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 狼藉(jí) 赋闲(fù) 蹒跚(shān) 栅栏(zhà)
B. 琐屑(xiè) 颓唐(tuí) 踌躇(chóu) 蔓延(màn)
C. 炫耀(xuán) 凋谢(diāo) 享受(xiǎng) 点缀(zhuì)
D. 鲜腴(yú) 记载(zǎi) 残损(cán) 绝伦(lún)
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狼藉 交卸 踌躇 情郁于中B. 琐屑 簌簌 秀颀 旁逸邪出
C. 婆娑 倔强 主宰 潜姿暗长D. 臼齿 消逝 际遇 景然有致
3.结合语境,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当狂风在你耳边呼啸时,你只当它 ;当暴雨在你眼前倾泻时,你只当它是 ;当闪电在你头顶肆虐时,你只当它 。人,决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
A. 微风拂面,萤火流逝,屋檐滴水B. 萤火流逝,萤火流逝,微风拂面
C. 微风拂面,屋檐滴水,萤火流逝D. 萤火流逝,微风拂面,屋檐滴水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些关于算盘计算功能之外的引申,把算盘深深地植入了中国历史文化之中。
②在北京东岳庙的瞻岱门内两侧各挂着一副大算盘,左右批有“毫厘不爽,乘除分明”,以示赏善罚恶,公正严明。
③在民间,常会听到“金算盘”“铁算盘”之类的比喻,形容的也多是“算进不算出”的精明。
④自古以来,算盘都是用来算账的,因此也被赋予了很多象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
⑤比如,它被当作象征富贵的吉祥物,为人们所推崇。
⑥除了与钱财相关的象征意义以外,算盘也常被用来象征出入平衡,分毫不差。
A. ④⑤③⑥②① B. ④①⑤③⑥②C. ③②①⑥④⑤ D. ③⑥④②⑤①
5.学习完第四单元判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①天边的云彩不停地 着,时而如白雪堆积的山峰,时而又成大海的浪花泡沫。
②那黄了的稻草,也就是上年的秧苗,这绿色的秧苗,又会变成来年的稻草,稻草与秧苗是 关系。
③春天,不知名的小花过一阵换一个颜色,实在是 , 小花仿佛知道人们的心意,一直开到秋末。
A. 变换 传承 相映成趣B. 变幻 传承 赏心悦目
C. 变幻 传递 相映成趣D. 变换 传递 赏心悦目
6.古诗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2)孤山寺北贾亭西,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野望》中,使用对偶手法,描写一派秋意正浓,山景优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钱塘湖春行》中,最能给人以联想和想象,让诗人流连忘返之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牧的《赤壁》中,引出历史,抒发感慨之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①冬日离去,暖春中一觉醒来,你会( )发现大自然已开始分配工作了【 】②小草,就交给细密的春雨去染绿吧;繁花,就交给殷勤的蜜蜂去细数吧;群星,就交给淘气的萤火虫去点亮吧;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1)填入第①处括号里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竟然 B、突然 C、虽然 D、果然
(2)请第①句的【 】内填上正确的标点。【_______】
(3)“繁花,就交给殷勤的蜜蜂去细数吧”这句话有语病,请改正。______________。
(4)请在第②句横线处续写一句话,使之与前面的句式句意相同。________________。
8.作家的笔下,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都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表达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请从《背影》《白杨礼赞》《昆明的雨》《永久的生命》等几篇课文中,任选其一,自拟一副对联,表达自己阅读的感受。每联不少于五言。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文言文阅读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9. 本文作者是_______ ,_____(时期)文学家。
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互相轩邈( )(2)窥谷忘反( )
11. 文中所写的山水“绝”在哪里?请简要概括。
12. 第二段写水之“异”时,写了游鱼细石,这是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3. 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想?你如何理解这种感想?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然(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nǎng ,第三声)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14. 解释“是山余亦未登”中“是”的意思:__________。
15. 用自己的话说说甲翁刚开始拒绝乙翁的理由。
16. 两位老者一起登泰山的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现代文阅读
荔枝蜜
杨朔
(1)花鸟草虫,凡是上得画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爱。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说起来可笑。孩子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大人告诉我说:蜜蜂轻易不螫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螫;一螫,它自己耗尽生命,也活不久了。我听了,觉得那蜜蜂可怜,原谅它了。可是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
(2)今年四月,我到广东从化温泉小住了几天。四围是山,怀里抱着一潭春水,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刚去的当晚,是个阴天,偶尔倚着楼窗一望,奇怪啊,怎么楼前凭空涌起那么多黑黝黝的小山,一重一重的,起伏不断?记得楼前是一片比较平坦的园林,不是山。这到底是什么幻景呢?赶到天明一看,忍不住笑了。原来是满野的荔枝树,一棵连一棵,每棵的叶子都密得不透缝,黑夜看去,可不就像小山似的!
