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的高考试卷档案还在吗(1996年高考全国是统一的卷子吗)

1996年的高考试卷档案还在吗(1996年高考全国是统一的卷子吗)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1-30 12:17:45

今天,975万考生走入高考考场。

伴随他们进入考场的,还有全国人民关注的目光!

因为,这不仅仅是975万考生的高考,也是那么多考场内外的中国人,对于知识改变命运的膜拜!对自己拼搏岁月的怀念!

今天,有一套也收集了很多温暖的瞬间、情节与故事。希望可以鼓励到所有正在高考的你。

接下来,你将看到,有一套与你一起追忆往昔高考岁月。谨以此文,祝所有考生顺利!

网友留言区

1980年代

@翩鸿

我是黑龙江1985~86年的考生,那时候的高考录取比例仅为考生总人数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每年五月先要进行初试,经过这一关,淘汰掉百分之七十的考生,剩下通过的才有资格参加七月七八九三天的考试。考上的自不必说,人生命运就此改变,天之骄子,前途一片光明。没考上的叫“大学漏”,当地的公检法及工商税务就在这里选拔人员,充实到各个岗位,叫招干。

经过八五八六两年,还是没考上,那一年招干迟迟不见消息,后来在父母的劝说下就考进了当地的电厂,在正式进场的那天,区里的招干也开始了,心心念念的工作失之交臂,真是命运弄人呐!转眼已经退休,31年了,每年高考这几天,心里都隐隐作痛,没有经历过那让人神往的象牙塔里的生活,心里总有些不甘,常常有再参加高考的冲动。

@何耀霞

87年我高考,难忘考前畅谈过的87版红楼梦,难忘偷偷读的琼瑶的《燃烧吧,火鸟》,难忘宿舍里烛光下的夜读,难忘冬天宿舍我生好的暖和的炉火,难忘奶奶为我增强营养亲手做的补品——油炒面,难忘我的作文开头及作文高分,更难忘高考第一天嗓子痛的程度,难忘高考第二天感冒流鼻涕弄湿的三个手绢,难忘考完后亲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眼神……准备高考几多长,最后毁在感冒上。

《红楼梦》剧照

@行载道

我是1989年的考生,内蒙古赤峰平庄的。当时还是7月7日开考,考三天,每天两科。我是学文科的,考语数外政史地。考点离家十里地,骑自行车去,中午就在考点学校吃饭,之后趴食堂桌子午休,糊里糊涂考下科。每天早上骑车带同学去,晚上带回。因为他不会骑车。考完后就估分报考,我同学第一志愿是川大。我只记得自己报第三志愿是区内专科,内大历史系。后分数下来,他481分,我451分。他本我专,志愿如实,他走川大中文,我上内大历史。人生第一轨迹形成。我妈后来说我没考好,就是因为考试骑车子带人,负重前行,也是玩笑了。

1990年代

@大夫山客

我是1994年的高考生,因为报读师范学院并且获得保送资格,可以免高考直接升学。高考前的大约一个月时间我都和另一位同样待遇的同学在老师办公室晃悠,帮忙抄抄写写做档案,基本都不敢回自己课室,怕被日夜苦战的同学殴打。现在想起来还有点罪恶感……当年的师范专业多么冷门可见一斑,不但保送,还有四年生活补贴,毕业有原籍地教育局安排工作岗位……哪像今天,想当正编老师非过五关斩六将不可。

@伟仔

我是1996年参加高考的。我在北京的一所重点中学读书,高考让我第一次看到了特权阶层的强大。身边不显山露水的同学一夜间成为了保送生,我感到莫名其妙。而北京两所重点大学的小语种专业则成为了他们的去处。权力的变化也直接影响到了子女的学校。一位同学的父亲是位大领导,不幸的是在高考前几个月去世。他的未来也从未名湖畔抹掉了,换到了一所普通大学。二十年前的高考影响了很多人的命运,也让我认识到了什么是不公平。

1996年,报纸上刊登的高考录取名单

@江天一色

1997年参加江苏高考,印象最深刻的是高考前,我们全校毕业班的同学们坐在一起观看香港回归的直播,心情万分激动,眼里竟有泪花,心里为小平遗憾,为何不再等一等,看一看香港回归的样子。

1997香港回归

@倦倚西风

1997年,我在山东参加高考。高三那年,学校为了我们不受其他年级同学的影响,把我们安排在了一间大大的实验室,有单独的楼梯通向那里。临近高考的初夏夜晚,晚自习的课间,我常常倚在室外楼梯的栏杆上,看满天灿烂的繁星,遥想自己不可知的未来。后来,顺父母的心意读了师专,却终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再后来,又参加了难度不亚于高考的考试——考研、考公务员,来到遥远的异乡工作。无数个夜晚,我抬起头,想在高楼大厦的间隙中寻找高三那年璀璨的星空,却再也看不到了。青春,就如这消逝的点点繁星,一去不复返……

