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试卷命题培训心得

对小学语文试卷命题培训心得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12-19 15:10:57

毛琼英 龙泉驿区西平小学

摘 要:小学语文试卷评讲课,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受到老师们的重视。但是,目前很多老师的试卷评讲课是低效的课堂,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构建一个基于生本的试卷评讲课堂,从准确掌握学生考试情况、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适时发挥教师导学作用等方面入手,切实提升小学语文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试卷评讲课不仅是检验学生一段时间语文知识的学习情况,促进其更加有效地进行复习,帮助其总结学习语文经验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是反馈教师教学情况,帮助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的重要选择。新课改的理念是“以生为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以学生是否听懂了,是否参与进来,为衡量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准。但长期以来,小学语文试卷评讲课,一直处于一个小学语文教师不愿意去改变的区域,造成了小学语文试卷评讲课的低效,甚至无效。下面是笔者对小学语文试卷讲评课的几点思考:

一、低效的小学语文试卷讲评课——基于师本的课堂

笔者结合自己教学中听评课的实际,发现目前很多小学语文的试卷评讲课,仍然是师本的课堂。具体有以下几个问题:

1.盲目讲评。任何教学内容的设置都必须有计划。传统的师本思维认为,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中心,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一个对象。于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试卷讲评课时。根本就是随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盲目地进行评讲。

2.滞后讲评。有部分语文教师,为了赶所谓的教学进度,而在很长时间后,才对学生的试卷进行讲评。有点心理学知识的人都知道,“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评讲试卷的时效性有好重要。笔者有一次去听一堂语文随堂课,居然发现,上课的老师所评讲的试卷,是半个月以前考的试卷。这样的滞后讲评,效果怎样?不得而知。

3.机械讲评。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试卷讲评课上完全就是一言堂。认为只有这样才会高效,才会让学生有所收获。整节试卷评讲课,教师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存在,俨然成为了一个演说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按照参考答案,滔滔不绝。学生就只是一个忠实的记录者,忙碌地记录所谓的标准答案,毫无学习方法可谈。

4.随意讲评。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试卷讲评课时,对于学生情况,试卷答题情况没有进行针对性的了解。基本上都是根据自己对学情的了解以及自己的经验进行讲评。结果造成有些知识点学生已经掌握,教师大讲特讲,有些知识点学生没有掌握,一带而过。这样的随意讲解,势必会造成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

5.单纯讲评。试卷讲评时,很多老师只是为了单纯地讲评试卷。只是评讲试卷上的题目,对于这些知识点的考查方式,自己不会进行融会贯通。还有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只有数学试卷,才有必要进行巩固练习,语文试卷完全没有必要进行巩固练习。这就会造成“讲了等于没讲”的现象。

二、高效的小学语文试卷评讲课——基于生本的课堂

一堂有效地语文试卷评讲课,在于教师是否提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否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一些问题。学生是否主动、积极地参与试卷评讲当中,学生是否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只有达到了这些要求,才能被称为一堂有效地小学语文试卷评讲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评价在于“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新课程背景下,要让小学语文试卷评讲课有效性得到增强,就应该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回归到正常的课堂教学模式——生本课堂。

1.以生为本,准确掌握学生考试情况。试卷评讲课的起点,就是要充分、准确地掌握学生考试的情况。这里所说的学生考试情况,不是所谓的各个分数段的统计数据,而是对每个人或者每个题目的具体情况的统计和分析。根据学生在具体题目上的得分情况,失分情况,来辨别此次试卷评讲课,哪些地方该讲,哪些地方可以不讲,哪些地方需要重点讲,哪些地方要略讲,哪些知识需要帮学生一起巩固。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根据学生情况来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是自己平时地所谓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来决定,应该要进行科学、严谨的分析统计。下面是笔者为了解班级期末考试情况所做的分析统计表:

分析好这张统计表,教师可以很清楚明白地了解到每位同学答题情况,并且对全班的答题情况有着很深入地了解,根据学生的得失分情况,就会知道哪些题目该重点讲,哪些题目略讲甚至不讲。这样一来,试卷讲评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会得到增强。

2.以生为本,小组合作探究。虽然,通过前面的统计表,对于学生的情况有了很充分地了解。但是,如果老师这样整个课堂都是“满堂灌”、“一言堂”,那么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我们的心里应该最清楚吧。每次发试卷的时候,你都会听见教室里一片的讨论声。要么是在交头接耳地询问分数,要么是在看同桌的卷子,要么在自己订正答案。其实,这个时候,是学生进行试卷修改的积极性最高的时候。教师应该利用好这段时间,让全班的每一个同学都参加到试卷的评改中来。当然,并不是全部问题都拿来小组合作。可以根据得分率的统计,事先安排部分一些题目,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小组内的讲解。这样一来的结果,笔者发现,平时不愿意在班上发言的学生,开始变得主动了,老师认为比较困难的问题,在小组合作中都能得到解决。

3.以生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很多教师对于试卷试题的研究能力,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试卷评讲课上,也能教给一些学生一些进行自我总结的方法。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还是师本的教学方式,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郭思乐教授说“教学的本质,不是所谓的师生对话或者交往,而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学生的自主学习。新课标也要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试卷讲评课,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去发现,甚至让学生自己出一些试题。下边是笔者在试卷评讲课上进行的尝试:

分发试卷——学生研究试题,探讨答题方法——分发参考答案给学生,学生分析答案和自己所想答题方法异同——学生再次研究试题,研究答题思路——自我总结答题方法——学生自己尝试出一个类似题目,并做出参考答案。

这样一来,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也能让学生在自己反思的过程中,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答题方法,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学生自己都会分析、研究试题,甚至还要自己出试题,这样的试卷讲评课肯定要比教师一言堂的效果要好得多吧。

4.以生为本,适时发挥教师导学作用。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同样也是老师的课堂,这两点并不冲突。教师在课堂发挥的作用,是要调动学生,是给他们创设良好的沟通环境,要让他们在开放、民主、平等、互动的课堂中学习。当然教师的作用,还要发挥在学生们百思不得其解之时,给予一点点拨,会让他们豁然开朗。下面是笔者的一个教学片段:

生:这道题目,是要求我们回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那么就应该看题目。

生:那也不一定哈,我觉得应该对诗歌有个大致的理解后,再去看感情,不是很简单吗?

其余小组成员无所适从。

师:其实,你们两个说的都没有错啊。任何一首诗歌,读的时候,我们都是要先看题目嘛。然后顺着把诗歌读完,对诗歌表达的意思不也就一目了然了嘛。如果,你们能把这两者融在一起,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生如有所悟)

教师在这里,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这道题的答案是什么,也没有给学生的这种有益地争论,下个定论,孰对孰错。而是指出他们都有合理性的方面,看似什么都没说。其实,教师知道这两种赏析诗歌的方法,都不错,既然都是有用的,就干脆让学生自己再去争论,就一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综上所述,传统的基于师本的试卷评讲课,很多时候都是教师在唱独角戏,而以生为本的试卷评讲课堂,却是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只有学生动起来了,学生参与度高了,学生通过试卷评讲课有所收获了,这样的试卷评讲课,才是有效地试卷评讲课。小学语文的试卷评讲课,就应该追求一种“以生为本”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

[2] 韦志成:《语文学科教育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 刘家访:《教育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

[4]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5] 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6]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7] 钟启泉:《 现代课程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