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孩子检查试卷的兴趣

怎样提高孩子检查试卷的兴趣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2-19 20:10:33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今天,鱼sir想和大家讲讲,6-9岁的孩子,即进入小学后,家长在数学方面应该如何规划和训练。

这个阶段基础如何,将直接影响孩子在中考中的表现。

一、6-8岁:养好习惯,夯实基础

6-8岁对应在校学习刚好是1-2年级。

这个阶段主要学习内容有: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多角度分类、逻辑推理、空间图形等等。

这些能力,有部分家长可能在学龄前就要求孩子融会贯通了,至于“晚一步”的家长也不用太着急,紧跟学校老师步伐,课后多花时间辅导练习也完全能赶上。

这里,鱼sir想强调的是,一、二年级,家长不要太看重孩子成绩。

就数学而言,得把理解数学基本概念,养成良好的思考和学习习惯作为首要目标。

这个目标扎实地达成了,三年级往上更复杂、难度更高的学习内容,孩子就容易适应得快。

那具体怎么操作呢?

总原则,帮助一、二年级孩子突破核心数学概念。

我遇到过很多孩子到了四、五年级,连加减法的本质是什么都说不清楚,更不用提分数、小数、统计等更复杂的概念。

这就是典型的一、二年级基础没有打好。

刚刚我也强调过,三年级往后数学知识难度会陡升,因此理解并掌握核心数学概念是一、二年级一定要突破的关卡。

1)这些数学核心概念要掌握。

这个阶段孩子需要掌握的数学核心概念主要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数量关系。进入小学之后,孩子学习中要用到运算的地方会非常多。

一、二年级要让孩子理解基数原则、数量表征、数守恒、奇偶数的关系、位值与进位关系,掌握加减数字网络关系。

第二部分,逻辑推理。这个阶段孩子要有一定的类比推理能力,能够按照示范完成图形与数字的规律补充。

第三部分,运算原理。孩子需要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本质,摸清相互之间的关联。

2)帮助孩子掌握核心概念的方法

小学低幼年龄段孩子的认知和心理特点和学龄前还有些相似,因此在数学学习上也有一些可以延续使用的方法。

首先,日常多积累生活经验。早期的基础数学概念,几乎都是源于生活,教育可以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展开。

例如,你想让孩子做计算题,不妨在超市购物的时候,让他算一算花了多少钱,这比干巴巴的练习册有趣多了,而且可以锻炼孩子的理解应用能力。

其次,鼓励孩子使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例如很常见的火柴棒游戏,孩子在移动、增添火柴棒的时候,鼓励他想一想是否还有其他方法。

数学的基本知识点是既定的,尝试用新思路去考虑新解法,孩子可以反复训练基本内容,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数学核心概念的意义。

3)验证孩子是否已经掌握

孩子学没学好,我们可以通过“三步法”来确认:

第一步,让孩子跟你讲概念。例如,今天学了乘法,可以问问孩子:你觉得什么是乘法?乘法和加法有什么关系吗?

第二步,让孩子跟你举例子。比方说,生活中什么时候可以用到乘法?该怎么用?

第三步,让孩子给你出道题。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让孩子给你出题。只要孩子在出题时能把数量关系想清楚,那就表示掌握得差不多了。

2、学习过程中需要的资源:

1)练习册:四五快算、新加坡数学等。结合孩子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水平,练习1-2页/天;

2)学习资源:动画或电影,例如《数学小先锋》《怪物数学小分队》等。安排在孩子的休息时间,每次20-30分钟;

3)数学读物:汉声数学、走进奇妙的几何世界。建议安排在每天校内作业完成之后,或者饭后、睡前等休闲放松时间;

4)线上课程:推荐小班直播课程,例如火花思维、豌豆思维、掌门少儿思维、海豚思维,上课频率多数为2次课/周,每次40-45分钟;不建议家长盲目选择,有具体想了解和试听的课程,在文末找我的教育伙伴咨询

5)小工具:例如闹钟、好习惯养成表、错题本等,主要目的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误区修正:孩子算术做得慢、正确率低,那就反复刷题。

孩子计算速度慢、总出错,加强练习固然是一方面,但不能一味盲目练习。

家长要先了解孩子表现背后的原因,对症下药。

怎么去找到原因呢?

