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法试卷分析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五道法试卷分析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2-28 21:36:36

备考期间,我也经常去搜寻前辈们的法考经验,每个人的经验都不尽相同,我觉得,看这些经验最重要的就是给了你坚持到考试那一天的信心,这其实是最重要的。

先介绍一下大体情况。我属于在职报考,2023年一次过了客观、主观考试,分数也只是过线而已。非法本,没有法律基础,参加法考纯属偶然,觉得可以试一试天下第一难考,于是百度简单看了下考试科目,就心血来潮买了法考客观题历年真题,买来后第一天还装模做样地做了一下,其实就是蒙了一下答案,发现几乎全军覆没,之后这题库就被扔在了抽屉里吃土。

首先关于大龄考生要不要报考的问题。不知道大家对于大龄的定义是多少岁,就当是35岁吧,首先如果你低于35岁,那没啥好纠结的,趁着脑子记忆力好,抓紧去看书、听课、做题,也不要逛什么经验贴了。如果超过了35岁,还在纠结要不要报名考试,就可以继续往下看。从年龄看,我妥妥贴贴一个大龄考生,从结果看,也没影响通过考试,所以不要把年龄当成阻碍你提升技能的一个纠结因素,相反,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类大脑对于处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是显然要比年轻时高一个档次,你可以回想一下,年少时很多你认为的难题,在现在看来,都不叫事。所以年龄从来就不是一个该考虑的因素,打算法考,就去报名!

关于备考,我永远认为每个人的备考之路都不同,就像他人的成功经验未必就能在我们自己身上起作用一样。有的人尽管很努力,可是结果总是不如人愿,有的人不见得有多努力,却能一战过关。其实当你经历的事情越多,你就会发现,成事与否相当一部分在于不可把控的因素,或者叫运气。所以考试过了,也不用去炫耀,毕竟通过法考只是漫漫法律征途的第一步,考试没过,也不用气馁,继续增加自己的知识底蕴,再战就是。

我给的备考建议就是,第一,按时报名。第二,听课做题。第三,按时参加考试。知道这里面哪一条是最重要的吗,你们可能都说是第二条,其实我认为是第三条。有老师在讲课过程中经常说,过法考很简单,真题做三遍,就能过法考。我非常赞同,但这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非常难的一件事,像法考这种高水平的考试,基本上不可能遇到历年真题中的原题,那做三遍真题,做的啥劲呢?其实我认为就是培养一种题感。

单从一个科目讲,几百道题或许刷两天就刷完了,但是科目太多了,从早到晚地刷题,纯粹的为了刷题去刷题,机械性的去做题,有些题答案都记住了,但是效果可能就没有达到,有老师说过,真题的每一个选项都值得去深入研究学习,我属于性子比较急的,有时候缺乏耐下心来去钻研的毅力。查客观题成绩的时候,我还是比较紧张的,因为心里完全没有底,但是我还是在考完客观题的一周内就把主观题的资料准备了个七七八八,这个就比较重要,确实前期把时间全给客观题了,留给主观题的时间非常少,好在中间隔了个十一假期,但是我劝伙伴们千万不要把希望寄托于假期,真要让你连着学一周,估计脑袋也要炸了,我中间抽出一天试验了一下,首先别人都在假期旅游,自己在闷头学,心理上就不平衡,学习效率也不高,即便把知识点都过了一遍,明天再拿出原题,依然写不出几句像样的话。备考主观题,我一开始还信心满满,想一鼓作气拿下,但是越来越感觉发慌,直到有一天在网上看到两个经验视频,一个是大致意思说你只要过了客观题,主观题实际上只需要准备一道题就行了,另一个是完全就是靠现场查法条过的,这真是给我了信心。

