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和运用(共7小题,计24分)
八百里秦川的来历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实指陕西的关中平原。这片土地,南依巍峨的秦岭,北靠雄壮的北山,西起宝鸡,东至潼关,东西绵延三百六十公里,占据了陕西省土地总面积的近五分之一。自古以来,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风调雨顺,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为秦国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得名八百里秦川。学校组织“赏关中八景,游诗意长安”游学活动,请你和同学们一起用双眼欣赏八百里秦川独特风情,用脚步丈量五千年华夏灿烂文明。
【赏·太白积雪】太白山是我国南北分水岭——秦岭山脉的主峰,横卧于陕西省眉县、太白县、周至县三县境内。“太白积雪”作为“关中八景”之一,早在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里就有记载:“冬夏积雪,望之皑然。”
小文写了一段随笔,请你帮他解决遇到的文字问题。
登上太白山峰顶,只见山峦叠障,一片银装素裹,纯净无暇,与山下的绿色形成鲜明对比。从太白山回来,主峰区那壮观奇丽的景象时常在脑海里萦回:冰河石海,现之云端,苍茫无尽;高山之巅,风起云涌,气象万千;角峰岩柱,怪石嶙峋,千姿百态;高山草甸,绿毯绵延,空旷寥廓;湖泊天池,碧波荡漾。
1、请根据语境,写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2分)
(1)主峰区那壮观奇丽的景象时常在脑海里萦回。( )
(2)高山草甸,绿毯绵延,空旷寥廓。( )
2、这段随笔中出现了书写错误,请你帮小文改正。(2分)
(1)“叠障”应写为: (2)“无暇”应写为:
【戏·曲江流饮】曲江流饮是“关中八景”之一,起源于曲江,把一壶酒放在一个木头器皿(觞)上,然后让它沿着水池漂流,漂到谁面前,谁就要给自己斟一杯酒,题一行诗,然后把觞再推出去。曲江流饮是唐代士人的狂欢节,他们在这里开怀畅饮、尽情纵歌,美酒歌舞之中,享受着大唐的包容与繁盛,再留下一首首诗句。
3、同学们来到曲江池畔,开展诗文吟诵活动,请你补充下面的文段。[在第(1)~(6)题中,任选四题;在第(7)~(8)题中,任选一题](6分)
小文:杜甫长安城外吟诵“(1) ,城春草木深”(《春望》),道出了国家危亡的伤怀;杜牧秦淮河边感慨“(2) ,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暗含了对达官显贵的批判;苏轼密州城郊高唱“(3) ,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体现了杀敌报国的热切;张养浩潼关外嗟叹“兴,百姓苦;(4) ”(《山坡羊·潼关怀古》),抒发了对百姓困苦处境的忧思。
小秦:“天接云涛连晓雾,(5) ”(《渔家傲》),李清照借瑰丽雄奇的想象,再现雄浑壮阔的美景;诸葛亮北伐前临表追忆“受任于败军之际,(6) ”(《出师表》),表明了对先帝知遇之恩的缅怀与报国的忠心。
小君:古人的思想给予我们成长的养分。“古仁人”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成败得失,我们应有(7)“ , ”(范仲淹《岳阳楼记》)的豁达胸襟;孔子告诉我们(8)“ , ”(《<论语>十二章》),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拼搏。
【听·雁塔展钟】雁塔晨钟是指西安市城南荐福寺内的小雁塔及荐福寺钟楼内的古钟。清代每天清晨荐福寺寺内的僧人会定时敲钟,清脆悠扬的钟声响彻西安古城上空,数十里内都可听到。钟声清亮,塔影秀丽,在古城中别有一番韵味。因此小雁塔及其古钟即“雁塔晨钟”被列为“关中八景”之一。
4、小文得知小雁塔是为了存放唐代高僧义净从天竺带回来的佛教经卷、佛图等而建;想到了《西游记》。在读书报告会上,小文准备分析唐僧师徒四人最终能够取得真经的原因。请你联系《西游记》的具体情节写出三点原因,作为小文的报告提纲。(3分)
【观·咸阳古渡】咸阳古渡,是咸阳从古至今的渡口,明嘉靖年间,以舟为桥,后则冬春设桥,夏秋舟渡。通陇通蜀,欸乃之声,彻夜不息,为秦中第一大渡,名闻遐迩。咸阳古渡是古代丝绸之路的桥头堡,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
5、小文找到了下面的资料,请你帮他解决遇到的问题。(4分)