@小雪Molly

99年离开了出生的小镇,到上海参加高考,坐了三天三夜的绿皮火车,家乡越来越远……那年上海的初夏,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斑驳的墙。一个小镇姑娘,独自穿越老式弄堂和霓虹闪耀,为了年轻而尚未成熟的梦想,默默努力……

2000年代

@一枚

2000年,广东。7月6日晚,我打电话回家,爸爸问:“女儿,明天要我去陪你吗?”“不用麻烦,我可以的”“那好,我相信你是可以的!”听完这句,我的眼泪居然刷一下滑落。身后的人有些无措,无言陪着走了一段路,之后,安心入睡,平静赴考。从此,我确信自己长大了。

广东“高考时间表”

@悦也兔

2000年山西的考生,忘不了在考最后一门擅长的英语时依旧纠结着演算着一道数学题,结果两门都受到影响,忘不了语文拿下127分让我骄傲到现在,忘不了用家里的电话帮十几个同学打查号台查分数为此花费不小的数字被爸妈骂……过去了17年,这些场景却没有一点模糊,最后把我看到的一段话送给每一个高考生:“愿你/在今年六月那个下午/合上笔盖的那一刻/有着战士收刀入鞘的骄傲 ”。

@邓西风

我2002年高考。那年咱们国足第一次闯进世界杯,从来对足球没兴趣的我看比赛、迷球员、做剪报。马上高考,爸妈却纵容我凑这热闹,从来没批评我阻止我。现在想想,那大概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的压力。自那以后,除了有一年跟某狂热女球迷朋友一起出去玩听她侃了半宿足球以外,再没关注过足球。

@wang~pei

2003年,河南。高考因为非典而更加难忘。封闭在学校一个多月,对于高三的特殊群体,除了精神上的紧张,还要时刻关注疫情。教室寝室每天都要消毒,学校把几间男生宿舍临时改为澡堂,密密麻麻装了几十个水龙头,男女生分单双号,0.5元洗一次,即使条件不能再简陋,可总算解决了炎炎夏日的燃眉之急。

2003年,北京昌平区一中学门口,班主任用红外测温仪为每位同学测体温。

@齐飞

我就是2003年的考生。那一年高考前三个月我们全体住校,谁也不能出校门,更不能吃外面的饭。去食堂吃饭有老师看着我们一个个用肥皂仔细洗手。考前三天和考试那两天每天都测体温,有个同学不知是紧张还是怎么回事体温高了零点几度就被单独隔离在一个考场。我们并不觉得提前一个月考试损失了什么,反正大家都一样,会的还是会不会的也还是不会,反而觉得可以提前一个月解放挺好的。基本没有奇迹发生,学习好的考上好学校,不好的考上差学校,国家打赢了非典这场战役,我们从高考战场归来。大学毕业十年,经历社会的各种“考试”和选拔,回头看曾经感觉那么惊心动魄的高考,也只不过是一场和青春告别的仪式而已。

@徐丽

2003年内蒙古,那是高考第一次由7月改在了6月,记得高考的两天温度都不高,那年的数学题超难,很多人走出考场就开始哭了,我还好,因为我的数学本来就不是特别好,最后以超一本线24分的成绩来到了北京,直到现在结婚生子再也离不开了这个地方,对于像我这样从小生活在比较偏远的小地方的孩子来说,高考是我们能改变命运的一个相对公平的方式。

@栗子是女儿国王

06年,北京。 我那年吧,全部考完当晚一家人去百盛买了LG大电视,去七彩云南喝了鸡茸粥,第二天就开始世界杯了,我看着意大利连赢七场拿了冠军,半决赛我穿着刚从米兰带回的托蒂球衣去三里屯看的,邻桌的法国人还老看我。然后那时也没想着要出国玩,就去了趟上海和云南,就开学了。反正那年太美了,每年我都回味一次,然而已经过了11年,以后的夏天我也会出去玩,但永远不可能再有那种心情的一个夏天。想说,我也赢过。

2006年世界杯,意大利夺冠

@Becky

2006年黑龙江哈尔滨,高考那年,姥姥被查出胃癌,备考紧张只去看过住在外地的她一次,忘不了她痛苦的样子,考前几天在家里异常烦躁,给妈妈打电话问姥姥怎么样了,妈妈说一切都很好,你只管好好备考…… 然而,考完了才知道,其实在我打电话的时候她已经离开了,后来妈妈回来哭着跟我说,她没有妈妈了…… 那个时候,佯装坚强,不敢在妈妈面前掉泪,然而多年后每一次高考季都会想起那画面,都会忍不住偷偷落泪!

