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诗文中的感情是如此的细腻。如《子衿》中描写女子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觉得一天不见面,就像是分别了三个月那么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以“________,_______”表现自己寄情山水的志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我们读出了深厚友谊,江山难阻的情真意切。
(2)阅读中国古代诗文,常见“家国情怀”。我们从《木兰诗》“________,________”中,读出了主人公不远万里、风雨兼程的报国心;在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读懂了这是写自从安史之乱之后,国仇家恨常常让诗人潸然泪下。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3分)
【甲】 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 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 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chù 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拥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饥谨的大地伸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节选自《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乙】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它的广大而瘦瘠的土地, 带给我们以淳朴的言语与宽阔的姿态, 我相信:这言语与姿态 坚强地生活在大地上, 永远不会灭亡…… (节选自《北方》) 【丙】 你绝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níng视着一片化石, 傻瓜也得到教训:离开了运动, 就没有生命。(节选自《鱼化石》)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啮( )啃 家chù( ) 瘦瘠( ) níng( )视
(2)下列对诗句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B.饥谨的大地/伸向/阴暗的天
C.坚强地/生活在/大地上 D.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3)【甲】【乙】丙】三则材料中,体现出艾青“深沉警策”诗风的一则是__________。(3分)
(4)“土地”是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之一,请结合《艾青诗选》全书,概括这一意象的特点。(3分)
3、希望中学九(2)班开展以“良好睡眠,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2分)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不超过30字。(4分)
光明网讯3月16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在中国科协会堂发布2024世界睡眠日中国年度主题:健康睡眠,人人共享。该主题旨在引导民众认识健康睡眠的重要性,并鼓励大家积极采取措施改善睡眠质量,共同创建一个有利于睡眠的社会环境。今年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引入我国的第21个主题宣传日,届时将启动全国大型睡眠科普活动。
(2)下面是小哲写的倡议书,其中有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8分)
爱眼护眼倡议书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我们生活在这个大千世界里,是眼睛让我们看到生活的美好,世界的美丽;___________;是眼睛帮助我们分辨是非,看清黑白,让我们做一个正直的人。
为了呵护我们心灵的窗户,让我们从点滴做起,以实际行动爱护我们的眼睛。
一、端正读写姿势,看书时保持30厘米的距离,不要躺着看书或坐车时看书。【甲】注意用眼卫生,避免不在强光或阴暗的环境下看书、学习。
二、【乙】不要长时间持续看书或使用电脑,使用2小时要休息10-15分钟;
三、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
倡议者:希望中学九(2)班
①倡议书内容上不完整,请指出。(2分)
②请根据语境,仿写句子,将语句补充完整。(2分)
③【甲】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2分)
④【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修改。(2分)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2分)
大运河边的一碗面 简默
①我家门前有条河,是大运河。
②台儿庄是大运河边的一座小城。早晨,天似亮非亮,像一幅水墨画,烟雾轻笼河面,汽笛藏在船舶的身体内,四下安静如历尽沧桑的老驳岸。从一碗面,台儿庄人开始了一天的烟火生活。这碗面叫黄花牛肉面。