①丝路精神是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流的生动写照。②丝路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航天精神……等一道共同构成了中国人的精神谱系。③回望历史,我们的先辈不惧艰辛向西而行,劈波斩浪跨海而出,闯出的是一条和平交往之路, 是一条精神交融与精神成长之路。
(1)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2)第②句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3)请在第③句的横线上填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1分)
【品·灞柳风雪】灞河是发源于秦岭蓝谷的一条河,横贯西安东部,向北注入渭河。早在秦汉时,人们就在灞河两岸筑堤植柳。每年到春天,灞桥两岸绿柳覆荫,柳絮漫天,飘飘扬扬,恰似春日里的一场雪,景况极美。这就是“关中八景”之一的“灞柳风雪”。
6、你和同学们来到灞河畔,请完成下面的任务。(3分)
(1)西安碑林中有一块碑石,用诗和画的形式描述了关中地区的锦绣河山。碑面书、画、诗为一体,分十六格,一景一画。其中描述“灞柳风雪”的诗句如下,请你将画线部分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1分)
和风梳柳满天絮,皓月移桥两岸云。
(2)下面是小文同学搜集到的与柳相关的材料,请你结合下面思维导图的提示,用四个四字短语概括柳树的特点。(2分)
【游·梦回大唐】大唐不夜城以盛唐文化为背景,以唐风元素为主线,详尽展现了大唐佛文化、大唐群英谱、贞观之治、武后行从、开元盛世等五大文化雕塑。在大唐不夜城转一转,就能感受到当年盛唐的繁盛之景。
7、在大唐不夜城感受到浓郁的盛唐文化后,同学们准备制作唐诗诗集,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4分)
(1)同学们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了分类,准备制作成不同的诗集。请你根据下面这类诗歌内容或情感的相近点,给这个诗集命名。(2分)
《使至塞上》(王维) 《雁门太守行》(李贺) 《凉州词》(王翰)
(2)诗集的扉页需要写一段寄语,请回顾你记忆中的唐诗,仿照已给出的句子,完成创作。(2分)
寻梦唐朝
当月儿升起,我想起李白追随它的影子,思乡的情愫很长很长。
当雨声入耳,①
当花儿开放,②
二、阅读(共14小题, 计46分)
【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计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8-10题。(9分)
【材料一】马面裙的历史悠久,接近千年。
宋代的旋裙,就已具备马面形制,当时是女子为方便骑驴而设计的功能性的“开胯之裙”。
明制马面裙褶子大而疏。裙襴的纹饰采用寓意吉祥的图案,官宦之家的女性则用龙纹、云蟒纹等。明朝的“月华裙”也是马面裙的一种,由十幅颜色、图案各异的布幅构成,风吹如月华一般。清代更是衍生出侧裥式(百褶裙)、襴干式(襴干裙)、凤尾裙等多种不同风格的马面裙。
(四望梅川河整理)
【材料二】马面裙之所以能在近两年快速“出圈”,喜爱东方审美的年轻人功不可没。马面裙初期的设计版本主要是为女性服务,所以在对马面裙感兴趣的人群分布中,女性的比例远高于男性,年轻人通常对时尚和独特的服饰更加敏感和容易接受,马面裙的设计独特,经过现代化改良更能吸引年轻人的目光。
再加上社交媒体的推动、传统文化的复兴,在主动追求个性化和表达自我的心理需求下,40以下的中青年成为马面裙忠实粉丝的主力军。扩大到汉服圈层,高学历、高收入、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对汉服接受度更高,这些年轻人也是扛起传统文化大旗的传承者和引领者。
某电商平台大数据显示,2024年1月以来,马面裙已经成为汉服品类热度最高的单品,我们平台上以“马面裙”为关键词,按销量排行共检索出4800 款产品,发现马面裙的单品平均价格.147 元,其中超过一半单品价格都在100元以内,如此亲民价格也是马面裙能在年轻人圈层中流的一个重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马面裙不是简单地将古代元素进行复制,而是将其形式与现代流行元素进行组合,创造出的既传统又现代的独特风格。
所以与传统汉服相比,马面裙更偏日常化,在一些工作、生活场景中,传统汉服的形制可能会显得比较夸张,但马面裙形制更生活化。
(四望梅川河整理)
【材料三】随着品牌和汉服款式的不断丰富,消费者的汉服穿搭场景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白皮书》指出,当前汉服圈的主力消费人群为年轻女性用户;从地域特点上来看,一线城市及文化城市为汉服消费主阵地且增速较高。值得一提的是,用户偏好的汉服形制与文旅城市文化背景高度契合,如西安的用户更偏好唐制汉服;南京、北京的用户则更偏好宋制汉服和明制汉服。
