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每小题1分)
1、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
2、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3、苏轼的《水调歌头》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语句是 , 。
4、人生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坎坷,但时刻要保持“ ,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李白)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要在沉郁中奋发振作。
5、温庭筠《商山早行》用“ , ”两句,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
6、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日出而林霏开, ”两句分写山中朝暮之景,形成对偶,各尽其妙而又互为照应。
7、岳阳楼的一副长联里有“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的佳句,《岳阳楼记》中对应“两字关情”的句子是“ , 。
8、现在虽然是和平年代,但我们国家面临的周边安全形势却不容乐观,只要国家有难,我们一定会如曹植在《白马篇》中所说的那样“ ,视死忽如归”,去为国立功。
二、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16分)
9、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嘶哑(sī) 分外(fèn) 娉婷(pìng)林壑(hè)尤美
B.摇曳(yè) 折腰(zhé) 鲜妍(yán) 拾级而上(shí)
C.妖娆(náo) 海峡 (xiá) 红晕(yùn) 强聒不舍(guō)
D. 冠冕(guān)枉然(wǎng) 飘逸(yì) 殚精竭虑(dān)
1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分)
A. 平桥村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B.什么,就这么个侏儒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难道真的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吗?
C.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D.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卷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但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从未改变。B.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能否深入到群众中去。
C. 为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市政府组织各部门实地调研,采取多种方式综合治理,使我市的停车现状大为提升。
D.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
1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第一次月考考砸了,面对别人的嘲笑,他却充耳不闻。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在四月调考中取得了好成绩。
B.2022年2月27日,武汉大学“学生造”纳米卫星“启明星一号”发射成功,消息传来,简直是大快人心。
C.我区积极开展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宣传工作,确保这项工作家喻户晓,共筑居民免疫屏障。
D. 在第六届“乡村好校长论坛”研讨会上,12年未见面的老同学王峰和刘华兴萍水相逢,感慨良多。
13、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隐藏在密林深处的正是我军318团派出的一支侦察小分队”一句中的“隐藏在密林深处的”充当句子的主语。
B.“主播带货”“怒发冲冠”“形势逼人”“愚公移山”这四个短语的类型完全相同。
C. 古人将一夜从19点开始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一更,即零点前后。
D. 社稷社,土地神稷,谷神。封建君主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凤骚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14、语文实践活动(6分)
九年级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致敬英雄】国家领导人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很多这样的英雄和先锋。如不顾年事已高、奔赴防疫最前线的钟南山院士;致力于肝胆外科研究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吴孟超院士;潜心研究杂交水稻、解决国人吃饭问题的袁隆平院士……
请根据画线句内容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百年杏林披肝沥胆解病痛
下联:万亩稻田
【劝说交流】小丽的好友小文觉得我们现状处于和平年代,《长津湖》这样的电影战争画面过于惨烈,没有必要宣传,也没必要看。如果你是小丽,并不同意小文的观点,你将如何劝说呢?