③我第一次在台儿庄吃黄花牛肉面,是十几年前。面馆在马路边的一溜儿平房门市中。生意太好了,里面坐不下了,溢到了外面。门口摆开五张小方桌,清一色的马扎子,都坐满了人,还有一些人在旁边排队等候。据说天天如此。面端上来了,满满的一碗。浇在面条上的是掺着黄花菜和牛肉粒的牛大骨汤,撒以绿芫荽段,浇上红辣椒酱,瞧着就赏心悦目。
④去年秋天,我又到台儿庄,特意起早,就为吃上一碗黄花牛肉面。这是一家老店,一张张长桌一字摆放,食客坐着小孩儿高的小圆凳。黄花牛肉面是扎根民间的小吃,既为小吃,主要体现在经营规模小。这家店的老板姓沙,家中弟兄二人,他排行老二。同一条街上,相距500米,还有他哥哥开的另一家黄花牛肉面店。他说一人开店一个味,即使是弟兄俩,都来自其父亲的传承,也不例外。此刻,他的父亲老沙师傅就在我背后。他搬张马扎子,坐在墙角,木讷严肃,一言不发。
⑤老沙师傅将面馆交给儿子后,依旧天天来到面馆。早晨从家门口坐公交车到这里,先吃一碗儿子煮的黄花牛肉面,然后择一角落坐定,默默地看着来来往往的食客。坐上一会儿,他便起身回家。儿子理解他,他是从心里放不下黄花牛肉面这门手艺。
⑥我探访了另一家面馆。老板姓宋,只要在面馆,不卖面时他也在忙与面有关的活计,他一天的工作就是围绕着这碗面展开的。他天天早晨五点半钟来到面馆,捅开头天晚上封好的炉子,准备黄花菜和牛肉,一口气卖到下午一点半钟,接着熬上大骨头汤,回家休息,到晚上九点多钟再来加煤,往锅里添水,一直熬到第二天早晨他到面馆,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和忙碌。
⑦宋师傅和世居于此的老沙师傅一家一样,都是这儿的回族原住民。以前,只有北关的回族同胞在大年初一早晨吃面条,不论贫富,家家必吃。加了黄花菜,就叫黄花面条,也加羊肉,后加牛肉,逐步形成了今天的黄花牛肉面。
⑧宋师傅当过兵,复员后在台儿庄当时唯一的夜市卖了半年黄花牛肉面,后来搬到眼前这个店面,已经30年了。他是一个怀旧的人,面馆的厨房至今仍是水泥地,磨得光可鉴人,用坏的炊具也不舍得丢。他是一个有想法的人,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依然在坚守、传承和发展这门手艺。由于生态环保的要求,一些黄花牛肉面馆煮牛肉汤和面不再使用焦炭,而改用电,味道受到了一定影响。作为市级非遗传承人的宋师傅,经过争取,得以用无烟煤炒牛肉和煮牛肉汤。这提高了经营成本,一碗面的定价却不敢轻易调整,最终咬咬牙上涨了点。在宋师傅看来,手艺总得有一些传统的支撑,总得挽留住一些东西。一直以来,他想的是如何用最朴素的食材做出最本真的味道。为此,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种调味品,他一律弃而不用,仅用盐、酱油、醋和自己配制加工的纯植物调料,只为了将食材最本真的味道释放出来。
⑨许多孩子打小吃着宋师傅的面长大,到外地读大学了,放寒暑假回到台儿庄,第一站不是回家,而是先到宋师傅的面馆吃一碗他煮的面——这就是乡愁,从舌尖渐渐弥散开来的乡愁。是一碗面,让人与这片土地产生了奇妙而紧密的联系。
⑩黄花菜与黄牛肉在台儿庄的融合,是南北文化的融合,这碗面中藏着一条大运河。若想读懂大运河,找寻大运河的前世与今生,不妨来尝尝这碗面。
(选自《光明日报》2024年04月05日,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的前两段采用聚焦的方法,将读者的目光由大运河过渡到台儿庄,再到一碗面。
B.第③段采用倒叙的方式,记述了第一次在台儿庄吃黄花牛肉面的情形,显得亲切自然。
C.第⑥段中“一天的工作就是围绕着这碗面展开的”概括地表现出宋师傅的勤劳与忙碌。
D.宋师傅是一个有想法的人,坚持用无烟煤炒牛肉和煮牛肉汤,保证黄花牛肉面的品质。
5、作者说“是一碗面,让人与这片土地产生了奇妙而紧密的联系”,如何理解这里的“奇妙”“紧密”?(4分)
6、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5分)
他搬张马扎子,坐在墙角,木讷严肃,一言不发。
7、文章线索明晰,首尾呼应,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4分)
8、文中老沙师傅和宋师傅有哪些共同的品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答出两点即可)(6分)
【二】(17分)
材料一:
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黄山市新安江边的屯溪河街火热开场,流光溢彩的徽州漆器、巧夺天工的庐州蛋雕、清香四溢的绿茶制作……古老的非遗技艺,点燃了徽州老街的烟火气。2023年第二季度,黄山市各地景区游客接待增量达71.92万人,带动增量消费4.39亿元,拉动消费30.76亿元。
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安徽主场活动在芜湖举行。该市围绕“徽印千古,璀璨江淮”这一主题,举办人字洞遗址考古发掘25周年成果展、《芜湖铁画》主题展、《铁画情缘》原创黄梅戏专场演出、民俗巡游、全省非遗巡展等系列活动,发布芜湖市优秀文物建筑“一房一册”项目成果和芜湖铁画数字藏品,体现了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的新进展、新举措。以营销拓市场,以活动促消费,推动了我省各地文旅业态不断迭代,呈现全方位破圈、重塑、融合的态势。
(摘编自《来“皖”,来玩》)
