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 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
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
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出自
A.《老子》 B.《孟子》 C.《礼记》 D.《荀子》
2.《诗学》的作者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荷马
3.记载神话传说“精卫填海”的典籍是
A.《山海经》 B.《搜神记》 C.《博物志》 D.《水经注》
4.影片《教父》中有一个画面:黑暗的屋子里,教父与其儿子、助手正在密谋,人物脸上身
上的光都非常强烈。这时的画面影调为
A.硬调 B.软调 C.亮调 D. 暗调
5.中国第一部新诗集是
A.《女神》 B.《尝试集》 C.《蕙的风》 D.《繁星》
6.远距离拍摄自然状态下的野生动物,常使用
A.长焦镜头 B.移轴镜头 C.广角镜头 D.鱼眼镜头
7.清晰拍摄子弹穿过鸡蛋的静态画面,需要采用的快门速度是
A.10s B.1s C.1/250s D.1/2000s
8.“虚实相生”作为中国古典艺术创作的重要法则,主要是在哪家思想影响下形成的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 墨家
9.下面这幅自画像的作者是
A.凡·高 B.毕加索 C.高更 D.莫奈
10.画面一:屋中的一人A走到窗前向楼下看;画面二:屋中的另一人B看着A的活动。画
面二所使用的镜头是
A. 跟镜头 B.移镜头 C.客观镜头 D.主观镜头
11.朗读者为杜甫《登高》选取背景音乐,其中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最匹配的音乐旋律应是
A.欢快的 B.激昂的 C.急促的 D.轻柔的
12.以下对诗人李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文化孕育出的天才诗人
B.诗作多表现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C.诗风雄奇豪放,诗中充满澎湃的激情和瑰丽的想象
D. 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行路难》《兵车行》等
13.“红色经典”通常指“十七年”时期创作的反映中国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文艺作品。下列作品不属于“红色经典”的是
A.《红日》 B.《红岩》 C.《红旗谱》 D.《红高粱》
14.影响影视作品节奏的元素,通常不包括
A.主体运动速度 B.镜头长短 C.摄像机运动速度D、色彩饱和度
15.在影视创作筹备阶段,通常作曲者需要与导演研究的是
A.先期音乐 B.先期对白 C.后期对白 D. 画外音
16,下列诗句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是
A.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C.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D.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7.电影《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的词作者是
A. 阎肃 B. 乔羽 C. 光未然 D.贺敬之
18.将选定的一格画面,按照需要的长度重新复制若干格,使正常的放映效果成为一个静止画面的延长,这种手法被称为
A.升格 B.降格 C. 定格 D.抽格
19.下列对圆舞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又称为“华尔兹” B.起源于南美民间的一种舞蹈
C.节奏鲜明,旋律流畅 D.肖邦、李斯特等都创作过圆舞曲
2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首《送别》的词作者是
A. 苏曼殊 B.李叔同 C. 柳亚子 D.丰子恺
21.下列剧作家、作品和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A.王实甫--《西厢记》--杜丽娘 B.孔尚任--《桃花扇》--王宝钏
C.夏衍--《上海屋檐下》--高觉新 D.曹禺--《北京人》--愫方
22.画山石、树皮时,先勾出轮廓,再用淡干墨侧笔而画以显示纹理和阴阳面,这种国画技法是
A.点染 B.勾勒 C. 皴法 D,没骨
23.下列关于《诗经·周南·芣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采采”,茂盛的样子;芣苢,即车前草
B.“薄言”,意为“不用说”,表现劳动的快乐
C.“有”“掇”“捋”等动词的变换,描绘出劳动的过程
D.句式整齐,节奏明朗轻快,自然流露出劳动的喜悦
24.获得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最佳影片奖的是
A.《站台》 B.《三峡好人》 C.《山河故人》 D.《江湖儿女》
25.古希腊戏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是
A.《被缚的普罗米修斯》B.《美狄亚》 C.《俄狄浦斯王》 D.《蛙》
26.下列以伶人为主人公的戏剧作品是
A.《茶馆》 B.《蔡文姬》 C.《名优之死》 D.《天下第一楼》
27.影视拍摄中,人物的行动方向或人物之间相互交流的位置关系构成的一条无形的线叫做
A. 平行线 B.视线 C、轴线 D. 引导线
28.常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创作的具有强烈讽刺性或幽默感的绘画是
A. 年画 B.写意画 C. 版画 D.漫画
29.在《乡士中国》中,费孝通用下列哪个比喻说明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差序格局
A.在水面丢石头形成的波纹 B,在田里捆成的柴束
C.小白鼠走迷宫时反复试错 D. 秋风里梧桐叶凋落
30.首次使用120 帧格式拍摄影片的导演是
A. 斯皮尔伯格 B.王家卫 C.詹姆斯·卡梅隆 D.李安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前一个镜头拍摄方向的反面或反侧面角度的拍摄叫做 。(反拍镜头)
2.席勒的《 》被恩格斯称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阴谋与爱情》)
3.影视剧本创作的基本方法大致可以分为改编与 两种。
4.别号鉴湖女侠,创作了《宝剑歌》,在准备发动武装起义时被捕并英勇就义的女诗人是 。(秋瑾)
5.20世纪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创作了《城堡》《审判》《变形记》的小说家是 。(卡夫卡)
6.宋代画家王希孟唯一传世的作品是《 》。(《千里江山图》)
7.通过某种装置来制造模仿电影中的某些声音以产生特别的音响效果,被称为 。(拟音)
8.不调整白平衡的前提下,阴天拍摄的画面偏蓝,说明阴天光线的色温于 正常色温。
9.为了更客观地呈现新闻事实,新闻拍摄最常使用的拍摄角度是 。
10.“最后一分钟营救”这一技巧的开创者是 。(格里菲斯)
11.央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人世间》改编自我国当代作家 的同名小说。(梁晓声)
12.使草书成为一种艺术,被后人称为“草圣”的唐代著名书法家是 。(张旭)
13.获得 2022年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的是 。(奚美娟)
14.鲁迅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说,“ 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
15.诗歌《当你老了》的作者是 ,他是爱尔兰民族戏剧的倡导者。
16.子曰:“知者不惑, 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仁)
17.《雪绒花》是电影《 》的插曲。(《音乐之声》(美国电影))
18.人物由画面外进入,叫入画;由画面中走出,叫 。(出画)
19.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的演唱者是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 。(骆玉笙)
20.电影画面中,人物剧烈跑动时发出急促的呼吸声,此时声音和画面的关系是 。(声画同步)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 戏剧悬念
2.《楚辞》
3. 融媒体
4. 闪回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仰拍的艺术效果。
2.简述戏曲脸谱的主要功能,并举例说明。
3.简述影视剧本创作应遵循的基本艺术规律。
4.简析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这一人物形象。
5.简述影视构图的基本原则。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以《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诗画中国》等为例,谈谈综艺节目如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齐白石、常香玉、秦怡、王蒙、郭兰英等艺术家,坚守人民立场,创作了一批脍炙人口的艺术佳作,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结合具体文艺作品,谈谈你对文艺人民性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