三、浅层次阅读理解(24分)
(一)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各题。(6分)
【甲】初升的太阳
照在我们的头上
照在我们的久久地低垂着
不曾抬起过的头上
太阳照着我们的城市和村庄
照着我们的久久地住着
屈服在不正的权力下的城市和村庄
太阳照着我们的田野,河流和山峦照着我们的从很久以来
到处都蠕动着痛苦的
灵魂的田野,河流和山峦……
【乙】
他的父亲是清朝一个武官,一天别的武官请他去赴宴。他把儿子带去。做爸爸的吹嘘自己儿子如何勇敢无畏,有个客人想试他一下,在桌子底下开了一枪。他们说他面不改色,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我们见到他时,他已在省军中任职。他当时控制的地区是云南运鸦片烟到汉口去的必经之道,他就靠抽烟税为生,不抢老百姓。他的部下也不像许多军阀的军队那样强奸民女、大吃大喝,他也不让他们抽大烟。他们都把枪擦得亮亮的。但是当时习惯用大烟敬客。他本人不抽大烟,但我们到时他把烟具和大烟送上炕来,我们就在烟炕上谈革命。
15、下面关于【甲】【乙】两文段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段节选自《艾青诗选》的《向太阳》,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B.【甲】文段出自诗人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些诗歌自由诗的特点明显,简洁明快,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
C.【乙】文段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本文记录了美国记者斯诺在1936年以延安为中心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D.【乙】文段中的“他”指彭德怀,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人还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都要闻风逃跑。
16、连线题,请根据斯诺的描述,将人物对应情节连线。(2分)
①毛泽东 A骑马失事碰掉两颗门牙
②徐海东 B击落敌机后用降落伞做了一件背心
③周恩来 C打开一本书,把飞蛾羽翼夹了进去
④彭德怀 D初见斯诺时用英语接待了他
17、如果有出版社要重新出版《艾青诗选》,能否也以吹号者形象作为封面,请结合下面两图进行探究。(2分)
(二)阅读下则议论文,完成下列各题。(4分)
假如人生没有磨难 贺铭华
①到过农村的人常发现这样一种农事现象,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这似乎近于残酷。有经验的老农告诉我们,刚出土的青苗头重根浅,耐不住风吹雨打,必须施以重压才能扎稳根须,夯实基础。根扎得稳,苗才长得壮。
②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下来就掉进福堆里,百般呵护,不经受种种磨砺和些许苦难,能培养出栋梁之材吗?不能。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③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可能会成为愚不可及的人。富贵温柔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古语说“富贵不过三代”,又说“从来纨绔少伟男”。清代八旗子弟的历史悲剧就是明鉴。
④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会丧失很多优秀品质。胆识、进取、意志和坚韧等一串串串闪光的字眼便没有任何意义,甚至可能会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然而,现实中,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社会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在构建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
⑤所以,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
⑥磨难乃人生的良师。它令人振作,催人奋进,教人警醒。正是磨难本身使人产生了对于环境的种种“适应性”,诱发了人的种种潜智潜能。环境需要视力,人便提高了眼睛的视觉功能;环境需要思维,人便促使大脑日益聪睿精进。
⑦磨难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关于磨难,司马迁曾深有感触地说“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中国历史上这些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而成。假如当初这些文化先贤没有遭受磨难,恐怕就不会有这些文化精品了!
⑧有人说过,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此言似乎不谬,人生几十年的生涯,无时无刻不在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⑨因此,我们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知道“阳光总在风雨后”“吹尽黄沙始到金”。我们向磨难要勇气,要智慧,要韧性,要成功。只要是人生中不可摆脱的磨难,尽管来吧,早些来吧,我们昂首挺胸站立着,绝不胆怯绝不屈服。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文章以《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为标题,新颖别致,给人以无限遐想,起到了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的作用。
