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受益于双减政策的程度是否显著减轻?或许有人认为确实有所减轻,例如在街上辅导班的数量明显减少。然而,对于身为家长的人来说,他们应该清楚地知道,在许多地方,学生的负担并没有减轻,相反,似乎变得越来越沉重,尤其是现在的一、二年级小学生。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呢?通过查看一位家长在网络上的言论:
尽管教育局声称一、二年级不进行正式考试,实际上学校内部仍然会进行考试,因为只有通过考试,一、二年级的老师才能获得绩效奖励。因此,一、二年级的学生面临的是两轮考试,这样的压力难免会很大。
不得不承认,这位家长所说的情况实际上也是存在的,目前的学校确实采取了这种做法。过去,学校只进行纸质试卷的考试,而现在不仅要进行试卷测试,还要实施无纸化考试,这使得孩子们和老师的负担更加沉重。那么,学校为何要采取这样的方式呢?是不是非得进行考试才行呢?实际上,原因也颇为简单。
首先:学校之所以进行无纸化考试,是因为上级部门明令要求,学校无法置之不理。
为何要实施无纸化考试呢?实际上,这也是双减政策的要求之一。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双减政策清晰规定,一、二年级不得进行传统试卷考试,但可以推行无纸化考试,旨在为孩子们减轻负担,避免给低年级学生带来过大的学业压力。
在全国范围内,几乎所有学校都纷纷响应,虽然具体实施方式有所差异,但基本上都在实践这一政策。无纸化考试相对而言更为轻松,学生无需亲自动笔,只需通过参与闯关游戏回答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孩子们就能在游戏中完成考试。
对于这一减负措施,地方教育部门会有专门的具体实施方案,因此学校实在难以置身事外。通常,我们学校将这一无纸化考试安排在正式考试前三周进行,考完后学生即刻投入复习,迎接即将到来的正式考试。
其次:学校之所以不敢全面实施无纸化考试,主要是因为对老师们的工作表现缺乏足够信心,必须依然进行传统的试卷考试,以稳定心态。
学校为何犹豫不决地无法全面推行无纸化考试呢?其实主要是因为缺乏对教师们工作表现的足够信心。即便无纸化考试组织得再完美,它仍然无法替代传统的试卷测试。
如果不进行考试,老师将无法准确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校也将失去对各位老师教学情况的准确了解。考试一方面是为了促使老师们认真投入教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向家长们交代。因此,即使实施了无纸化考试,学校仍必须进行正式的试卷测试。
在我们这里,学校对一、二年级进行独立的试卷测试,采用单人单桌考试方式,与其他年级的考试一样,试卷批改也是按流水线操作,以确保成绩的准确性。不仅期末有测试,而且期中也会进行测试,简而言之,一、二年级应有的考试都不会缺席。
真正的减轻学生负担并不在于增加考试次数,因此无纸化考试实际上并非必要之举,反而会加重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学生的负担是否来源于多次考试呢?难道减少两次考试就能降低学生的负担吗?显然不是,问题的本质在于当前的评价体系。
只要我们的教育评价仍然将学生成绩置于首位,学生的负担就永远难以减轻。虽然一、二年级可以不进行考试,但是三、四年级呢?五、六年级呢?难道就可以不考试了吗?实际上还是需要进行考试的。既然迟早要面对考试,为什么不在早期适应呢?如果一、二年级的基础不打好,不就会影响到三、四年级的成绩吗?
一、二年级的学科内容相对较少,即便进行考试,学生的压力仍然相对较轻。与之不同的是,高年级的学生,比如初三和高三的学子,即使取消期末考试,仍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此,根本问题并非在于考试的次数,学生的压力也并非源自于考试,而是来自中考和高考。只有当前的中高考制度不发生改变,学生的压力才难以减轻,即使小学六年都不允许考试,大家也不会感到轻松。
最后总结: 教育领域真的不需要频繁搞改革,我们思考一下教育改革到底实现了什么?禁止公布学生成绩、排名,以及取消期中考试等政策,实际上有多少学校真正贯彻了呢?相反,学校为了迎合上级检查,被迫制定两套方案,这导致孩子们的负担并没有减轻,反而增添了更多疲劳感。
如果不改变评价体系、不改革中高考制度,试图通过一些表面政策来减轻学生负担只是一厢情愿,所以或许还是不要急于进行改革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