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追求A 升学率,我国几乎所有初中都分出了尖子班,以集中优秀教学资源加以应对。这其中的利与弊,相信大家都会心知肚明的。
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局上讲,我们要讲“平等”,而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法》,初中教育还属于学生的义务教育阶段,如果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将他们分成尖子班和普通班,那对他们绝对不平等的。也就是说,我们这样做违法了。
为此,我国教育部多次明文规定初中学校不能分尖子班,然而各学校依然为各自的利益,各自为战,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好像国家根本没有这项规定一样。
我们暂且放下国家层面的政策不说,这里笔者来跟大家讨论一下,到底应该不应该在初中阶段把学生分成尖子班和普通班,这其中的利和弊在哪?
这里笔者先告诉大家一个故事: 笔者曾是我国第一届初三的学生,当年也曾经以优异成绩考进了尖子班,可后来却因为成绩不理想,连参加高考的资格都没有。当年高考是淘汰制,成绩好的才能参加高考。而跟笔者在同一届的很多普通班学生都超越笔者,并考入了重点高中,最后成为“大学生”。当然,笔者后来通过努力读书,也成为作家,算是后来居上吧。这就是说,有的人是先知先觉,有的人是后知后觉。
我们知道有先知先觉和后知后觉之说,这样我们就不应该在初中给学生分尖子班和普通班了吧?
有的人一定说,笔者的故事只是个案,那笔者在此就深入来跟大家讨论一下初中分尖子班和普通班的利与弊。
分好班和差班其实是利与弊参半的。分尖子班确实可以集中优秀教育资源加以应对,但我们也因此而培养了“和尚”老师。
我国的很多初中学校为了追求A 升学率都刻意将学生分成尖子班和普通班,从而集中好的老师教尖子班,以多产A 学生。其实这是为了减轻老师负担,好的老师接手尖子班后,大部分人都得过且过,多数老师都用刷题形式来应对教学工作。要说分尖子班能多产A 学生,那纯是白日做梦。
我们这里以广西初中学校为例,现在很多广西的初中名校,为了多产A 学生,他们都在全广西范围内招收“全A”学生。试问,这些”全A“学生有哪个老师不会教?
为了此文,笔者走访了全国众多初中学校。很多初中学校将学生分成尖子班和普通班后,尖子班的学生就非常安静地读书,而普通班的学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很多人都因此而失去了读书的信心,有的甚至在班里大吵大闹,大有天皇老子我第一的架式。
其实孩子们在初中阶段的心智根本就不成熟,很多孩子有可能是后知后觉的。也就是说,我们在初中阶段将学生分成尖子班和普通班会害了那些后知后觉学生的。
不过也有一些有良心的初中学校,他们在初一阶段将学生分成尖子班和普通后,在初二或初三阶段,他们还会进行调整。但不管怎么调整,不实行一致的教学政策,我们还是会失去很多好学生,并伤了很多孩子的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