B. 文章第⑧段,作者提到人的一生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的目的,是想表达正确认识和对待磨难,生命才会演绎得更精彩。
C. 司马迁认为,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都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而成,假如当初这些文化先贤没有遭受磨难,恐怕就不会有这些文化精品出现。
D. 本文在语言表达上,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同时运用排比句、反问句、感叹句等,使说理论证更有气势。
19、文中第③段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14分)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节选自曾巩《醒心亭记》)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 伛偻提携 (2)杂然而前陈者
(3)构亭曰“醒心” (4)则必即丰乐以饮
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临溪而渔 则必即醒心而望
B.行者休于树 善取乐于山泉之间
C. 以见夫群山之相环 无丝竹之乱耳
D. 醒能述以文者 以见其名义
22、用“/”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使 目 新 乎 其 所 睹 耳 新 乎 其 所 闻 则 其 心 洒 然 而 醒
23、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4分)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24、【甲】文中的“太守之乐”和【乙】文中的“公之乐”分别指什么(2分)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22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下列各题。(8分)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刘禹锡
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惟觉祭文多。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
25、联系【甲】【乙】两首诗的写作缘由,说说两首诗的尾联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4分)
26.【甲】【乙】两首诗的颈联都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它们都蕴含着怎样相同的哲理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4分)
(二)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各题。(14分)
尖山梁的月光 马晓红
①我是尖山梁第一个考进县城高中的,但我是不想读书了。我想跟四叔去省城卖面皮。
②但我不敢跟爹提这事。因为老师对他说过:哑巴,你这娃是块读书的料。将来一定有出息,一定能光宗耀祖的。他咿咿呀呀地笑着,硬是塞给老师几个鸡蛋。
③他每天天不亮就进山砍柴,吃过晌午饭,一头钻进苞谷地,晚上早早把鸡赶进笼,摸摸窝里有没有蛋,然后就着月光编簸箕……
④四叔走的那天,他没有上山,一早就端个小板凳坐在院坝边上,慢慢地撕着烟叶、塞进烟锅,也不点火,吧嗒吧嗒干吸着。我坐在门槛上,默默地看着他脚下的扁担,看着四叔顺着田埂爬上尖山梁,转个弯不见了人影。他划了根火柴,点着了烟,仍然坐着没动————直坐到天黑。
⑤进城上学那天,我很早就醒了。月亮很大很圆,皎洁的月光穿过破损的窗纸,随意地洒在床前,形成凹凸不平的光斑。他蹲在灶台前抽着烟。见我起来了,盛了一碗红苕稀饭给我,还有一小块掺了芭谷面的白面锅盔馍。我吃饭的时候,他一边抽烟,一边整理着背篓。背篓里是一个化肥袋子,装着红苕、苞谷,还有一罐腌菜,那是我的口粮。等我放下碗,他拿出一块折成方形的红布。小心翼翼地递给我————里面大大小小的零钱就是我的学费。
⑥他背起背篓,佝偻着腰,走上弯曲的田埂。在露珠上拖着长长的影子,远处一层一层黑灰的山脊,同样佝偻着腰,陪着我们向前蠕动。我默默地跟在他后面,翻过尖山梁,过了王家岭,沿着李家河,走差不多一个时辰,到了镇上,再花3块钱,坐半个时辰的公交车,才到县城。县城很小,学校也不大。还没到校门口,他就停下。卸了背篓,拿出袋子,放在我脚边,打个手势,转身就走了。
⑦我看着他灰色的背影被金色的晨曦吞没,却生不起一点感激之情。娘带着襁褓中的我嫁给他,没过一天好日子,生病也没钱医治,到死连一副像样的棺材也没有。现在,他又把我一个人扔进陌生的县城……
⑧我在老师面前维持着乖巧的样子,在同学面前只有沉默和自卑。我也不愿意回山里。经常以学习紧张为借口。一连几个星期也不回家。
⑨周末,我就在大街小巷乱窜。最终迷上了网络游戏。越陷越深。白天,我上课、下课、吃饭、做作业……晚上,网瘾犯了,就爬墙出去玩一两个小时,学校围墙并不太高,里外都有几棵老树,斜出的虬枝就是最好的梯子。腊月初八那天,虽然下着雪,但我还是忍不住了,等同学们睡熟了,我又偷偷地溜了出去。走进网吧,揉了揉眼睛,跟网管打了个手势,径直向最里面的角落走去。太冷了只有三四个人,都戴着耳机,盯着电脑,没有人抬头看我。我常坐的位置已经有人了。那人看样子已经玩累了,用一件土灰的衣服蒙着头。干瘪的背脊,蜷曲着身子,趴在桌上睡着了。走近几步,隐约闻到一阵腐木的酸臭,我不由得皱了皱眉,绕到最后一排,仍然选一个靠墙的角落。