重点来了,接下来我调整了我的备考思路,把押题啥的全放一边,一是准备法治思想,二是熟悉法条定位,三是把刑法不同的观点梳理记忆。

先来简单分析一下主观题结构,实际上一共就五道题。试卷最后两道题是选做一道,一道商经或者一道行政法,我选的是商经,因为备考时我发现前面已经有一道民法、民诉法、商经法的大案例题,虽说是大案例,但是考点依然没有想象中那样综合,还是分开考的,所以我想这回可让我逮住一个大便宜,硬生生抛弃一门行政法课,反正要学习商经,不如直接选商经。一开始我其实更倾向于行政法,因为网站上经验贴写的很明白,行政法题目比较简单,基本一个套路下来就都答完了,但是我觉得平时跟企业方面还有点交道,把精力多给点商经,也不至于难到哪里去吧,结果却是,考场上商经的题目感觉真的有点灵活过度了,走出考场我也在想,当前新的经济格局,新的经济业态不断发生,创新变化太多了,一旦与实践相结合就比较灵活,回答起来底气也不是很足,虽然我选的是商经,但是我的建议还是选行政法,毕竟这门课就四个法,哪怕是现场查法条,法条结构也都是一致的,估计也能回答个八九不离十。说完这道题,再来说一道拿分题,就是第一题,法治思想,这一题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要多花时间背诵。关于这道题,你要知道,这是唯一一道在上考场之前就把答案告诉你的题,你需要做的就是提前把答案整理到脑子里,考场上最快的速度输出,这道题的答案其实就在法治思想这一章节里,一开始我以为前前后后几个部分不到四五十页,我把它全背诵下来,这道题不就解决了吗,我还担心记得太早后期容易忘,所以考试前一周我开始背诵,结果你知道,根本就背不完,还是太高估了自己的记忆力,直到考前一天晚上,才勉强背诵了三页纸,后来上了考场当你还在看第二段案例时,满屋的打字声劈里啪啦响起来,不由得让你感觉周围都是高手,有备而来啊,那先把背诵的三页纸与题目有关的内容先打到电脑上吧,然后再填充一下结构,就这样第一道题总算大体上答完了。另外,这道题最好是用课本上的标准语言去解答,不要太随意,我们想想看,两份试卷,一份是书上的法言法语,政治正确,理论鲜明,一份是自己的发挥,可能还带些抒情、排比等手法,记住这道题不要写成作文,很显然,从阅卷老师体验感来说,第一份试卷已经得高分了,因为书上的语句肯定不会有错嘛,至于哪些语句需要大家平时去准备,可以提前梳理背诵。然后再来说刑法案例题,这个题需要大家注意不同的观点展示,主观题老师都会讲,重点的罪名大家记一记,基本上也就差不多了,考观点展示有人觉得比较难,但是我个人觉得倒是好事,因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再就是这门课就从头到尾跟定一个老师学就行,我期间看过好几个老师的课,一些观点在不同的老师课程里叫法都不一样,有的分析角度也不同,不太有利于培养自己的做题习惯,记住跟定一个老师,把他的观点吸收掌握即可,这道题查法条基本没啥用,大多也是靠自己平时积累。还剩下民法民诉商经的大案例和刑诉题,这两个题都是可以查法条的,所以你需要把这几个科目的几部重要法律以及结构弄清楚,这样才能更快地去查到法条。要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把需要的法条找出来,一定是你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去查法条,如果是全部去靠找法条来解答,那主观题时间基本上是不够用的。有人说刑诉很难,我也是看到网上说最难的是刑诉,所以一直就对刑诉有抵触心理,导致投入的时间最少。刑诉属于程序法,就是按流程来办事,大的流程框架你清楚了,然后就是里面的细节,当然主观题这是可以查法条的,所以基本可以放心,只要记住一点,刑诉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最后是大案例,民法典的几个部分非常清晰,特别适合查法条,但是我还是建议尽量自己作答,因为民法所涉及的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事,更贴近生活,掌握起来不难。民诉跟刑诉一样,同样有标准的流程。至于商经,相对较灵活一些,大案例也逐渐有观点展示的趋势,大家要记住,这不是增加了难度,而是从广度上让大家去分析,没有标准答案,所以更多要靠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应用。总之,主观题不难,这句话要深深的印在你的脑海里,但是前提是你要过了客观题。

至于客观题,现在你按部就班的听课、做题就可以了,因为时间还充足,记住真题做三遍,就能过法考,这是一句真理,因为题感总是在你一遍一遍做题中潜移默化培养起来的,若非要说点技巧,那就是重要的科目重点看,不重要的科目就当是选修课吧,客观题不要搞突击、不要轻信押题,即便是押到几道题,实际上对于整个分数也没啥大的影响,还是踏踏实实去做些努力吧,至于结果如何,还有一部分是运气,但是不要把希望全部寄托到虚无缥缈的运气上,毕竟好运气也不是人人都有的。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