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师批改作业并不重要,老师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怎样处理作业上
我在网上看到有位网友写的一篇文章,标题大概为:提升教学质量,先从抓好学生的作业批改开始。这个观点我是基本不同意的,甚至说是反对的。
我的观点是:老师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学生的作业改上,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已经落后了五分之一个世纪。与其花费大量的精力去批改学生的作业,还不如多想办法去怎样处理学生的作业!有的老师会说,这不是一样吗?故弄玄虚!
这不一样,下面我来谈谈我个人的看法与理由,仅供参考,说的不对,请友友们批评指正!
首先,老师批改作业就得布置作业,初中学习科目比较多,每门科目老师都会布置作业。假设每天上四门课,每位老师都布置作业,并且都要上交的话,课外就那么多时间,学生怎能吃得消呢?即使学生勉强完成了各科作业,试问作业质量能有保证吗?老师批改没有质量的作业又有什么意义呢?
其次,老师把作业收上来,然后用很大量精力去批改,甚至复批,花费很长时间去评判每位学生的作业对错,这时候学生做正确了,错误了又有什么意义呢?已经晚了大半天时间呀!因为你批改完作业后一定还要去评讲!试问:在评讲作业的时候,那些作业做错的学生一定是受益者,那么那些作业做正确的学生是不是没事干啦?尽陪着他们去重复听讲而浪费时间呢?所以我说初中数学老师批改作业并不重要,老师应思考如何处理学生的作业才是主要的!
如何处理作业呢?我是初中数学老师,我的个人做法是:我把全班分成组若干个数学学习小组,每个组选出数学成绩较好的同学担任组长。我尽量把数学作业放在课堂上来完成,然后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换作业本或练习册,互查互批,做错的题先由学生自己用红色笔更改,然后再由组长复查!若有争议,老师巡视时现场指导,一般情况下,不把当堂的基础作业留到课外,课外只留一道(仅一道)考点链接题,多数是在下一节课前5分钟内解决,仍是组内先互查互改,合作交流,遇到共性问题老师再评讲!我把精力多数用在精心备课,精选作业上,尽量做到精讲精练,当堂完成作业。我只批考试试卷,很少亲自大量批作业。我所教的班级的数学成绩在校内同年级组中总是较好的!
或许有人批评我懒,把老师的份内工作让学生来做。我认为不是这样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会才是最终目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本来就是一种学习方式,合作交流得有抓手,相互讲题,相互欣赏和批改对方的作业正是合作交流的一种途径,只不过我把这种方式作为处理作业的载体而已!
最后一句话总结:改作业的老师不一定就能提升成绩!方法对头了,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照样也能出成绩!
欢迎友友们分享你们的观点,你们的支持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