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针对性练习,效果更好!
01
填空部分
1、结合生活经验去理解时间,通过标准单位去感知不同时间的时间长短。如眨一眨眼约1秒,写10~15个生字约1分钟,一节课加一个课间约1小时。
4、用分数表示涂色数量时,物体一共被平均分成的份数为分母,阴影部分的份数为分子。
6、0乘任何数都得0,数量1可以看成是任意一个分子与分母相同的分数,故8/8=3/3.
8、加数在一加一减过程中,还多了,故和是增加。
02
判断部分
1、根据正方形边长的计算公式,可知边长相等的正方形,周长一定相同。
2、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子,故此题是对的。
3、看到“一定”要注意,想想是否有特殊情况,如此题,如果加法算式中其中一个加数是0,这时,和是等于另一个加数的。
4、注意题目关键数据“6倍”,6倍即6个5,列乘法算式为5X6=30或是6X5=30。
5、参考“眨一眨眼约1秒”这个时间段可知此题是错的,正确说法是5分钟。
选择部分
1、可以通过估算的方式算出各算式的估值,再来比较哪个结果与1800数差最小。
2、一半就是将物体平均分成2份,用去其中一份,即1/2.
3、逆向利用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可知该题目长方形的长 宽=9,符合的长与宽只有C项。
4、分针每走一个大格是5分钟,走30分钟需要走6格.
计算部分
认真读题目,看清算式后面是等号还是约等于号。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正方形周长=边长X4,长方形周长=(长 宽)X2或长X2 宽X2
03
实操部分
1、测量线段的长度时,起始端一定要对准某个刻度,且直尺要放平,不能斜放。
2、先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最后按大小顺序依次填写对应的原数据。(不能写换算后的数据)
3、结束时间-起始时间=经过时间
04
解决问题
1、先利用加法算出书实际页数,再将实际页数与340比较,若实际页数小于340,则没有。
2、实际到达时间=原定达到时间 晚点时间
3、先通过除法(总价÷本数=单价)算出一本的单价,再利用乘法(总价=单价X本数)算出7本的总价格。
4、蛋糕被分成了18块,但大家吃的分数分母是9,所以每份是2块(18÷2=9),吃了几份,就是用几乘以2,结果就是吃的块数。
5、可以先画简图帮助我们理解分析,找到解决问题思路与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