(摘编自《2024 汉服趋势白皮书》
【材料四】国潮产品的爆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结果,说明了国潮传统审美具有跨越时空的魅力,这种流行趋势也彰显了当代年轻人自信自强、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守正创新,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生机活力,比如马面裙正是在传统服饰要素的基础上充分融合了现代、时尚和科技元素。传统马面裙的款式相对单一,但是通过巧妙的剪裁和设计也可以创造出多元新颖的款式。传统马面裙通常以纯色或简单的图案为主,而现代马面裙将山水、花鸟、龙凤等融入图案设计中,呈现出更加多样的图案和鲜艳的色彩。传统马面裙通常采用丝绸、棉布等材质,如今生产企业尝试将雪纺、混纺、蕾丝等各种新型面料运用到马面裙的制作中,让现代马面裙更加舒适、更适合日常穿搭。
爆款国潮产品的不断涌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结果,也是我国产业链优势的集中体现。马面裙是时尚产品,市场对时尚产品迭代升级要求很高,但马面裙涉及的制作工艺并不简单,因此打造爆款马面裙需要产业链各个环节紧密合作、快速响应。我国纺织产业有非常齐全的产业链,涵盖了从原材料、纺纱、织布、印染到成品制造、销售等各个环节。在长期的产业发展过程中,我国还积累了大量一线产业工人、技术人员和设计人才。正是由于齐全的产业链、密切的分工协作和强大的创新能力,才能够实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在短时间形成一股时尚潮流。
马面裙的火爆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化创新带来的市场价值。传统文化的新生,给传统产业带来了新机遇、新模式和新动能,成为推动产业要素重组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文化因素。当然,文化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还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塑造更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环境。首先,加大创新激励力度,结合时代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更为多元丰富的产品体系,形成一批国潮时尚产业集群。其次,加大创新保护力度,完善版权登记保护制度,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再次,推动相关纺织产业集群的区域合作,建立区域合作制度、完善区域协作机制,充分发挥产业链之间的联动效应。另外,培育一批知名国潮服饰企业和品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打造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4-03-29)
8、【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从哪个角度介绍了马面裙 (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9、结合【材料四】,谈谈如何让马面裙这类传统文化遗产爆火的情况持续下去,走进生活。(3 分)
10、下列有关材料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马面裙历史悠久,其名称来源和马没有关系,之所以叫马面裙是因为中间的裙门与古代城墙的马面形制相似。
B.马面裙并没有简单地将古代元素进行复制,而是将其形式与现代流行元素进行结合,创造出了既传统又现代的独特风格。
C.年轻女性用户是当前汉服圈的主力消费人群,西安、南京、北京等一线城市是汉服消费的主阵地。
D.西安唐制汉服的消费规模最大,南京宋制汉服消费规模最大,表明汉服形制消费规模与该城市的文化背景有密切关系。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1分)
大雁快飞 申平
①白露才过几天,一场寒潮突袭了草原。家住草原边缘的李进,一大早就被他爹吼起来,让他跟着去捡牛粪。
②一出门,18岁的李进就冻得直哆嗦。他背上背篓,拿起粪叉,咬牙跟爹往草原方向走。他今年高考失利,爹不让他复读了,说现在上了大学也是自己找工作,还不如早点在家干活呢。
③翻过山岗,就到了草原。风更猛烈了,人哈出的气立即变成了白雾,又在唇边结成了冰粒。今年的天气也太反常了!
