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为三大主科之一,不仅分数占了总成绩的五分之一,更是占据高三卷子的半壁江山。回顾整个高中生涯,许多学生的大半复习时间,似乎都是用来做各种各样的数学题目,毕竟在很多学生看来,要想学好数学,“大量做题”才是唯一出路。
在高考中,全班57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平均分,竟然超过了120分,这在数学题目难度较大的前提下,尤显得难能可贵。作为办理的数学老师,陈苗家有一套自己总结的教学经验,在分享大会上,陈苗家直言教学秘诀,其实就是多跟学生说1句话。
这20多年来,陈苗家一直坚持呆在教学的第一线,在他看来,教学其实并不仅仅是教知识,更多的是教习惯、教做人。大学毕业后的陈苗家,在教学的第一年,其实就遇到了不少的难题。由于知识储备不同,所以陈苗家懂得道理、知识,再讲给学生听,不理解、不接受,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都极为常见,这让刚为老师的陈苗家,开始思索,到底应该怎么让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21天连续同做1件事,就很容易形成习惯。这是后来科学家研究出的一种行为模式,当连续每天都做1件事的时候,时间一长,就很容易形成行为惯性,反而更容易坚持下去。陈苗家想到1句话:“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西塞罗的一句话,让陈苗家意识到,一味的劝说、建议,其实并没有多少效果,直接了当的帮助学生从日常行为做起,反而效果更佳。
平时除了在上课的时候,陈苗家在平时也会常跟学生说1句话:“难题看着大,但是一点点拆分后,其实也很简单,就像数学题一样!”这句话既能打消学生们平时对数学的畏难心理,又能找到入门的第一步,那就是学会拆解。
无论是学习目标,还是难解的题目,都要学着去分析,然后定好需要一步步解决的步骤,这样既能让人有事可做,又能做事对路。在陈苗家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会最多的不仅仅数学知识,更是对于学习的态度,以及对于自己未来的规划方法。学会去拆解、分析的能力,对于学生而言极其重要,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步骤。
在陈苗家看来,数学题目难,但也只是由一个个小知识点组成,只要先从每一点逐个击破,那么等到解决后,再回头来看,也没有那么难解。学会放松对困难的压力,才能更好的看清当下的问题,学会冷静的分析说是陈苗家教给学生的一招,而也正是这一招才让全班学生的成绩不错。
除此之外,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还可以从上课、自习亦或是做题顺序上下些功夫,而具体操作,感兴趣的同学不妨点击专栏视频:
精彩文章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