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7分)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广袤(mào) 亵渎(xiè) 宽宥(yòu) 游弋(yì)
B.阴晦(huǐ) 瞥见(piē) 鄙夷(bǐ) 拜谒(hè)
C.筵席(yán) 恪守(gé) 停滞(zhì) 豢养(juàn)
D.旁骛(wù) 箴言(jiǎn) 作揖(jí) 桑梓(zǐ)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言而喻 自渐形秽 前仆后继 顿开矛塞
B.娇揉造作 与日俱增 如雷贯耳 李代桃疆
C.根深蒂固 鸠占雀巢 自暴自气 箪食壶浆
D.一意孤行 歇斯底里 间不容发 附庸风雅
3. 下列划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亚洲艺术作品展上,中国画家的作品创意独特,见异思迁,受到专家一致好评。
B.去学校读书,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要学习怎样做人,这是不言而喻的事。
C.好山好水,还得有好的摄影师善于捕捉镜头,才能相得益彰,表现自然之美。
D.如果没有明确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或者看法,且言不及义者,必须记零分。
4. 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人方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
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②①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③①
5.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
(2)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3)戍鼓断人行,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4)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苏轼《水调歌头》)
(5)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6)_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8)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用典故表达希望有朝一日得到重用建功立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名著阅读(6分)
(1)请根据《水浒传》中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完成下列填空。(只填序号)(3分)
拳打镇关西→ ① → ② →倒拔垂杨柳→ ③ →单打二龙山
选项:A.大闹桃花村 B.大闹野猪林 C.大闹五台山
(2)阅读下面节选自《水浒传》的语段,按要求作答。(3分)
当日夜至三更,A 身体沉重,转头看着宋江,嘱咐道:“贤弟保重。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言罢,便瞑目而死。
文中的A是谁? A因何身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请你参加以“共建书香校园”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9分)
(1)【活动一:说现状】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图所反映的现状。(3分)
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 成年国民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谈方法】读书方法有很多,如欧阳修的计字日诵法,鲁迅的跳读法,杨振宁的渗透法。那么,你的读书方法是什么?请简单谈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三:提倡仪】为了让同学们积极参与这次活动,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只写正文部分,100字左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53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1题。(16分)
找到自己的“燃”点
宋威
①“超燃”“燃爆了”“燃曲”“燃文”“燃创意”……不知不觉间,“燃”成为流行词。什么是“燃”?雄浑激越的音乐、紧张刺激的赛事、精彩纷呈的电影、振奋人心的演讲……某种意义上,令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事物,都可喻之为“燃”。
②人们欣赏“燃”、点赞“燃”,正因“燃”代表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状态,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充满阳光的精气神。有人说,一个人就是一种能源,人的一生就是燃烧,就是能量的充分释放。的确,相较于通过外在刺激获得短暂的亢奋或一时的热情,一个人只有点燃内心的火焰,才能让“燃”的状态恒久持续,进而迸发源源不断的力量。
③如果心不想走,脚就不会出发。状态能否“燃”起来,取决于心灵的温度。生活中,一些人曲解“平淡是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些人自诩“无欲无求”,不重过程、不问结果,在得过且过中沉沦;一些人自以为“聪明绝顶”,偷奸耍滑、华而不实,变得左右逢源、八面玲珑;一些人盲信“佛系人生”,凡事“意思意思”就行,失去了进取的意志。种种颓靡状态,皆因心态消极、意志消沉。“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心中揣着一团火,锐气才不会散,脚步才不会停。
④要让自己燃起来。就要扛起责任,点燃自己的“亮度”。实际上,人和万物一样,都有自己的“亮度”。即便是再平凡的个体,也有“燃”起来的可能。就像鲁迅先生所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当代愚公”黄大发只是一名普通村支书,却立志“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历时36年,终于带领村民修成了一条绕三重大山、穿三道绝壁的万米水渠。“守岛英雄”王继才只是一名民兵哨所所长,却坚守开山岛32年,无论刺骨的寒风还是常年的孤独,都不曾让他退縮。状态的“燃”与否,无关职位高低、权力大小。站稳自己的位置,扛起自身的责任,哪怕只是微光,也能烛照一方。
⑤“燃状态”,也并不必然意味着鲜花和掌声。相反,还可能伴随着苦、累、痛,包含着责任、担当、付出。走不出“舒适区”,吃不了苦头,迈不过沟坎,一遇困难挫折便垂头丧气、满腹牢骚,这样的人,是难以葆有持久热情与动力的。不禁想起一部记录真实创业故事的电影《燃点》。影片中,创业者们向着自己的目标奋力进发,有的忙到抽不出时间见家人,有的每天睡眠时间少得可怜,有的事业坠入低谷……尽管充满痛苦、迷茫、徘徊,但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燃点”,有着为梦想不懈打拼的激情。一个人要想活成自己理想的样子,不正需要这样的奋斗姿态和价值追求吗?
