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期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要结束了,今天进行最后一单元的测试,测试题目比较基础,所以平均分还算是差强人意,语文分数的提高还是注重平时的积累,字,词,句,段,篇,一关一关过,还就是语感的形成。说到语感,其实就是我们对语言的感知,一听或者一些出来就感觉很好或者是不对劲,语感的形成对今后语文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三年级在整个小学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的基本功形成的很重要的阶段。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三年级上册最后一单元的测试卷。
第一题仍然是看拼音写词语,这一题没什么大问题,考的都是这一单元出现的生字新词,出现的词语有:“鸡肋”,“普通”,“鼓励”,“顺利”,“思索”,“危险”,“宽裕”等词,这些词语都是本单元出现的,要求学生掌握的,因此一般也不应该有什么问题。
第二题是给多音字组词,出现了几个比较常见的多音字,比如“没”字,比如“落”字,比如“斗”字,比如“间”字,多音字是汉语的一个特色,也是初学汉语学生比较难以掌握的一个知识点,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读音不同,表达的意思的也不尽相同。
第三题是仿写词语,前面两个是比较常见的,ABB式的词语和ABAC式的词语,学生比较容易写出来,比如(笑哈哈),(胖乎乎),(金灿灿),ABAC类型的比如(人来人往 ),(自由自在),(十全十美)等等。主要是后两个学生出错比较多,关于含有人体器官的词语,其实也有很多,比如;(狼心狗肺),(七手八脚),(耳聪目明)等等,而含有反义词的四字词语就更多了(出生入死),(七上八下)等等。
第四题是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这样的的题目结合语言环境去理解,其实都没有问题,重要的是,学生能理解句子的意思,比如:群儿戏于庭的“戏”字,根据语境,就应该理解为“玩耍”。
第五题,选词填空,主要是区分“陆续”,“连续”,“继续”这三个词语的区别,其实区分起来并不复杂,,“陆续”是表示有先有后,时断时续;”连续“指的是一个接着一个,没有间断;而”继续“则表示的是(活动)接着连下去,延长下去等。
第六题是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第一小题是缩句,保留句子主干,可以变为:“目光投向角落。”,接下来比较难一点的可能就算是仿写句子了,这样的题目根据语境接着往下写,只要符合逻辑,语句通顺,一般都会给分,就怕空在那里不填。最后一个修改病句显然是重复啰嗦“立刻,马上”删掉一个就可以了。
第七题是填空题,要求学生对教材内容熟悉并有一定的理解,前面三小题是对日积月累知识的灵活应用,比如:老师常用《墨子》中的名言“爱人若爱其身”教育我们要爱护同学;《孟子》中的“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要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不迁怒,不贰过”,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自己有什么烦恼不要发泄到别人身上,不要犯两次同样的错误。
第八题是阅读题,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选择的是课文《灰雀》片段,学生出错比较多的时根据课文内容写一写,男孩听了列宁的话会怎么想,列宁听了男孩的话会怎么想,根据课文内容发挥合理想象即可,比如男孩可能想:这个人是真的喜欢灰雀,少了一只都能发现,我该不该告诉他实情呢?列宁可能想:男孩子说话吞吞吐吐,是不是知道灰雀的去向?或者是他抓走了灰雀呢?
课外阅读短文题目是《巧捞簪子》讲的是董辉利用镜子反射的原理帮助努钦从井里捞出簪子的故事。前面几道题目学生基本都能顺利完成,最后一题,从中你悟到了什么,可以从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学以致用等方面展开。
最后一题是作文题,写一写身边关于关爱的故事,这样的题材比较宽泛,对学生来说可以选择的素材比较多,学生在作文中只要能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比较有条理就可以了,因为是刚刚接触作文,要求不必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