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这条艰辛的路上,许多学子拼尽全力,只为一个理想的大学,但有些人却选择了歪门邪道。杨博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他为了求得一纸大学录取通知书,竟然铤而走险,最终却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偷天换日在高考这条路上,多少莘莘学子都在拼搏努力,期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一个好大学。
而有些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铤而走险,甚至不惜触犯法律。
杨博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2008年,杨博因表现良好被提前释放,但由于案底问题,找工作困难,生活艰辛。
他的故事提醒我们,贪图侥幸和走捷径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那么,杨博到底是因为什么走上了违法之路呢?
痛心的高考志愿2003年6月24日,杨博收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兴奋不已。
因为他知道,这意味着他的人生将会翻开崭新的一页。
可是在填写志愿时,他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不安。
就在这时,警方正在对杨博进行暗查,他们接到线报,得知杨博可能会进行非法勾当。
他们决定提前行动,在杨博填写志愿前就将其抓获。
杨博也察觉到不妙,他心里一慌,想到了一个办法:用胶水掩盖指纹。
可这个办法显然是行不通的,警方还是通过指纹比对确认了杨博的身份。
杨博被捕后,他的犯罪经过也浮出水面。
2003年6月5日,正值深夜,杨博和他的同伙周某、李某在附近转悠时,看到县教育局大门紧闭,以为里面没人,就用撬棍撬开大门进入。
他们径直找到保密室,想要寻找试卷。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里面竟然锁着保密柜,柜子上还贴着“严禁外借”字样的提示。
杨博等人心生歪念,决定继续寻找机会。
经过一番周折,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没有上锁的文件柜,打开柜门后,他们看到里面整齐摆放的六份高考试卷,包括文科综合、文科数学、语文、英语等科目。
这可让他们兴奋坏了,他们连夜进行试卷分析和讨论,准备在第二天一早进行考试。
6月6日早上7点,在父母的催促下,杨博等人匆匆吃过早饭就赶往考场。
但当他们打开试卷时,他们傻眼了——考题和他们分析的完全不同!
面对陌生的题目,杨博感到一阵慌乱,他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只能胡乱写了一些字句凑数。
当他交卷时,他心里明白,这次考试注定要失败了。
偷试卷被判刑8月26日,南部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杨博犯泄露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0元。
杨博被判刑后,上诉至南充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审理,中级法院维持原判,没有改变。
杨博的犯罪经过也被警方确认。6月5日深夜,杨博等人在南部县教育局大门外转悠,他们看到门缝里有亮光,就以为里面有人,于是准备进行偷窃。
杨博拿出撬棍撬开大门进入办公区后,又用工具撬开保密室大门。
他成功撕破封条盗走六份高考试卷后又重新封好,大摇大摆离开教育局。
6月19日,警方通过指纹比对确认杨博为嫌疑人,并将其逮捕归案。
警方在调查中了解到,杨博在案发前多次查看试卷内容并进行分析,他知道试卷的重要性和机密性,但他还是铤而走险盗取试卷,最终自毁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