一方面,总结孩子的错题类型,找到共性;

另一方面,观察孩子的解题步骤,看计算过程中孩子是否用错符号等等。

比较常见的原因是孩子不理解运算原理,或者没有掌握运算技巧。

如果孩子不理解运算原理,那就需要重新去认识符号、算式、运算法则等等。

如果孩子没有掌握运算技巧,例如“破式法”“凑十法”等等,那就要专门进行技巧练习。在解决孩子的学习困难之后,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会更有效。

二、8-9岁: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进入三年级以后,孩子的学业负担会有明显加重。除了新学科学习的加入,数学学科学习本身也发生不小的变化。

一方面,学习内容难度增加。

例如计算涉及数量更大,而且从整数迈向分数。

另一方面,应用题难度大、情况纷繁复杂。

这个时候就不再是理解概念就可以了,孩子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灵活的分析应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才能跟得上三年级的学习进度,保证成绩不掉落。

这个阶段如果能顺利渡过,等于中考拿高分跨出了第一步。

这里,鱼sir想分享的不是具体的学习方法,而是家长在这个过程中的心态。

很多家庭都会遇到一、二年级孩子成绩很好,一到三年级就往下掉的情况,即所谓的“三年级现象”。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往往就会特别焦虑,当焦虑感传导至孩子那儿,孩子就会因备受挫折而自信心下滑。

其实,根据鱼sir的分析,这个阶段,孩子的成绩有波动是正常的。

家长不需要太过紧张,放缓心态,尝试不断鼓励孩子,和孩子一起积极面对、调整。

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从以下这些点帮助孩子:

第一,有技巧地查漏补缺。

引导孩子从问题出发,通过知识图谱回溯,定位孩子的真实问题,有的放矢进行补救。

例如,孩子计算“5.2-3.6=?”这道题出错时,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知识回溯。

第二,加强学习习惯培养。

三年级的孩子突然感到学习吃力,很可能是学习效率低造成的。

因此,家长可以通过调整孩子的时间安排,利用闹钟、好习惯养成表单、错题本等工具帮助孩子建立或者巩固好习惯。

如果努力后,还是无法解决“三年级现象”,我的建议是报班:孩子基础特别薄弱,建议选择1对1辅导课程;

孩子校内成绩在中等及以上,选择线上班课:小班课适合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的孩子,大班课则要求孩子学习自觉性高、学习习惯好。

学习过程中需要的资源:

1)练习册:挑战索玛立方体、新加坡数学等。结合孩子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水平,练习2-5页/天;

2)学习资源:动画或电影,例如《数学荒岛历险记》《怪物数学小分队》等,感兴趣的孩子还可以看一些启蒙类的记录篇,例如《像乌鸦一样思考》。安排在孩子的休息时间,每次15-25分钟;

3)数学读物:汉声数学、走进奇妙的几何世界等。建议安排在每天校内作业完成之后,或者饭后、睡前等休闲放松时间;

4)线上课程:推荐小班直播课程,例如火花思维、豌豆思维、掌门少儿思维、海豚思维,上课频率多数为2次课/周,每次40-45分钟。学习习惯好的孩子,还可以尝试性价比更高的大班直播课;家长不要盲目选择,有具体想了解和试听的课程,可以在文末找我的教育伙伴咨询

5)小工具:例如闹钟、好习惯养成表、错题本等,主要目的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误区修正:孩子学习,应该哪里不会补哪里。

如果孩子在某部分知识内容学习遇到困难,家长一般会选择强化补习,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做法。

但要注意的是,孩子在三年级遇到的复杂问题的困难,很可能是之前的的基础概念没有理解。

以人教版上册分数运算为例,孩子在解决“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出问题,那就需要明确孩子对同分母分数的概念、加减法原理是否已经理解。

如果这些基础概念还有混淆,一定要先整理清楚,否则孩子只会一知半解,后面步步踏空。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如果你遇到孩子学习问题,可以私信我或者留言,此外你还可以得到

热门补习机构的“师资红黑榜”

各家机构不同课程的单价表

一系列提高孩子成绩的语数英启蒙资料

每位孩子的情况各不相同,我会根据你家孩子的情况为你进行针对性的分析。,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