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婷)今年是高考改革的第一年,对于新高考命题来说也有不少变化。那么,语文试卷难易程度如何?今年的题目传递出了哪些信息?考生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把握呢?一起来听听十堰市东风高级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长李勇军老师的解析。
语文是本次新高考的首考科目。那么,今年的语文考卷的整体特点是什么?难易程度如何呢?
十堰市东风高级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长李勇军介绍,他对今年新高考语文一卷总的印象是既守正又创新。守正主要体现在试卷的结构和难度比较平稳。新高考Ⅰ卷试卷结构与2020年新高考卷以及八省适应性测试卷一致。同时,试卷的命题素材为考生熟悉的内容,贴近日常生活,给考生以亲切之感。有利于考生保持稳定的心态,发挥出应有的水平。难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让大部分考生有成就感和获得感,便于考生思考作答。
语文作文是考生得分的重要板块。今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对于这个题目,考生如何理解?又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构思和成文呢?
李勇军表示,作文材料选择体育话题,体现了国家坚定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实了高考立德树人核心功能。这个题目引导学生在体育的话题背景下思考强之所为,积极主动担当时代使命,实现崇高价值,促进自己强而更强;引导暂弱者思考如何积极扭转提升,奋发努力,从而跻身强者之列。这个内容的创新体现了国家对青年一代的殷殷期望,表现了新高考对广大考生的人文关怀。考生可以谈强弱之变、强体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些方面的内容。
李勇军认为,今年的作文材料选题严守教育之根本,引导学生对体育进行思考,进而联系自身、联系时代进行更广阔更深刻的相关联想与思考,引领考生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彰显了高考的改革精神,还传递出了人文关怀,是高考改革之年语文试卷中引人瞩目的一大亮点。这张试卷启示同学们要注意提升语文素养,培养思辨能力,要厚植家国情怀,永葆一颗红心,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的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