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教育意义是什么?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二十年发展的有志青年?怎么才能让教育跟得上社会发展的速度?素质教育怎样才能真正的完成转型并真正落地呢?
嘿!大家好,我是糯米妈妈~
近些年,国家对小学生实行“双减”政策,且取消了课外专业辅导机构,政策的导向力度前所未有!
无论对家长来说,还是对小学生来说,无疑是空前的利好消息。
但是,会出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这个现象在社会仿佛是一种“正常现象”。
当一些事物无法在明面上操作的时候,就会悄无声息的转入地下进行暗箱操作。
语、数、英的课外辅导班,由原来的培训机构转成了一个个“小作坊”,有些成立了“家庭培训班”,有些在特长培训班中租赁一个“小摊位”招生授课,有的成立“无门头”培训班......
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有一种观念叫:“法律未禁止的,就是允许的”。
这种灰色地带你可能永远无法根除,究其原因:有买方市场,当然会有卖方市场。
你永远无法估量那些父母的内卷有多么的令人可怕,他们总会通过各种渠道找到培训班,正是这些所谓的“需求”,催生了一大批的培训从业人员前赴后继的往前冲。
各种暗考、补课班、家庭教师,即使家里经济已经无法负担起这高昂的补课费了,但是,“一种为了孩子好”、“砸锅卖铁也要供应孩子读书”、“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等等各种心声扑面而来。
其实,教育是在父母理解和爱的基础上给予的一种自然成长,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名列前茅,更是综合素养的提升。
教学也不仅仅是成绩那么简单,而是如何将“传统教育”和“发散思维”充分结合,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强大。
接下来,让我们和若雪一起看看小学生的“花式”答题试卷!“特立独行”的答题背后,是否可以分析出孩子的特长和其他可造就的闪光点呢?
1
试卷答案太爆炸,老师看后哭笑不得
小孩子的世界就像万花筒一样多姿多彩,他们的内心世界更是五花八门、天马行空。
每天面对十万个为什么的小可爱,你总是感到稀奇,他们的脑子里这些奇奇怪怪的想法怎么产生的?
大家都说“差生文具多”,非也!“差生”点子也多,我们一起看看小布丁刚上一年级的语文测试卷。
看到他的精妙回答,糯米妈妈都感到忍俊不禁!
奶奶家养了很多家禽,后边让举例子都有什么家禽,小朋友的回答竟然是爸爸、妈妈,还有爷爷。
不知道这张卷子父母看了之后的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
我想如果多加几个空格,全家人都会入选,真是天真烂漫、童言无忌。
接下来的孩子真是“乖”,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
可此时,妈妈宁愿你是一个调皮的宝宝,升国旗和奏国歌仿佛是不可分割的好朋友。
硬生生的被拆散,成了“揍那些不听话的孩子”,竟然还真情流露的说:“要乖乖的”。
可见平时是一个活泼可爱、调皮捣蛋的小孩儿,而妈妈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做一个听话的乖孩子。
面对孩子的五花八门的试卷答案,老师也被各种奇特的回答哭笑不得,充满了无奈与气愤!
下边这道题是一道数学题,但硬生生的被做成了美术题,糯米妈妈看着,这孩子画画的天分还真不一般。
孩子应该是忘了圆形求面积的公式是什么,还奇思妙想的画了一幅画。
两只手比划了一个圆形,然后回答:“我想大概这么大”。
这答案,数学老师看了犯愁,美术老师看了直叫好!依糯米妈妈看,这个孩子真是放错地方的小小画家。
2
小学生“0分试卷”,给人无限遐想
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算是所有科目中最难的学科了,不仅有阅读理解,还有最可怕的作文。
糯米妈妈小时候最害怕的就是写作文了,每次布置下来,写一句便缠着妈妈问下一句。
这个小朋友的作者心理分析,让你啼笑皆非,如果大诗人李白在世,也想暴揍其一顿。
本来是一首以明月寄托思乡的诗,却被小学生“另类”解读,老师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无奈之下打了个大大的叉号。
小小孩子受网络的毒害真是令人唏嘘,本该保持童真的年龄,却能如此“胡编乱造”。
你认为结束了吗?远远不止,没有更气人,更让人抓狂的试卷,我们一起来看看!
把颠倒顺序的句子正确的连接:
好好的讲述“身残志不残”的励志故事,被硬生生的编成了人生终结的故事。
孩子啊!人生本就很苦了,还要导演一场如此凄惨的“励志”悲剧!真是让人伤痛啊!
孩子,看事情要看积极的一面,心里面要充满阳光,顺序一旦错误,出现了完全相反的人生。
关于“我与书的故事”小作文,深刻表达出了小学生的噩梦,碰到作文“绕着走”。
直接来了个“此处省去600字”,你以为是在舞台上赵本山表演小品啊!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分啊,搞不好,到家一顿“挨揍”伺候,还有可能被老师叫家长。
生死轮回,因缘再造!
一篇“某人的一生”,还没开始,就终结了一生。
要求用平实的写作手法叙述某人的一生,真是人生还未开启就挂了。
这个“此处省去600字”简直是“异曲同工”啊,为了早早的完成一生,没开始就剧终。
倒是省了孩子费脑子写人生的经历了......
写到最后:
看了这些“奇思妙想”不知身为父母的你作何感想?
这仅仅是老师的教育结果吗?
很明显,不是!首先我们思考这些“特立独行”试卷的孩子就应该批评吗?
任何学科,文化知识都有其方法论和套路,需要学生的深刻理解,和老师的耐心教导。
家长看到这样的结果,不应该怒火冲天,直接对孩子发火,更甚者直接暴揍孩子。
所谓“家园共育”,就是需要家长和老师给与孩子“爱和理解”,去循序渐进的诱导孩子说出他们内心的想法。
出现问题,“对事不对人”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也应该给予应有的尊重。
毕竟,解决问题才是最终追求的结果,如果只看表面现象,不仅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好奇心和思维发散能力。
更是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也会伤害他们的自尊,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更何况,孩子上学成绩并非是唯一的追求与溯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应该是父母的期望。
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的世界仿佛越来越单调了,学业也越来越繁重。
加之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许,孩子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
近些年,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愈发严重,据不完全统计,青少年占全国抑郁总数的35%左右。
成绩固然重要,孩子的身心健康更重要。
出现问题,父母不应该本能反应的去责骂。要知道,孩子的未来完全受父母的影响和教育。
你看待问题的态度,处理事情的方法,会影响他们一辈子。
你若宽容,他便大度;你若深爱,他便反哺;你若尊重,他便和善......
这便是原生态家庭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