④天渐渐亮了,路两侧已经枯黄的草地上,开始出现了一堆堆、一溜溜黑乎乎的牛粪。爷俩各自走到路的一侧,开始捡拾那些湿的和半湿不干的牛粪,捡满一篓,就找个高岗倒出、摊开,接着再捡。这活儿李进老早就干过,以前村里家家户户都烧牛粪,牛粪成为人们争抢的东西。现在庄稼的秸秆都烧不完,已经没人捡牛粪了。但是爹却仍然要捡,他是要留着秸秆喂家里的牛羊呢。
⑤捡了几筐牛粪,身上已经开始发热了。李进忽然发现,在一处低洼的地方,卧着一片灰白色的东西,好像是一群羊。走近了才看清,哪里是羊,分明是一群大雁,一只只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咦,这群大雁见人来怎么不飞呢? 李进走过去喊叫了几声,又用粪叉去碰,雁群依然不动。李进忽然明白过来,这些大雁是被突如其来的寒潮冻死了。
⑥李进立即放下背篓,跑上高岗,挥手喊他爹。他爹快步走过来,看到一地死雁,立即过去挨个踢着大雁;然后扔下背篓,对李进说:“你在这里看着,别让别人抢去。我回去赶车,咱拉回去,能卖好多钱哩!”
⑦看着爹连跑带颠地走了,李进的目光又落在那些大雁身上。大雁有的是两只靠在一起,有的是单独趴着;有的脑袋插在翅膀里,有的耷拉在地上。他弯下腰,用手摸着它们,小声嘀咕:“你们怎么就冻死了呢,真是太可惜了。”
⑧李进从小就喜欢大雁。听说这鸟生活在遥远的西伯利亚,每到秋天来临;就可以看见它们一群群从头顶上空飞过。奇妙的是,它们有时会排成“一”字,有时又排成一个“人”字。有时候,它们会在草原上歇歇脚,以前有猎人会乘机猎杀它们,但这些年提倡保护动物,已经没人敢捕杀它们了。
⑨他开始把大雁往一起堆。每捡起一只,都会仔细观察,他觉得这么大的家伙竟然可以在天上自由飞翔,真是不可思议。现在即便死了,它们还是那么美丽迷人。一共35只大雁,李进一只只地抱到土坎下,挤挤挨挨地形成一大堆。望着这堆大雁,李进想,它们很快就会变成爹手里的钞票,成为人类的口中食、腹中餐,竟然有点心疼。
⑩望着这群大雁,李进心中忽然想到了自己的同学,想到大家在操场上走步、唱歌的场面。一场高考下来,他们有的展翅高飞了,有的也遭遇了严寒;比如自己……李进心中不由泛起一阵酸楚。
⑪忽然,他发现一只大雁似乎动了一下。他急忙扑过去,伸手去摸它,透过羽毛,他感觉到它的身体还有温度;再摸别的,好像也在回暖。哦,大雁并没有死,它们只是被冻僵了!现在它们被集中到背风的坎下,就又缓了过来。李进心中一喜,脱下身上的羽绒服,盖在了雁群上面,他瑟缩着身子,跺脚大喊:“大雁大雁,快快醒来,快快醒来!”