材料二: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田静认为,学校美育是全面促进青少年学生成长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教育发展整体质量,对青少年学生正确树立审美观念、提升审美素养、激发创新活力具有重要意义。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镌刻着独特的审美模式、彰显出民族的美学追求,是新时代开展学校美育工作的文化沃土。以美育教育为载体,拓宽非遗传承的有效渠道,不仅增强了非遗传承的内生动力,也能持续增强青少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田静建议,学校要充分落实国家要求,在不折不扣推进美育教育的基础上,将非遗纳入学校美育课程体系,成为重要的美育教学内容。各地区应结合当地代表性非遗项目,充分挖掘本土教学阵地,吸纳社会资源,开设校本特色课程,丰富美育教育资源。加强非遗与思想品德教育、美育、劳动教育等贯通教学,通过大力开展非遗通识教育、手工体验、文化鉴赏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与审美素养。
(摘编自《聚焦全国两会:如何创新推进非遗保护传承,添彩美好生活》)
材料三:
南陵目连戏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明初传入安徽南陵县,在当地独特的文化语境中逐步发展成熟。南陵目连戏是学术界公认的海内外目连戏主要流派之一。
南陵目连戏表演艺术极为成熟:一是行当精细,有七角、四旦、二生;二是脸谱及化妆神奇夸张,分“鬼脸”“标脸”“元宝脸”“三块瓦脸”等;三是舞台布置独特,使用传统纸扎手艺制作“独脚莲花台”“花台”等道具;四是表演形式丰富,有“一本三开台”“三本三开台”等等,其中多穿插进行“百戏表演”(如盘台、爬竿、吐火等杂技表演),风格独特,引人入胜。
(摘编自《鸠兹故事:非遗特产之南陵目连戏》)
材料四:
2024年2月19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公示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人选名单,安徽多达24人入选,所涉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具体项目和所在区域见下图。
(摘编自《正在公示!安徽24人入选》)
4、从以上材料看,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2023年第二季度,黄山市旅游景区在游客接待增量和消费增量方面,较往年均有大幅度提升。
B.芜湖通过开发芜湖铁画数字藏品等项目,体现该市在非遗保护和利用方面的新进展、新举措。
C.美育与非遗充分融合,既可以拓宽非遗传承的渠道,也可以增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
D.南陵目连戏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表演时勾画脸谱,舞台上布置纸扎道具,常穿插百戏表演。
5、阅读材料二,说说将非遗融入学校美育教育的方法有哪些。(4分)
6、根据材料一和材料四,简要概括安徽省非遗门类与分布的特点,并谈谈皖南地区非遗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优势。(4分)
7、综合材料观点,将下面的“南陵目连戏美育实践活动方案”补写完整。(6分)
【三】(16分)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高祖①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②等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③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④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⑤;镇国家,抚百姓,吾不如萧何;连⑥百万之军,战必胜,吾不如韩信。此三杰,吾能用之。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注释】①高祖:指汉高祖刘邦。②高起:高祖臣子。③略:攻占。④天下:这里指刘邦的部属。⑤子房:西汉谋士张良。⑥连:率领。
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拔:______
(2)悉以咨之 咨:______
(3)高起等对曰 对:______
(4)战胜而不予人功 予:______
14、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
15、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2)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16、甲、乙两文中,诸葛亮和高祖在用人方面,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4分)
三、写作(55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5分)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荆棘和坎坷。想要放弃时别慌,不妨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再努力一番。因为有时被困难难住的,恰恰是你畏惧它的心。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请联系你初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分享你的体验和发现。
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不少于6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