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拉式衣架》是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课本里的一个小制作。教师设计了课堂评价表,课堂总结时,要求学生根据自评和互评的结果,在空格内填上三颗星(优秀)、两颗星(良好)、一颗星(还需努力)。表格内容涉及四个方面:造型美观、比例协调、做工精致、收折方便。见图如下。
小组制作完成,每组分享后,教师要学生完成表格填写。最后,教师又让学生在反面空白处写上自己这节课的收获或一些问题。
下课后,教师把八个组的课堂评价表收了上来,我对表格内容进行了整理,发现了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也给课堂提供了改进的方法。
课堂评价表填写情况如下:
空白表格:2张。
只填了1个组的:4张(分别填了第八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都填写的:2张(几乎都是3颗星)
从上面评价表填写情况可以发现如下问题:
1.有2个组学生不重视评价表,并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2.有4个组的学生没有理解老师的要求,只是评价自己组,不去评价别人组。
3.有2个组的学生评价比较含糊,几乎都是优秀。
课堂评价表反面,学生写的收获或内容整理如下。
学生收获方面:
1.2张反面什么都没写。
2.3张只写了自己的收获。
(1)动手制作或废物回收利用可以为生活增加美好和方便。
(2)我觉得他们废物利用把生活一些不起眼的东西利用起来,勤思考创造更好的更实用的。
(3)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这节课,让我们明白了动脑思考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性。我们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多为人们发明这种实用的生活用品。
4.3张写出了自己制作过程中的收获。
反馈的优点是:
(1)学习本课,让我明白了要勤于动手,敢于发现。展开想象,就能为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
(2)我们小组从上面一段视频,感受到了创意会给人们美好和便利。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懂得了动手的快乐。
出现的问题是:
(1)我们小组在制作架臂的过程中,有一位同学把其中一个架臂的弯钩给做大了。做支架的过程中,把支架的开口小于架臂的宽度。最后架臂的弧度太大了。
(2)用尖嘴钳时力气不够。铁丝不够直,不够美观。七手八脚,抢来抢去。
(3)我们小组在制作架臂的构成中,发现铁丝边有点弯,不好控制。操作起来不方便,不顺畅。金色铁丝的钩子做小了,但是,经过调整,我们把它完善成了和与另一边同样长的弯度。制作完成之后,发现两边不平衡,经过完善,它就变得平衡了。
根据学生填写的评价表和收获,我们就可以根据它们来对这节课进行进行评课。
首先,要重视劳动工具的现场练习使用。
大部分学生都能够从这节课里学到一定的制作衣架的劳动技巧,动手制作或废物回收利用可以为生活增加美好和方便,要勤思考创造更好的更实用的物品。他们懂得了动手的快乐,也理解了创意会给人们带来美好和便利。
课堂上教师使用了操作视频让学生观看,让学生了解操作过程和注意点,接着直接让学生进行操作。在看与做作品之间,缺少一实际使用工具的过程。虽然,教师提前到班里让学生初步使用了钳子。但就课堂看,还没有达到熟练的程度。
学生的反馈“用尖嘴钳时力气不够。铁丝不够直,不够美观”,就说明了在观看制作成品的视频前,教师要介绍使用的工具,要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工具。
第二,教师小组合作要求不明确。
教师在小组制作之前提了4点要求。(1)制作时要注意当心被金属丝划伤。(2)传递尖嘴钳的时候要注意手柄对外。(3)保持安静和桌面整洁,不懂的可以举手。(4)时间一到,停止制作。
这4点要求涉及了安全要求,但是缺少小组分工的要求和具体操作时间的要求。每组一般是6人,制作的过程就是合作的过程。谁使用钳子,谁来操作做衣架,谁来汇报等等,六个人必须要明确分工。学生所提意见里有一条“七手八脚,抢来抢去”,就暴露出小组分工不明确。
第三,劳动难点没有突破。
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多处是老虎钳使用不熟练,无法将软铁丝拉直。对架臂的宽度与支架开口之间的大小关系进行了调整。这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虽然在制作前的视频中涉及了相关说明,但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还是把控不好的。
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巡视,及时发现所遇到的难点。对于每个组普遍出现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全部停下来,进行统一指导。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做出比较成功的作品。
这就说明,课堂上教师即使让学生在制作前观看示范视频,并不代表学生就会做。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产生问题,才会激发学生求知欲,希望得到教师亲自指导,这是看视频所做不到的。
第四,小组展示和评价没有指导到位。
这节课的小组展示,教师让每个组汇报的学生站在自己座位上向大家展示。这种方式有时无法直接当着学生面展示,从而直接影响展示效果。所以,这应该是学生没有认真填写评价表的最大一个原因。小组展示,最好让每组汇报学生统一站到讲台前,让所有学生都看见他们的作品。
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评价标准。应该先让学生讨论出评价的标准,再出示评价标准。学生在述说说自己组制作过程中的收获不足后,其他学生要进行评价。最后,把对每个组都写评价表,改为让学生评选出相对比较优秀的组别,进行有针对性的表扬。要引导学生不仅分享制作成功之处,还要分享失败之处。
这份评价表要进行修改。把八个组的评价,改为写出相对比较优秀的组别。然后,在表上填写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之处。这些设计放在一面即可,教师要督促学生当堂就写,要给一定的时间,让小组讨论下。这样,就能够避免一些组不在意评价表。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也应该是评课者之一。对于上课教师,听课教师要进行评价,听课的学生也应该进行课堂评价。这是评课的多元化的一种体现,不容忽视。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反馈意见,要善于从学生的问题中去发现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反馈意见是我们评课的一个最真实的评价依据,我们要高度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