⑫大雁真的开始一只只动起来。先醒来的大雁看见李进,显得惊慌失措,开始四散奔逃,但是它们行动笨拙,一时无法起飞。这时不知从哪里跑来两只野狗,扑过去追咬大雁。李进急忙拿起粪叉,喊叫着过去打狗,又扔石头把它们撵得远远的。等他回来的时候,发现大雁已经全部苏醒了。它们聚在一起呜叫着,好像在商量事情,看见他来,忽然一起扇动着翅膀奔跑起来,接着一只只腾空而起,越飞越高。但是它们并没有马上飞走,而是在李进头顶上绕了两圈,嘎嘎地叫着,似乎在向他表示感谢。
⑬李进从地上捡起羽绒服,也在草地上奔跑起来。他挥舞着衣服,大声地喊着:“大雁大雁,快点飞吧,高高地飞吧,飞到南方去吧!”跑着跑着,李进突然停住了。他看见他爹赶着一辆毛驴车,正站在不远处看着他。他立刻蔫了,什么也没说,穿上衣服继续去捡牛粪。他知道,今天的一场打骂是避免不了啦,复读的事情也别提了。他霎时感觉心里凉透了。
⑭奇怪的是,这天爹什么也没说。晚上娘告诉他:“你爹同意你去复读了。”看着惊讶的李进,娘又说:“你爹说,你早上放飞大雁,在草地上又跑又叫的样子挺稀罕人的。他觉得你很有爱心,也应该让你像大雁一样高高地飞。”
⑮啊,这真是意想不到的结局。李进的眼泪立刻涌了出来。
(有删改)
11、参照示例,简要概括李进和大雁之间发生的事情及他的心理感受。(4分)
(1)李进发现大雁被“冻死”觉得可惜。
(2)
(3)
(4)李进赶走野狗、放飞大雁,心情十分激动。
12、为探究第⑤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小文将句子改写如下,语义基本相同,但表达效果却不一样。请比较变化并鉴赏原句的表达效果。(4分)
走近了才看清,哪里是羊,分明是一只只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的大雁。这群大雁,见人来也不飞。
13、阅读第⑬ 段画线句子,分析作者是怎样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李进这一人物的。(4分)
14、标题“大雁快飞”有哪些意蕴? 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15、如果向校刊推荐此文,下面三个栏目,你觉得推荐哪个栏目最合适 请从选材和主题的角度说明理由。(5分)
人与自然 青春底色 爱的微光
【古诗文阅读】(共6 小题,计1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12分)
萧颖士为唐名人,后之学者但称其才华而已。予反复考之,颖士乃风节之士也。为集贤校理①,宰相李林甫欲见之,颖士不诣,林甫怒其不下己。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时安禄山宠恣,颖士阴②语柳并曰:“胡人③负宠而骄,乱不久矣。东京其先陷乎!”即托疾去。禄山反,颖士往见郭纳,言御守计,纳不用。叹曰:“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节度使源洧④欲退保江陵,颖士曰:“襄阳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则大事去矣。公何轻土地,取天下笑乎? ”洧乃按甲不出。
【注】①集贤校理:官名。②阴:暗地里。③胡人:指安禄山。④源洧:人名。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后之学者但称其才华而已( ) (2)愈见疾 ( )
(3)胡人负宠而骄 ( ) (4)即托疾去( )
17、下列各句中,“乃”的意义和用法与“襄阳乃天下喉襟”中的“乃”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乃记之而去 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18、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2分)
(2)公何轻土地,取天下笑乎? (2分)
19、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萧颖士乃风节之士体现在哪里。(2分)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0-21题。(4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