(3)荔枝也许是世上最鲜最美的水果。苏东坡写过这样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见荔枝的妙处。偏偏我来的不是时候,满树刚开着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新发的嫩叶,颜色淡红,比花倒还中看些。从开花到果子成熟,大约得三个月,看来我是等不及在从化温泉吃鲜荔枝了。
(4)吃鲜荔枝蜜,倒是时候。有人也许没听说这稀罕物儿吧?从化的荔枝树多得像汪洋大海,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忘记早晚,有时还趁着月色采花酿蜜。荔枝蜜的特点是成色纯,养分多。住在温泉的人多半喜欢吃这种蜜,滋养精神。热心肠的同志为我也弄到两瓶。一开瓶子塞儿,就是那么一股甜香;调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带着股清气,很有点鲜荔枝味儿。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4)我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自己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
(5)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那是温泉公社的养蜂场,却起了个有趣的名儿,叫“养蜂大厦”。正当十分春色,花开得正闹。一走近“大厦”,只见成群结队的蜜蜂出出进进,飞去飞来,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
(6)养蜂员老梁领我走进“大厦”。叫他老梁,其实是个青年人,举动很精细。大概是老梁想叫我深入一下蜜蜂的生活,小小心心揭开一个木头蜂箱,箱里隔着一排板,每块板上满是蜜蜂,蠕蠕地爬着。蜂王是黑褐色的,身量特别细长,每只蜜蜂都愿意用采来的花精供养它。
(7)老梁叹息似的轻轻说:“你瞧这群小东西,多听话。”
(8)我就问道:“像这样一窝蜂,一年能割多少蜜?”
(9)老梁说:“能割几十斤。蜜蜂这物件,最爱劳动。广东天气好,花又多,蜜蜂一年四季都不闲着。酿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每回割蜜,给它们留一点点糖,够它们吃的就行了。它们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还是继续劳动、继续酿蜜,整日整月不辞辛苦……
(10)我又问道:“这样好蜜,不怕什么东西来糟害么?”
(11)老梁说:“怎么不怕?你得提防虫子爬进来,还得提防大黄蜂。大黄蜂这贼最恶,常常落在蜜蜂窝洞口。专干坏事。”
(12)我不觉笑道:“噢!自然界也有侵略者。该怎么对付大黄蜂呢?”
(13)老梁说:“赶!赶不走就打死它。要让它待在那儿,会咬死蜜蜂的。”
(14)我想起一个问题,就问:“可是呢,一只蜜蜂能活多久?”
(15)老梁回答说:“蜂王可以活三年,一只工蜂最多能活六个月。”
(16)我说:“原来寿命这样短。你不是总得往蜂房外边打扫死蜜蜂么?”
(17)老梁摇一摇头说:“从来不用。蜜蜂是很懂事的,活到限数,自己就悄悄死在外边,再也不回来了。”
(18)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19)透过荔枝树林,我沉吟地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辛勤勤地分秧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着生活的蜜。
(20)这黑夜,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17. 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螫人 ________ 黑黝黝 _________ 日啖 ________ 酿造________
18. 本文属于那种体裁,这种体裁的特点是?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
19. 文中(3)、(4)两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20. 用波浪线画出文中描写颜色的句子,用直线画出文中描写声音的句子,用双横线画出文中描写味道的句子。
21. 从文中找出几句对蜜蜂赞美的句子。
22. 作者在本文要写蜜蜂,赞美蜜蜂勤劳无私的品质,却为何用大量的笔墨写荔枝林、荔枝蜜?
23. 请你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写一种植物,如“松”、“梅”、“竹”等,来突出其“物”与“志”的关系。
名著阅读:
24.阅读
“朱德爱护他的部下是天下闻名的。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不厌”。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而且也常常这样做。朱德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
“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当别人请他的妻子康克清谈一谈她认为她的丈夫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性格时,她说道:“其次,他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第三,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
“朱德对弟兄们说话非常朴实,他们都能听得懂。有时要是他不十分忙,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他常常从山下挑粮食到山上。他非常强健,什么东西都能吃,除了大量辣椒,没有什么特别爱吃的东西,因为他是四川人。他晚上非到十一、二点钟不睡,早晨总是五、六点钟起床。
“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他也喜欢跟朋友们谈天,有时也开开玩笑,虽然并不象毛泽东那样幽默。他一般没有脾气,我从没有跟他吵过嘴,但他在战斗中却要发怒。打仗时朱德总是在前线指挥,但没有受过伤。。”
(1)这段文字出自美国记者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__》。
(2)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朱德有着怎样的个性特点?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的哪些事例充分反映出了朱德和战士、群众们的亲密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
25.从下边的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1)题目:淡淡书香伴我行
作文(2)阅读下边材料,选择你感悟最深的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
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她坐在我对面
低头说珍重再见
虽已时隔多年
记得她泪水涟涟
那些欢笑的时光
那些誓言与梦想
在分手的街边
她紧抱住我说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作文要求:
①要有自由、有创意地,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 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在记叙中可插入适当的描写和抒情;④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⑤不少于55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