⑩“呼呼”那人真的累了,打起了鼾。
⑪网管走过来,拍了拍那人的脊背。鼾声停了,那人抬起头。衣服滑了下来,露出一头稀疏的白发。“外面那么大的雪,我才让你进来,你也不能吵着人啊!”网管小声说着。那人不停地哈腰点头,咿咿呀呀地道歉。网管摇了摇头,做了个“嘘”的手势,走回门口去了。
⑫我心头一颤。像被雷击了一下∶那件打着补丁的衣服是我穿旧的,那头花白的头发曾陪我从山里走到城里。脚下背篓里是我吃了十几年的红苕和腌菜……
他摸出一张烟叶闻了闻,又放回口袋。支着头发呆,过了一会儿,又趴下了——这次没有打鼾。
⑬我弯着腰,蹑手蹑脚出了网吧。巷子里,回荡着“吱吱”的脚步声,白白的积雪反射着月光,刺得双眼有点酸痛。
⑭灰色的围墙,在月光下起伏,像夜风下的山脊。昏黄的路灯下,雪花飞舞,泛着亮光,像爹的白发,在尖山梁上摇曳。
27、请根据提示,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2分)
我不想进城读书——( )——( )——我明白了爹的苦心
28、作者仅在文章开头和结尾处称呼“哑巴”为“爹”请分析原因。(2分)
29、请赏析文中划线句子。(每小题3分。共6分)
(1)他咿咿呀呀地笑着,硬是塞给老师几个鸡蛋。
(2)远处一层一层黑灰的山脊,同样佝偻着腰,陪着我们向前蠕动。
30、文中的“月光”与《驿路梨花》中的“梨花”在行文中多次出现,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自选两个角度分析。(提示结构、手法、情感、主旨等)(4分)
链接材料
(1)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晃,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2)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3)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节选自《驿路梨花》)
五、写作展示(50分)
31、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题一: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位真正的耕耘者袁老有一句朴素的名言“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他在“背灼炎天光,足蒸暑土气”中演绎青春的华章,把科研的硕果敬献给党和人民,让毕生的心血流淌在五谷丰登的广袤热土……
请以“把 写进青春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如“拼搏“乐观”“奉献”等;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
题二: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南朝时候,吕僧珍是饱学之士,他生性诚恳老实,待人忠实厚道。他的家教极严,对每一个晚辈都耐心教导,严格要求,所以他家形成了优良的家风,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待人和气,品行端正。他家的好名声远近闻名。
南康郡守季雅为官清正耿直,秉公执法,从来不愿屈服于达官贵人的威胁利诱,为此他得罪了很多人。一些大官僚都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想尽办法让他革了职。
季雅被罢官之后,一家人只好另寻住处。到哪里去住呢?他颇费了一番心思,离开住所后四处打听,看哪里的住所最符合他的心愿。
很快,他就从别人口中得知,吕僧珍家是一个君子之家,家风极好。他不禁大喜。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吕家子弟个个温文尔雅,知书达理。说来也巧,吕家隔壁的人家要搬到别的地方去,打算把房子卖掉。季雅赶快去找这家主人,愿意出110万钱的高价买房,那家人很是满意,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吕僧珍过来拜访这家新邻居。两人寒暄了一番,吕僧珍问季雅“先生买这幢宅院,花了多少钱呢”,季雅据实回答。吕僧珍很吃惊“据我所知,这处宅院已不算新了,也不很大,怎么价钱如此之高呢?”季雅笑了,回答说“我这钱里面,10万钱是用来买宅院的,100万钱是用来买您这位道德高尚、治家严谨的好邻居的啊!”
要求:①请根据对上述材料的阅读理解,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写作,600字以上。②文体(诗歌除外)自选,题目自拟。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月是故乡明
2、江山如此多娇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长风破浪会有时
5、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6、云归而岩穴暝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捐躯赴国难
9D 10C 11A 12C 13C
14、(1)鞠躬尽瘁求温饱(2)小文,《长津湖》这样的电影还是应该宣传观看的。画面惨烈是因为它比较真实地还原了历史。志愿军所表现出的自强不息、视死如归、顽强奋斗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最闪耀、最宝贵的精神。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更需要这种为理想和信念而战斗的精神。你觉得我说的对吗?
