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北网
东北网6月14日讯(记者 王春颖)距离2020年高考还有20余天,在剩下的时间内各科目如何进行冲刺阶段的复习,记者近日采访到了哈三中教师佟晓明,就地理科目冲刺复习给出了建议,并向考生推荐答题技巧三步曲。
“高考试题的指导文件《高考评价体系》提出,高考命题理念是价值引领下的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由此,我们的做题思路就可以围绕地理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而展开。”佟晓明老师向记者介绍了答题技巧三步曲。
哈三中地理教师佟晓明
第一步审题,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考生阅读题干图文获取信息,既要看到显性信息,也要学会解读图文挖出隐藏信息。对于题干中陌生现象或新概念,认真阅读,了解含义,标出关键词。
如19年课标2卷选择题9-11题组的题干: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
读题说明:通过下划线文字,同学们可读到霍林河山前为半干旱区的显性信息,接下来就可以进一步对接地理必备知识、融合区域认知,在解读显性信息基础上,得出半干旱地区风大、风力作用显著,当河流断流后,裸露的河床为风力活动提供进一步可能性的隐形信息,于是为解决第10题和第11题河流断流以后的风力作用和土地沙化表现提供解题依据和思路。
例题分析
第二步析题,明确问题,对接地理知识,运用正确的原理和规律,拟定答题思路。佟晓明老师表示,地理试题中的关键词分为三类——中心词(地理概念)、中心词的限定词、答题方式的指令词。例如:描述(指令答题方式)该地区(指定位置)大熊猫栖息地范围(中心词的限定词)的变化(中心词)。例如:分析(指令答题方式)导致该地区(指定位置)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中心词的限定词)的人为原因(中心词)。例如:说明(指令答题方式)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中心词的限定词)的主要途径(中心词)。
佟晓明老师解释道,中心词的内涵往往包括多个方面,回答时要做到“要点全面”与“重点突出”。确定重点主要依据试题情境信息以及地理事物本身的特点。例如:“地理位置特征”要从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相邻(邻国、地形单元、自然或人文区划等)位置等方面描述;“天气特征”可从阴晴、冷暖、气压、风、太阳辐射等方面描述。中心词可为答题指明了大方向。中心词的限定词很关键,因为它大大缩小了中心词的范围。所以,读懂限定词,犹如找到通往解决问题道路上的“航标”,方向明确、路线清晰。限定词对中心词的限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限定具体事物;限定区域位置;限定地理事象发生的时间(季节、时刻);限定问题的方向(自然或人为因素、有利或不利;);限定地理事象某方面的特点或功能等。例如“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这一题干信息中,“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由于对地区和分析地理事物的范围指向性明确,可以引导考生有方向地读图文信息并找出在限定性条件下人为原因中的具体表现,如道路建设、采伐森林等。指令词在高考地理中常见的主要有两类,一是提示回答问题所要借助的材料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二是指令词如描述、推测、指出、说明、分析、评价等,这对答题提出具体要求,需明确各指令性动词的主要答题方向和要求做答。
第三步答题,先有答题方向和角度、表述条理清晰、写出因果链条、关键过程和关键字要明确、运用地理术语、过程科学准确、观点明确符合正确的人地协调观等。
“理解了答题三步曲,相信考生们的解题思路会更加顺畅。”佟晓明老师说,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输入”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们已经做了相当多的努力,接下来,要重点突破自己对所学的“输出”,即明确高考立意、科学规范答题。
教师简介:
佟晓明,哈三中地理教研室主任,教育硕士。高级教师,哈尔滨市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市地理学科兼职教研员,市学科带头人、市优秀教师、市骨干教师,湘教版全国新教材培训专家、哈尔滨市“名优课”地理学科评审专家、高考阅卷指导教师。新课程实施以来相继受邀在重庆、新疆、内蒙古、山西、吉林省、黑龙江、河北省等省市做内容为高考备考和新课程新教材辅导、文科教学策略等培训讲座等30余次,获广泛好评。参加的科研课题有国家级、黑龙江省省级、哈尔滨市市级重点课题多项。获黑龙江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主编、副主编地图册、教辅材料10余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