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针对语文基本字词部分进行了分析,接下来我们所要进行的,便是语文试卷中家长们格外关注的阅读和写作部分。
阅读部分试卷分析阅读题一般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基本属于送分题,考察的还是孩子对课本内容的掌握程度,这里不做赘述。
课外阅读题目,考验的是孩子的综合语文素养能力。
什么是语文的综合素养能力呢?简单来说,在小学阶段,阅读题所考验的语文综合素养能力包括:语言的积累程度,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及学生的个人价值观的展现。
以上图语文阅读题目为例,第一题“照样子写词语”,就是对于词语积累程度的考验。如果这类问题孩子经常出错,可以让孩子有针对性地背诵默写各类型词语。
第二题,考察的是孩子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孩子们需要根据文章上下文内容,先去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再去读文章,根据上下文,从文中选出它的近义词或反义词。这类题目如果出错,家长需要让孩子加大阅读量,把看过的书讲出来,多去理解文章的意思,增强语言的逻辑能力与条理性。
上图中的第三题中的第二问,“想对蜗牛说些什么”,这一问是对孩子文章的理解能力和个人价值观的综合考察。在这种类型的题中,孩子们非常容易写出一些和文章无关的话。如果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家长需要在孩子读书的过程中参与进去,引导孩子正确理解文章意思。
写作部分失分分析写作的提升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具体如何提高写作能力我会在以后的文章中专门讲解。
写作部分的失分主要有:跑题失分,错字与标点格式不规范失分,字数不够失分。
这里跑题失分和字数不够失分,都要通过对于写作的针对性训练来提升。平时的试卷分析,我们要重点看孩子的是否因为错字与标点格式不规范失分,尽量给孩子多积累字词,讲明白标点及格式的正确用法。
总结:对于一张语文试卷,较为理想的情况是:“不因为字形字音错误扣分,阅读部分不在语言积累部分失分,写作不出现错字和错误的标点使用”。
一旦孩子在考试中经常出现上述的失分原因,家长们要赶快对孩子的知识掌握进行查漏补缺,否则“滑坡现象”形成,再去提高成绩就十分费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