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主要课程,具有基础性、 性和 性。
2、高中数学课程分为 课程、 课程和选修课程。
3、教学情景包括现实情景、 情景和 情景;每种情景可以分为熟悉的、 的和 的。
4、教师应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落实“四基”,培养“四能”,促进学生 的形成和发展,其中“四基”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和 。
5、教学评价的主体应 ,评价形式应 。
6、《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是 为本, 为先, 为重和 。
7、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引导学生会用 观察世界,
会用 思考世界,会用 表达世界,即“三会”。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教师应主动提升自身的通识素养,其中通识素养包括:
A 科学素养 B 人文素养 C 信息技术素养 D 都正确
2、数学不仅是运算和推理的工具,还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其中常见的数学语言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然语言 B 图形语言 C 社会语言 D 图形语言
3、既是数学的基本思想,又是形成理性思维的重要基础,还能反应数学的本质特征的核心素养是:
A 逻辑推理 B 数学抽象 C 数学建模 D 直观想象
4、数学运算主要表现为: (不定项选择)
A 理解运算对象 B 掌握运算法则
C 探究运算思路 D 求得运算结果
5、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联系生活学数学 B培养学习数学的爱好
C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6、《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 )的动词。
A过程性目标 B知识技能目标 C 终结性目标
7、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案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案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阅和分析教案理论与教案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8、考试命题时,要重点考察学生的
A 思维过程 B 实践能力 C 创新意识 D 均正确
9、在数值计算中,最为常用的方法是 (不定项选择)
A 代数法 B 函数法 C 二分法 D 牛顿切线法
10、主题教学设计中,既是确定主题教学目标的前提,又是主题教学设计的重点环节的是
A 确定主题内容 B 分析教学要素 C 编制主题教学目标
D 设计主题教学流程 E 评价、反思及修改
11、在互联网 、大数据的支持下,数学教学由知识教学向核心素养转化,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三化”是
A 精准化 B 高效化 C 个性化 D 社会化
12、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突出 四条主线。(不定项选择)
A 函数 B 几何与代数 C 概率与统计 D 数学建模活动
E 数学探究活动
13、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 等。(不定项选择)
A 思想 B 精神 C 语言 D 方法 E 观点
14、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有 (不定项选择)
A 独立思考 B 自主学习 C 合作交流 D 老师讲学生听
15、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体现在 (不定项选择)
A 科学价值 B 应用价值 C 文化价值 D 审美价值
16、教学评价的评价体系是
A 目标多元 B 方式多样 C 注重过程 D 都正确
17、数学建模是 素养
A 对现实问题进行抽象 B 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
C 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 D 均正确
18、开放性问题和探究性问题的评分应遵循的原则是 (不定项选择)
A 满意原则 B 加分原则 C 标准原则 D 灵活原则
19、反映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是 (不定项选择)
A 情景与问题 B 知识与技能
C 思维与表达 D 交流与反思
20、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
A、组织者 B、引导者 C、合作者 D、评价者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数据分析主要表现是什么?
3、在教学中落实课程标准的几点建议是什么?
4、教师实施课程标准应注意哪些问题?
三、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考试命题的原则是什么?
2、谈谈引入弧度制的必要性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选择性、发展性 2、必修 选择性必修 3、数学、科学、关联、综合 4、核心素养 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 5 多元化 多样化
6 育人、师德、能力、终身学习 7、数学眼光、数学思维、数学语言
二、选择题
1、D 2、C 3、B 4、ABCD 5 C 6 A 7 D 8 D 9 CD
10 B 11 ABC 12 ABCDE 13ABCDE 14 ABC 15ABCD
16、D 17 D 18、AB 19 ABCD 20、ABC
三、简答题
1、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素养
②优化课程结构,突出主线,精选内容
③把握数学本质,启发思考,改进教学
④重视课程评价,聚焦素养,提高质量
2、 ①收集和整理数据
②理解和处理数据
③获得和解释结论
④概括和形成知识
3、 ①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突出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②情景创设和问题设计要有利于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③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促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连续性和阶段性发展
④既要重视教,更要重视学,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⑤重视信息技术运用,实现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深度融合。
4、①以教师专业标准的理念为指导,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②数学教师要努力提升通识素养
③数学教师要努力提升数学专业素养
④数学教师要努力提升数学教育理论素养
⑤数学教师要努力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四、问答题
1、①命题应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和课程内容,注重对学生数学学科核
心素养的考查,处理好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知识技能的关系,要充
分考虑对教学的积极引导作用。
②考查内容应围绕数学内容主线,聚焦学生对重要数学概念、定 理、方法、思想的理解和应用,强调基础性、综合性;注重数学本 质、通性通法,淡化解题技巧;融入数学文化。
③命题时,应有一定数量的应用问题,还应包括开放性问题和探 究性问题,重点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问题 情境的设计应自然、合理。开放性问题和探究性问题的评分应遵循 满意原则和加分原则,达到测试的基本要求视为满意,有所拓展或创新可以加分 ,在命制应用问题、 开放性问题和探究性问题时,要注意公平性和阅卷的可操作性。
④在高中毕业的数学学业水平考试与数学高考的考试命题中,要 关注试卷的整体性。处理好考试时间和题量的关系,合理设置题量, 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逐步减少选择题、填空题的题量;适度增 加试题的思维量;关注内容与难度的分布、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比 重与水平的分布;努力提高试卷的信度、效度和公平性。
⑤数学高考命题还应依据人才选拔要求,发挥 数学高考的选拔功能。
2、①基于对应关系的函数定义,要求函数是实数与实数的对 应关系,引入弧度制后,使得三角函数的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取值都是实数,符合 对应关系的函数定义。
②用角度作为自变量表示三角函数,还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自变量的值与函数值不能进行运算
③特别是"利用三角函数能够较好地描述钟摆、潮汐等周期现象,这时的自变
量不一定是角度,可以是时间或其他的量。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 让学生感悟数学抽象的层次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