还是吃上五月端午节的发面扇子馍,就觉得自己浑身上下都是个劲蛋蛋儿,觉得自己的浑身上下都是个舒坦的呢,如果是在炎炎夏日,能够吃上一顿西瓜泡馍馍,自己就感觉得像是消除了一天的疲劳呢,如果是能吃上一顿软发面墩墩馍馍,再就上些青辣子菜,那个感觉哦,简直就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呢。不管是一种什么原因,反正就是喜欢自己家乡的发面馍馍。这应该是一种习惯,这也是一种传承,这应该也是骨子里特有的情感吧!
作者:丁丰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