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成都市官宣了今年寒假的放假时间,同时也对期末考试做了相应调整。其中,小学各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特殊教育学校本学期期末不组织期末考试,2023年春季开学后,各学校可结合实际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诊断分析。
此外,高一、高二年级调研考试推迟到2023年春季开学后举行。高二年级学生2023年1月7—8日参加全省统一举行的学业水平考试(或按教育厅最新通知要求实施)。因病不能参加的学生,可申请2023年3月参加学业水平考试。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推迟到2023年1月9-10日进行。
从字面意思来进行理解的话,就是说,除了初三和高三年级可以正常进行考试外,其他年级目前都不再组织期末考试。
那么,这个“不再组织期末考试”到底该怎么理解?到底还能不能考试?如果有学校打算做个期末诊断,是否违规呢?这两天,陆续有高新区和邛崃市的家长表达了类似疑惑。红星新闻记者也第一时间联系了主管部门进行解答。
12月22日进行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提出疑惑:
提前考试是否违背此前政策?
“邛崃为何不取消期末考试?并且还要提前考试,是否违背了此前成都市教育局公布的政策?” 26日,有家长向记者反映,按照成都市教育局此前公布的寒假政策,今年已经没有统一的期末考试,但是邛崃市文昌中学的家长们得知,学校还是要进行期末考试,时间定在12月27日。
据该名家长讲述,邛崃市文昌中学此前也进行了放假通知与详细说明。不过在12月24日,学校又通知学生需要在12月27日参加期末考试,相关后续工作需要在12月30日前全部结束,“本来都不进行考试了,结果现在又要考试。”
除此以外,还有高新区的家长也在咨询,“孩子所在的中学将于1月8日前组织期末考试,是不是与成都(此前)发布的政策不符合?”
红星新闻记者随机问了几位其他区的家长,对于“不再组织期末考试”这句话,大家确实产生了不同的解读。有的家长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没说“不能考试”,那么学校或者区(市)县也可以自行安排。但也有家长对此的理解是“考试就是全部取消了,不能再考试”。
官方回应:
可根据校情等,规范开展阶段性监测
那么,相关区(市)县主管部门是否知晓部分学校依然有考试诊断安排,对此又是什么态度呢?
12月27日,邛崃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回复记者表示,家长们提到的邛崃市文昌中学属于邛崃市当地的一所纯初中学校,每学期都会正常进行学科监测。该名家长所提到的“期末考试”仅仅只是学校设置的学科监测,严格来说,并不算是期末考试。“因为学科监测本身属于学校一个普通的教学工作任务,可以根据校情学情,规范性开展阶段性的监测。同时,该工作也是在12月30日前结束,是完全符合相关要求规定的。”
该名负责人还表示,此前有家长也向当地教育局反映过,还是希望能通过期末考试来检测孩子的学习水平。“虽然目前已经不进行期末考试,我们也对学校和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大家都能及时转变评价理念,优化课程、教学、作业、考试、评价等环节,理性地看待孩子分数。”
高新区也在回复中表示,根据成都市教育局的相关要求,成都市的政策中所提到的“高一、高二年级调研考试推迟到2023年春季开学后举行”,这里指的是成都市统一组织的市级调研考试,而不是期末考试,学校可以根据校情学情,规范性开展阶段性的监测。
高新区的回复
对此,记者咨询了成都某公办中学的校长。该校长介绍,学习监测就是一个学期进行的多次测试,通常属于边学边测试,而测试方式并不仅仅只有考试,“我们以语文为例,往往在经过一个单元更能掌握孩子的学习后,学校会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孩子深入了解知识,或者是选取部分学生、家长、教师参与学习情况调查,以此来了解老师的教学情况。”
该校长也表示,学科监测往往是根据学生信息,对教育教学现状做出的诊断,并且为学校的教学提供改进策略和决策依据。“如果是进行期末考试的话,则主要考查学生的学科成绩,考查主体则只有学生。”
“很多家长可能误解了学科监测与期末考试的意义,传统考试的目的是在于甄别与选拔符合标准的学生,而质量监测主要是为学校或者是区域教育进行‘体检’,是通过抽取有代表性的学生为样本,可以是沟通谈话,也可以是填表等多种方式,以便有效地获得班级的教育发展状况。”该校长介绍称。
家长表态:
有期末考试,更能掌握孩子的学习水平
关于期末考试的问题,记者也注意到,在此前官方宣布的政策内容中,只是明确了小学各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特殊教育学校本学期期末不组织期末考试,但并未明确规定不能进行学科监测等这类方式。
关于期末考试的问题,除了成都市这次的临时政策,教育部也是有统一要求的。2021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义务教育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三年级为适合学生毕业和升学需要,可在正常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后,在总复习阶段组织1-2次模拟考试。
当然,今年成都由于寒假时间的提前,期末考试自然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在成都商报教育发布家长社群,红星新闻记者随机询问了多位家长,大多数家长还是比较希望有个期末诊断,尤其是初高中阶段的家长。
家长张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今年读初二,她是希望进行期末考试的,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的形式,“还有一年就要参加中考,没有期末考试的话,很难去检测孩子的学习水平。”张女士说,自己特意去网上找了往年的期末试卷,目前准备让孩子在家练习已下。
家长陈先生则称自己虽然不赞成“唯分数论”,但是,寒假也算是个大假,毕竟几十天,总不能让孩子荒废时间,“如果有个期末诊断,我们也好知道孩子的薄弱之处在哪里,寒假也才好知道往哪个方向努力。”
那么,如果学校已经确认不再组织考试,家长又该如何去把握孩子的学习水平呢?
中小学高级教师、成都市双林小学副校长王维令就此建议家长,可以试着让孩子通过学习内容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来知道孩子的知识掌握情况,二来考察孩子的应用能力。
相关链接:寒假突然变长了,如何过得更充实?名师校长给出了建议
红星新闻记者 殷建
编辑 于曼歌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