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朋友跟我分享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她说: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有一次在家翻抽屉,找到来了爸爸上学时候的成绩单,是一个红色塑料皮的小本本。
记录着初中一个学年,爸爸的四次考试成绩,下面还有爷爷用蓝色圆珠笔写下的评语。
第一张,爸爸的学习成绩大概是不太好,语文只有56分,爷爷的评语只有两个字“揍他”。第二张,爸爸的成绩大概有所提高,爷爷写了“可以”两个字。
第三张爸爸估计是考砸了,英语不知道为什么是个“8”分,爷爷的评语是“混蛋”。
虽然字很少,爷爷也是写得很潦草,不仔细辨认,还真看不出来他写的是什么。
最后的初中毕业考试,不知道为什么,爷爷根本就没有给他签字,大概是因为他没有考上高中,彻底失望了吧。
我听了以后,也确实感同身受,像我爸爸当时应该也只上过小学,更别说爷爷会签名了。
后来,到了我们这一代,父母对于我们的学习成绩还是普遍重视起来了。
我依稀记得,每一次考试的试卷,如果老师需要家长签字,爸爸或者妈妈都会工工整整地写上自己的名字。
也会郑重地和我说,“考试要认真”、“考好了不能骄傲”、“这次考得不好,要努力”,这样激励我努力学习的话。
现在,我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对待孩子们的学习,重视的程度又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如果我们的孩子考试了,一定会好好地做一次试卷分析,然后,找出孩子的长处和短板,看看如何扬长避短,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去查漏补缺的。
每一次,孩子的试卷需要家长签字,我们当然也会很重视。
基本上,我都是以跟孩子老师交流沟通的语气,说一说我对这份试卷,孩子的掌握程度,以及孩子的失分情况,以后应该努力的方向等等方面,去和老师努力共同促进孩子的进步。
三代人不同的签字,也能看出来,家长对待孩子的学习,不同的态度。
现在的家长大部分还是比较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的,但是,也有一部分家长,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给孩子的试卷签字的时候,怨气也好,惩罚孩子也好,给孩子的签字又简单、又潦草,这样的态度本身就错了。
家长对待孩子考试成绩的态度很关键,不管分数多少都要认真对待!
第一,家长的签字是给孩子看的。
每个孩子在给家长看考试成绩的时候,都会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不知道父母会给出怎样的评价。
如果,我们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表现出满不在乎的态度,孩子又会怎样想呢?
所以,认真对待孩子的试卷签名,也是让孩子知道,爸妈很重视你的学习成绩。
父母的态度对孩子的学习态度是很关键的,学习是枯燥又辛苦的,孩子最初的学习动机,一般都是来自外部因素,爸爸妈妈就是最大的因素之一。
如果孩子不努力学习,我们是无所谓的态度,孩子可能会破罐子破摔下去,以后都跟不上学习的节奏了。
第二,认真做好试卷分析,也是引导孩子进步的关键。
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好还是坏,我们家长如果只看分数,是不能对孩子有任何帮助的,负责任的家长是会帮助孩子去分析问题,然后解决孩子遇到的困难,引导他不断进步的。
比如,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考试成绩,分析孩子是哪一部分内容掌握不够扎实,是基础知识不够牢固,还是有难度的题型需要进行拓展,找到原因以后,再有针对性地让孩子去加强练习。
或者是请老师指导,只有“对症下药”,才能会有比较显著的学习效果,让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当然这个前提是要尊重孩子,如果孩子不喜欢你给意见,咱们就得说得委婉一点,或者等孩子想要知道如何改进,再提这个解决方案。
总之,要充分尊重孩子!
第三,试卷签字,是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方式。
如果老师不是想要家长配合自己的工作,为什么还要家长知道孩子的学习成绩呢?
如果孩子的考试成绩有进步,老师也是希望孩子能够得到家长的鼓励;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退步了,也是希望家长和老师配合,不要让孩子产生松懈的心理。
而父母的试卷签字,也是对孩子成绩的一种反馈。
父母认真又细心的签字,会让老师感觉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而家长如果根本不在乎孩子的学习成绩,那么你希望老师“多费心”,也是希望很渺茫的。
好的教育一定是学校和家庭,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
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重视,要经常指导和关心孩子的学习,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温暖和重视,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激发内心的学习动力,一定会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取得优异的成绩的。
互动话题:你会重视孩子的试卷签字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