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九上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 参考答案
1、(10分,每空一分)
①玉盘珍羞直万钱
②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③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④何事长向别时圆
⑤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4分)惘然 根深蒂固 拮据 不足为据
⒊(3分)C ⒋(3分)B
5. (4分)
(1) 示例一:粤剧取各家之长,又自成风格,流行范围广,文化价值高。
示例二:粤剧博采众长,岭南特色鲜明,流行范围广,文化价值高。(抓住“博采众长”“特色”“流行范围”“文化价值”等关键词概括,每个要点0.5分。30字以内2分,每超过一字扣1分,扣完2分为止)
(2)示例:南国年年添异彩 红豆月月发新枝(2分)
6、(3分)A
7、(4分)(1)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
(2)(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的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了。这样,优厚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8、(3分)“义”是大义、正义。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人民(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所以我们应该坚持。
(二) (9分)
9.(3分)C “以”意为“按照,依照”
10.(3分)初/平蜀之后/文帝以其形胜之地/不欲使宿将居之。
(答题时用了1- -3条“/”,每对1处给1分;用了4条或4条以上“/”,0分)
11. (3分)①有主见。从他挑选马可以看出。
②聪明。从他针对挑马一事应对父亲的话中可以看出。
③胆识过人。从他主动申请做刺史可以看出。(每点1分)
12. (3分)
(1)如何看待和对待那些本来生活就相对不富足的人捐款
(2)捐赠人因超出能力范围的捐赠而影响生活
(3)在制度设计上做一些精细活(或:通过精巧的制度设计、细致扎实的工作)(每空1分)
13.(3分)D (解析]本题考查论点与论 据的关系。画线句讲的是对他人的贡献和帮助,A项,“善天下”突出了这一点,与画线句意思相符;B项意思是不断行善才是君子,与画线句意思相符;C项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画线句意思相符;D项,讲的是为善对自身的好处及为恶对自身的坏处,与画线句意思不相符。
14. (4分)我们有必要向其他国家捐赠。这是因为我国是礼仪之邦,我国面临新冠肺炎疫情时,其他国家也曾向我国捐赠,比如日本、巴基斯坦等国;另一方面,我国实行的是力所能及、务实的捐赠,捐赠也是国力强盛的表现,彰显大国风范。( 看法1分,理由3分)
15. (4分)
①小敏在村口被在疫情防控点值班的村支书拦住做了登记,测了体温,体温正常才让进村:②小敏戴着口罩回家:③小敏给婆婆带回了口罩、消毒液,还叮嘱她勤洗手;④小敏医院组织了援助武汉医疗队,要求她当晚赶到单位,第二天一大早出发;⑤出租车、公交车、私家车都不让跑了;⑥村支书在村口的疫情防控点拦住了小敏,不让她出村。(每点1分,答出任意四点即可)
16. (4分)内容上:写丈夫因公殉职后,小敏接婆婆与自己同住被
婉拒,坚持经常回去探望老人,婆媳相处和睦,亲如母女。结构上:照应了上文小敏归心似箭地过年回家探望婆婆等情节,为下文婆婆送别小敏时悄悄叮嘱她再嫁埋下伏笔。(内容上2分:答出“婆媳和睦”得1分,分析相应表现得1分。结构上2分:答出“照应上文”得1分,答出“为下文埋下伏笔”得1分)
17. (4分)(1)写小敏看到婆婆家丈夫的遗像后的神情,(1分)表现了她因思念因公殉职的丈夫而悲痛的心情。(1 分)(前1分须扣住“神情”“看遗像”两个点,每点0.5分;后1分须扣住“悲痛”及其原因两个点,每点0.5分)
(2)写小敏丈夫想起自己早年丧父、母亲艰难抚养等身世时流泪的情形,(1分)表现了他对母亲含辛茹苦培养自己的感激之情。(1分)(前1分须扣住“早年丧父”“母亲艰难"两个点,每点0.5分;后1分须扣住“感激"及其原因两个点,每点0.5分)
18、(5分)含义:①小敏过年回亡夫家探望婆婆的心情迫切;②小敏丈夫接到救火命令时归队的心情迫切;③小敏接到医院组建医疗队援助武汉的电话后回单位的心情迫切。
好处:①突出了小敏孝敬婆婆的美好品质;②突出了小敏和丈夫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尽责尽力、公而忘私的精神。(每点1分)
附加题:
1.(2分)周进担任广东学道在主考院试时,遇范进考秀才,周进以第一名成绩将范进录取,因此周进对范进有知遇之恩,二人是师生关系。
2.(4分)相同:他们都出身贫寒,暮年得第,都是除了八股文之外,一无所知 、一无所能的人;他们都是利用八股文这块敲门砖敲开了仕途的大门,终于从社会的底层挤进了统治者的行列;两个扭曲灵魂的失态、发疯同样让人心酸。
不同:周进是考了几十年,年过花甲,连最低的功名也得不到,因而痛不欲生,连撞号板;范进是几十年的愿望突然实现,喜出望外,疯狂失态。
3.(4分)《儒林外史》被称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小说通过刻画奔走于科举道路上的众多士人形象,对封建科举制度和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作出了深刻的批判。小说的讽刺艺术令人印象深刻。比如,作者用夸张手法写范进因中举喜极而疯的情节,鞭挞他丑恶的灵魂;用对比手法写胡屠户对范进前倨后恭的态度,刻画他嫌贫爱富、庸俗自私的市侩形象;用典型的细节写范进的疯态,揭示他内心和外在言行的矛盾。正是这些讽刺手法的运用使小说更加深刻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