⑥哲人有言,“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积极进取、不懈奋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让自己“燃”起来吧。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2月13日)
8.第①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③段在论证方法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简要分析全文的论证思路。(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木心作品《云雀叫了一整天》中写道:生活的最佳状态是冷冷清清地风风火火。适合放在文章的哪一段,请说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20分)
轻放
安宁
①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
②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③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④我笑,“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⑤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
⑥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
⑦几日后,翻起账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当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⑧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账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⑨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⑩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⑪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12.文章写了父亲的哪三件事?请简要概括。(6分)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第⑤段写路人的表现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文中可以看出爸爸是什么样的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写出表现文章主旨的句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父亲却劝“我”不必催促,你认同父亲的做法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17-21题(17分)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①笔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②,悠然有遗世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
《瘗鹤铭》③在雷轰石下,惊涛骇浪,朝夕喷激,予来游于冬月,江水方落,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披剔尽致④,实无不幸也。
(选自《渔洋山人文略》)
【注】①米家父子:米芾父子。②杪(miǎo):树梢。③《瘗(yì)鹤铭》:六朝摩崖石刻。④披剔尽致:仔细而详尽的地阅览、观赏。
17.解释文中划线的词。(4分)
(1)春和景明 景:____________ (2)心旷神怡 怡:_____________
(3)悉成明霞 悉:____________ (4)乃得踏危石 得:_____________
18.下列句子划线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于潮汐汩没之中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B.而或长烟一空 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C.不以物喜 可以为师矣(《论语》)
D.悠然有遗世之想 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1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乙文内容填空。(2分)
游焦山四件快事:________________--晚望月孝然祠外--_________________--晓起观海门日出
21.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但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不同,请简述。(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60分)
22. 请以《最美的期待》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3)书写工整规范。
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7分)
1.(3分)A 2.(3分)D 3.(3分)A 4.(3分)D
5.(10分)(1)病树前头万木春(2)但愿人长久(3)边秋一雁声(4)云横秦岭家何在(5)人迹板桥霜(6)春蚕到死丝方尽(7)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8)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6. 名著阅读(6分)
(1)(3分) ① C ② A ③ B
(2)(3分) 晁盖(1分) 在攻打曾头市的战斗中被史文恭毒箭射中,毒发身亡。(2分)
7.(9分)
(1)(3分)国民阅读形式多样化,半数国人倾向于纸质阅读,并从主观上能认识到自己的阅读数量少。
(2)(2分)示例:我的读书方法是先快速浏览,然后多看几遍。因为大部分书的重要内容第一遍是很难掌握的,我一般都是先快速浏览一遍,有个大概的印象;第二遍再去仔细看,能理解多少就是多少;此后可以带着实际问题重新来翻阅该书,会有更深的理解。
(3)(3分)示例: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一本好书就像一艘航船,引领我们驶向无垠的海洋。让我们点燃读书的热情,在书海中扬帆,在书海中成长!让我们行动起来,让阅读成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让我们用青春的激情,使琅琅书声飘荡在校园上空,让校园因书香而更显魅力!
二、阅读(53分)
(一)(16分)
8.(3分)本文开头由流行词引出“燃”这个论题,解释了‘“燃” ” 的含义,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9.(4分)示例一: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举出曲解“平淡是福”、自以为“聪明绝顶”、自诩“无欲无求”、盲信“佛系人生”四种人的例子,并引用“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的格言,有力地论证了:状态能否“燃”起来,取决于心灵的温度。
示例二:正面与反面论证相结合,举出曲解“平淡是福”、自以为“聪明绝项”、自诩“无欲无求”、盲信“佛系人生”四种人的例子,从反面论证了:状态能否“燃”起来,取决于心灵的温度;又引用“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的格言,从正面论证了:状态能否“燃”起来,取决于心灵的温度,二者构成鲜明对比。
示例三: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论证来解说抽象的事理。以“一团火”比喻“心灵的温度”也即对待生活和理想的积极乐观的态度,使抽象的道理通俗易懂。(任意答出一条即可,共4分,意对即可)
10.(6分)首先,由流行词引出论题“燃”,列举生活现象解读“燃”的含义,进而引出论点:找到自己的“燃点”,进而才能进发源源不断的力量;接着从两方面论证了如何让自己“燃”起来———取决于心灵的温度、扛起责任;然后补充论证了“燃状态”还可能伴随着苦、累、痛,包含着责任、担当、付出,避免思想上的误区;最后,由哲人的话,再次强调观点,号召人们“燃”起来。(意对即可)
11.(3分)第⑤段。木心的话是说“燃”状态常常伴随着孤独、寂寞和坚守。这与第⑤段观点———“燃状态也并不必然意味着鲜花和掌声,相反,还可能伴随着苦、累、痛,包含着责任、担当、付出。”相吻合。(意对即可)
(二)(20分)
12.(6分)父亲为公共走廊换灯泡。父亲打扫公共楼梯,父亲主动与陌生人点头微类。父亲劝我不要催促朋友还钱。
13.(4分)动作描写(1分)、神态描写(1分),既写出了路人的不安与慌乱,(1分)也与父亲的热情友善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1分)
14.(3分)友善待人、重义轻财、宽容处事。(或:乐于助人、真诚、宽容、友善)
15.(3分)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16.(4分)
示例一:认同。(1分)理由:友情比金钱更重要;钱能测出一个人的品行优劣;钱能测出真假朋
友。(3分)
示例二:不认同。(1分)理由:人要守信用,不能纵容欠钱不还的不诚信行为,否则会有损社会公德。(3分)
(三)(17分)
17.(4分)(1)日光 (2)愉快 (3)全,都 (4)能够
18.(3分)C
19.(4分)
(1)水面上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就像一块沉在水中的玉璧。
(2)开始从远处的林子里稍微露出红色的光芒,忽然间腾跃而起几千丈高。
20.(2分)观返照吸江亭 听晚梵声出松杪
21.(4分)甲文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引出后面的登楼之情,为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做铺垫。乙文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