15D
16、①C ②A ③D ④B
17、示例:我认为可以以吹号者形象作为封面,《红星照耀中国》的封面是一个吹响抗战之声的吹号者。艾青则以他的诗作吹响了唤醒一个民族并激励这个民族奋勇前进的号声。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在起点上就与我们民族多灾多难的土地和人民取得了血肉联系。他投身抗日,写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表达了对祖国与人民的深情眷恋,对遭受苦难民众的痛心。当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新生,诗人关注时代变化,在《黎明的通知》等诗作中对光明事物的歌颂成为诗歌创作的主题,表达诗人对民族解放、民主自由的追求。作为中国社会发展重大历史进程的见证人,他的诗作显现出对于国家民族的深切关注与思考,艾青是一个时代的吹号者。
18C
19、①比喻论证:通过将富贵温柔比作利剑,生动形象地表达出缺少磨难,沉迷富贵,人会缺少斗志、变得软弱的道理。②举例论证:通过以清代八旗子弟为例,使论点更有说服力。③引用论证:通过引用古语,有力地表明安享富贵,最终会失去富贵,难有成就的道理。
20、(1)弯腰曲背,指老人(2)陈列,摆开(3)建造(4)就,靠近,到
21D
22、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
23、(1)苍老的容颜,花白的头发,醉倒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2)而只是呆在一座山的角落、一池泉水的旁边,难道是欧阳公的快乐吗?这其实是欧阳公用来在这里寄寓他的理想呀。
24、【甲】文中“太守之乐”指与民同乐,乐民所乐;【乙】文中“公之乐”指国家安定,百姓丰衣足食。
译文:
在滁州的西南方,一条泉水的旁边,欧阳公担任滁州太守的第二年,在那里修建了一座亭子叫“丰乐亭”,他自己写了一篇《丰乐亭记》,来说明它的名称的由来。之后又在距离丰乐亭东面几百步的地方(直译:笔直朝丰乐亭的东面走几百步),找到一处山势高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凉亭叫“醒心亭”,让我为它写一篇记。
只要欧阳公和州里的宾客一道游玩,就一定会到丰乐亭饮酒。(他)有时喝醉或劳累了,就一定会到醒心亭眺望四周,只见到那群山环绕,白云、山岚、水气滋生、蔓延,一望无际的旷野,花草树木茂盛,山泉岩石秀丽,让他们眼睛所看到的都是清新之景,耳朵所听到的都是清新之音,从而他们的心也因惊奇而醒来,甚至想久待在这里而忘了回去。所以欧阳公根据这些事为它取名“醒心亭”,“醒心”二字取自韩愈《北湖》一诗的句子。唉!他真可以说擅长从山泉之间获得乐趣,而且给它们取名来显示它们的实际情况,又是更擅长的了!
虽然如此,欧阳公这样做的快乐,我却能解释它。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不用刑罚;我们的人民在下生活充裕,没有怨恨;天下的求学的人都贤德、有才能;不论边远地区的人,还是鸟兽草木生长的生存,都适当合宜,这才是欧阳修的快乐。而只是呆在一座山的角落、一池泉水的旁边,难道是欧阳公的快乐吗?这其实是欧阳公用来在这里寄寓他的理想呀。
25、【甲】诗的尾联,诗人面对好友白居易对自己不幸遭遇的同情和不平,表示自己并不消极气馁,而要抖擞振奋,积极进取,重新投入生活。【乙】诗的尾联,诗人面对白居易伤痛于朋友离世零落,感同身受之中又隐隐流露出正确看待死亡的宽慰之情。
26、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中,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替代,新陈代谢,除旧布新是客观规律。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27、(我被迫进城读书)——(我沉迷于网吧,巧遇爹)
28、(1)文章开头称呼“爹”的原因是为了引出人物,交待身份。(2)结尾处称呼“爹”是为了表达对爹的愧疚、感激、敬重之情,表明自己醒悟。
29、(1)运用神态动作描写(1分),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他淳朴善良。表达了得意、感激之情,同时对儿子的未来充满希望(2分)。
(2)此处运用了拟人手法(1分),将山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夜中山绵延起伏的特点。烘托了我不情愿的心情(2分)。(从化静为动、环境描写方面赏析均可)
30、示例。结构:月光和梨花都是文章的线索,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首尾呼应,照应题目。手法:都运用了象征手法。“梨花”象征雷锋精神,“月光”象征无言的父爱;都运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情感:情景交融,体现人物情绪的变化。主旨:“月光”和“梨花”在文章中都有突出和深化文章中心的作用。(意思相近即可,答对两点给4分)
31、作文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