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试卷图片真实高清(高中一大堆试卷的图片)

一堆试卷图片真实高清(高中一大堆试卷的图片)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7-19 21:32:44

从隋朝至清末,科举考试有着1300多年历史,在儒家“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影响下,几乎每个读书人都会参加科考。从最基本的院试考起,再经历乡试、会试、殿试,最后才可能拔得头筹。据历代史料统计,中国古代获得进士之名的人数达到162450人,若要从童子试算起,参加科举之人总数可达上千万。

不过,虽然人数很多,但能名垂后世者比例就很低了。有一名叫做刘已千的考生,凭借着自己的一手好字,获得了“超等第一名”,一时风头无二,他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获得这一名次,并且考卷还流传下来的人。

刘已千是晚清时期番禺学附生,我们先介绍一下“学附生”这一称谓:科举功名分为秀才、举人、进士三个等级,考取秀才后,有的人选择继续往上考,而有的人选择保持现状;朝廷为了防止这些秀才考中后便放纵自己、荒废学业,于是每隔三年对他们进行一次考核,等次低者直接剥夺秀才名分。

那些通过考核的秀才,会被由低到高分为附生、增生、廪生和贡生,附生成绩获得第一等的,就能升入增生,一步步考到贡生后,就能去国子监读书了。而刘已千就是这一届考试中成就最好的附生。

能获得“第一等第一名”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但他这个“超等第一名”可谓闻所未闻。史籍关于他的介绍不多,我们也无从考证他之后的人生轨迹,但从这份试卷中,我们就能领略到他绝伦的书艺和一丝不苟的态度。

此卷以小楷书写就,单字大小仅有1.5厘米,不同于“馆阁体”要求的乌黑、方正、光洁、等大,刘已千的字颇有“灵气”,他取法于王献之、钟绍京、欧阳询、赵孟頫、文徵明诸家。起笔或顺锋直入、或藏锋起头,落笔后有明显的提顿衄挫处理,笔画秀润遒劲,轻重、粗细对比明显。

此作结字舒展宽绰,中宫紧实而四面开张,用笔方圆兼备,撇画轻盈,捺画凝重,捺脚顿挫有力,转折处一气呵成,使转流畅。上下齐平、左右呼应,间距疏朗有致。每一个字都透露出书卷气,堪称小楷杰作。

不过,这么美的字不见得能符合当今书坛风气,这种清人所写的小楷书常被国展评委和大师、学者批评为“印刷体”“缺乏艺术性”。不过,其一丝不苟的行笔,丰富自然的笔画、结字,依然值得我们好好临摹学习。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