@xiaolismile

2007年,成都。高三的教室在顶楼,休息的时候喜欢在教室外的阳台上吹着风听着歌,放空一切,最常听的歌是一首日文歌,有里知花的《泪的物语》,这首歌给了我很多安慰和鼓励。那时候,看着天边的晚霞,想着明年我会是在哪里,而又会是谁和我一起看这些云卷云舒呢? 2017年,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那首高考时候常听的日文歌,已经成为去KTV必点歌曲,而身边已经有人个陪我看云卷云舒的人。转眼已经要奔三了,好忧伤的感觉。

@我系小面包

08年的高考生,当年的高考作文是汶川地震。如今,九年过去了,记忆中的青春依然鲜活如昨日。忘不了老爸特意来我上学的地方陪我备考时回归最原始的生活,听收音机看报纸晚上骑着自行车带我溜达,仿佛是旧时光里的甜蜜蜜,那段朝夕相处的岁月,那段小心翼翼的呵护。现在想来依然温暖,今年弟弟高考,为他祈祷。想念老爸。

@叁人众

我是08年江苏的考生,考前一天鼓起勇气跟一直暗恋的女生表白了,她说一句:“好好考试”。可当时的我没有好好考试,考试期间一直想着她,以至于最后一题做不出来也很淡然。当时真的好天真幼稚,也很美好。

学霸专场

我考一场周围少一个人:第一场结束前面的不来了,第二场结束右边人不来了,第三场结束后面也没人了。觉得自己练的可能是吸星大法。

——刘怡

我高考前两年,真是生活中一段有意思的日子,参加过一夏天国庆阅兵的排练,在南苑机场有人都晒晕过去了。还学跳集体舞,阿里山的姑娘,阿细跳月之类的。在去天安门的路上,还和八中的拉歌。大家被杨振宁还是李政道的那个出国项目鼓动的,高考报志愿,一个班里好几个都报北大物理系,结果都没考上。

——老邢

估分,别的学校估得高,我妈让我改报南京大学,我坐在床上大哭了一场,逼她让了步。分数出来我完全无感,据说我妈激动得一晚上没睡着。考完被几乎没交集的人追,思来想去,可能是因为涂志愿卡的时候他说紧张手抖,于是我自告奋勇帮他填了。

——徐菁菁

我们艺考生啊,高考从冬天考到春天,整整四个月,每天就是削铅笔、调颜料,画一些讨厌的瓶瓶罐罐和一些奇形怪状的人脸。爽的是可以以画画备考的名义不上文化课,以考试的名义去其他城市玩耍。但考完专业课四月开始备考文化课时,再打开语数外就一脸懵逼了……还是让我去画瓶瓶罐罐吧。

——薛芃

我是09年高考的,给你们讲个亲妈的段子。我是重庆人,初中开始就寄读,爸妈在上海,一直没在家陪过我。等到高三还剩两个月的时候,我妈大概觉得无论如何也要回来参与一下我的这件人生大事,就从上海赶回来,住在县城的亲戚家,每天做好吃的给我送到学校。什么鸡鸭鱼肉,简直推陈出新,把我幸福的。怕我营养跟不上,她每次都做得特别多,我基本上都吃不完,还挺愧疚的。

刚好我们学校有个大池塘,养了一群鲤鱼,我妈不知道什么时候跟这群鲤鱼攀上了矫情,就经常顺手把我吃不完的饭拿去喂鱼。结果有一次,估计是我那天胃口特别好,吃得特别欢快,一大盒饭都快见底了。我妈却突然拦住我说,“你怎么吃完了,这是我准备拿去喂鱼的啊,停停停,给我,别吃了,你不怕胖啊!!"然后一把就抢走了我的饭盒,留下我一脸黑人问号脸地默默开始啃卷子。

——王海燕

我考数学的时候隔壁一直在放《女人是老虎》,导致我发挥失常,至今恨死这个旋律。

——陈赛

我高考前夜一直在和好朋友一起劝服她那因失恋要跳黄浦江的表姐珍爱生命,第二天黑着眼圈去高考了……

——宋诗婷

我有个高中死党,外号垫子。垫子从小就一直和爷爷住,他爷爷是人大著名的梵语教授,平时不怎么管他,于是他爱上了摇滚乐,当年我第一次听到罗大佑的《鹿港小镇》就是在他家。因为他把时间都花在学吉他上面了,学习成绩一落千丈,高考落榜,家里逼着他复习一年再考。大一暑假我回北京找他聊天,聊着聊着他一看手表,大叫一声:“坏了!今天下午考语文!”就这样他错过了第二次高考。后来他又考了两次,还是没考上,干脆不考了,下海做小买卖去了,至今下落不明。

——土摩托

加油,少年!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三联生活周刊

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也许你错过了这些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