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杭州育才教育集团召开教工会议。现场,学校为全体老师们布置了项“暑期作业”——做中考、高考试卷,小学老师也不例外。
老师先刷题学生才能少刷题前天,一走进会场,就看到每位老师的座位前摆着两叠A3纸大小的试卷,分别是今年的中考和高考的试卷合订本。中考卷是5门科目,高考卷是10门科目,这是给全体教师假期业务进修的建议之一。
两位新入职的小学教师也有点疑惑,轻声嘀咕:“怎么发试卷了?是要我们做吗?”旁边一位年长的教师没说话,翻开语文试卷,直接做了两题。做完对照后面答案一看,全对,他笑了,说:“去年我也做了。”
为什么小学老师要做中考卷、初中老师要做高考卷?
“为了精通本学科,熟悉其他学科。了解教学的方向,检测水平,看看自己的学力如何,然后保持住专业能力。”学校负责人说,小学老师做中考卷,初中老师做高考卷,做完后,老师上课时角度就不一样,知识点也能触类旁通。
采访中,常听老师们说,只有老师多刷题,孩子们才能少刷题。在这一点上,初三班主任徐燕儿老师深有体会。
徐老师教外语,每年中考结束,都会做一遍中考卷,到了暑假再做高考卷。
她说:“做过会发现,高考卷和中考卷的区别是词汇。在语法方面,高中虽有扩展,但涉及内容并不多。学有余力的孩子,初中阶段可以每天进行30个单词的储备、扩展。另外,高考要考察概要写作,这在初中阶段也有涉及,但并不重视。以往有孩子进入高中遇到概要写作,都说是难点,所以我们在初中教学中,在这方面要多做些训练。就像是站在高处看,初中课堂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就有数了。”
教文综的陈烨老师说:“教孩子们气候这块内容,高中里讲到气候成因,这在初中教材里都没有。我作为背景知识讲给同学们听,大家对气候的理解会更深一层,记得更牢。”
做中高考卷,就是为了精通本门学科。此外,老师们假期里还要找来大学本科课程,往下看本专业的小学、初中、高中的构架,这样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就会更清楚,老师在课堂教学上,就可以做到胸有成竹。
其他学科的试卷也要做,就连体育老师,也要考一下语文、数学、外语等。“一旦学科精通了,就像打开任督二脉,举一可以反三。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络,可以连接起来。”学校负责人说。
会议一开完,行动力超强的从辉老师,就开始做中考数学卷了。他在育才小学教体育,教龄9年。理平头,身材敦实,说话前总会憨厚一笑。
拿到试卷,他先看了下,并不慌乱。毕竟去年他自己出了份小升初的数学试卷和语文试卷。
“校长常说,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只看自己学科,还要了解其他学科。去年我就尝试着出了份数学试卷。”从老师感叹了一句,“真是不容易啊,出卷子前我做了很多试卷,小升初的试卷、中考试卷,还有中学分班考的试卷,我都做了,死了不少脑细胞。做完再出卷,心里稍微有点底了。”
改了好几稿后,从老师忐忑地把卷子交到数学教研组长手中。教研组长提了些建议,他又做了修改。完成后,从老师说超有成就感,“今年我还准备挑战一下高考卷”。
这种“跨界”带来的乐趣,从老师非常享受,他说:“每门学科都有自身独特的魅力,当体育课融入一些数学、语文等其它学科元素的时候,孩子们会更加喜欢这样的课堂。只有老师们的视野开阔了,孩子们的气度与格局才能被打开,也许这就是校长希望我们通过中、高考试卷去熟悉不同学科的用意所在。”
两位老师的暑期计划徐燕儿老师已经做好了假期准备。她教龄16年,今年带初三,这两天正在排暑期计划表,打算分段分周地安排工作。
“第一周主要是辅导孩子们完成育才天天练,准备周测、月考的试卷,同时自己也有专门的阅读时间,再加上锻炼等。”徐老师说,有时锻炼时间和孩子们凑到一起,大家互相在群里打卡、激励。
后面几周的安排,要排上家访、学习小组等内容。学校建议老师们读几本非教育专业的书,徐老师就从网上买了几本,有杨澜的《一问一世界》,还有心理学者李雪写的几本书。“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很值得关注。”
新初一班主任陈烨老师,教历史与社会,她暑期计划的重头戏是家访。
暑期继续“习得”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初一刚进校,每家都要去家访,和家长、孩子沟通。”陈老师打算再过几天开始,最近先把全班同学的住址归归类,住得近的排在一天,前后需要20多天。目前,全班同学已经分成6个学习小组,定期由全科老师进行线上线下辅导。
学校对于新初一家访,有不少细节要求。比如每家家访时间不低于1小时;家访前要备好课,与家长沟通细节;按家长方便的时间登门家访等。
今年暑假,育才的孩子已经被学校安排得明明白白,从月表、周表到日表,计划细致到每天。
这是学校特有的“习得课程”,对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有帮助。假期里,孩子在家全程自主学习,老师从台前走到幕后,虽然不授网课,但时时陪伴,为每个孩子提供各种学习资源的支持,同时也不断激励大家持续学习的动力。寒假习得课程结束后,家长们的反馈都很棒。
这两天,有名初三男生赵同学已经排好暑假时间作息、活动时间管理表。
除了几项作业外,每天的安排都很充实,有兴趣爱好、运动等。
作业是育才天天练,预习是按课本章节来,比如今天预习的是《物质的分类》。兴趣爱好的安排有2小时绘画或半小时二胡、半小时阅读等。除了双休日,他还保证每天骑行一小时,昨天刚和朋友从拱墅骑到了钱江新城。
因为有了寒假期间的习得课程,老师们总结了不少经验。暑期将继续线上、线下结合,多平台结合,个体与集体结合。学得有问题,老师会定期以线上线下学习小组的方式,进行答疑解惑。
完成好每天的计划外,育才还有特色的“周测、月考”,都是孩子们在直播镜头前考试,家长在旁监考。等到开学后,将进行假期评优。这样,教、学、评一致,形成了教学质量管理的大小闭环,才有效果。
整个假期里,除了看教材、做试卷,老师们还要不断“修炼”自己。比如要备好9月份的新课;要精读几篇“大单元”、“大概念”、“深度学习”的研究文章;写一点“混合式学习”的心得;千锤百炼教学语言;看几本非教育专业的书。
育才集团的老师们这样做已有20年,大家能做到这些,是源于对育才的文化认同,源于六条价值观之一的“服务至上”,更是源于育才的办学理念:“让孩子因为我们而幸福”。
“老师们只有做到这些,学生和家长的负担才能真正减轻。”学校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