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综合检测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妥帖(tiē) 倔强(jüé)
锤炼(chuí) 震颤(chàn)
B.濒临(bīn) 婆娑(suō)
差使(chāi) 炫耀(xuàn)
C.晕圈(yùn) 勾留(ɡōu)
奔丧(sànɡ) 踌躇(chóu)
D.颓唐(tuí) 炽热(chì)
虬枝(qióu) 惦记(diàn)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奔弛 鲜腴 满院狼藉 不能自已
B.凋谢 秀颀 触目伤怀 纵横绝荡
C.云霄 牛犊 情寓于中 旁逸斜出
D.遏制 琐屑 变卖典质 恹恹欲睡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只有在不断的探索中才能产生艺术精品,一切收成尽在探索中获取,一切精品尽在妙手偶得之间产生。
B.中国军工井喷式的发展让外界张目结舌,尤其是西方国家,认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它们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
C.驾车在S306蚌埠至沫河口段疾驰,路面坦荡如砥,阳光从树叶的间隙投射到道路上,给路面增添了许多斑斓色彩。
D.“新金属文化”作为独立音乐领域不可替代的音乐文化形态,在中国独立音乐的复兴羽翼之下潜滋暗长。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埃德加·斯诺决然想不到,他过世四十多年后,其著作《红星照耀中国》依然会在中国掀起几百万册的销售热潮。
B.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坚不坚固、战斗堡垒作用强不强,是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
C.学生们在志愿者的引领下,走进石家庄市公共安全体验馆,学习防灾减灾相关知识,提高应急避险。
D.为加强餐厨垃圾管理,保障食品安全,厦门市制定了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开始于2018年9月1日施行。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品有散文《春》《背影》《荷塘月色》《匆匆》等。
B. “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这句话句子的成分划分正确。
C.茅盾,字雁冰,原名沈德鸿,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品有《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D.“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我看见过仙人掌。”
6.仔细阅读下列语段,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句子,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排比句。(4分)
如果每一滴水,因为自己渺小,就放弃自己,这世界就不会有广阔的大海; ,
, ;如果每一颗星,因为自己渺小,就放弃自己,这世界就不会有浩瀚的星空。
生命是有使命的,生命是带着使命而来的。生命再渺小,对于你自己,也是你的使命和责任,是你的一切。一滴滴有使命感的水,成就的是一片广阔的大海; ,
。
8.综合性学习。(2分)
向阳中学八年级(2)班开展了以“我们的互联网时代”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2)网络时代,取一个好的网名,既能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又能体现高雅的志趣。请参照示例,给自己取一个别致的网名,并说说它的由来和含义(网名要求积极健康)。(1分)
示例:网名:小桥流水;由来和含义:出自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小桥流水人家”。潺潺的流水、纤巧的小桥、温暖的茅屋,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那么生机勃勃,蕴含了对自然恬静生活的向往。
(3)8月2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请阅读下列材料,写出你探究出的结论。(1分)
材料一 :我国互联网理财使用率由2017年末的16.7%提升至2018年6月的21.0%,互联网理财用户增加3974万,半年增长率达30.9%。我国互联网理财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网民理财习惯逐渐得到培养,资管业务打破刚性兑付有效降低金融机构业务风险,减少监管套利,同时进一步促进机构主动提升管理能力,推动互联网保本理财产品向净值型理财产品加速转化。货币基金发行放缓,促使互联网理财市场朝着合理规范化方向发展。
材料二:2018年上半年,网络娱乐市场需求强烈,相应政策出台以鼓励引导互联网娱乐生态健康发展。网络音乐原创作品得到扶持,网络文学用户阅读方式多样,网络游戏类型的多样化和游戏内容的精品化趋势明显。短视频应用迅速崛起,74.1%的网民使用短视频应用,以满足碎片化的娱乐需求。
二、阅读与理解(44分)
(一)阅读下列选段,完成9~13题。(14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9.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选段的内容。(2分)
10.“我赶紧拭干了泪”“我赶紧去搀他”两句中的“赶紧”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心理活动?(3分)
11.“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12.当父亲为“我”买回了橘子,他为什么会“心里很轻松似的”?(3分)
13.选段写“我”的两次流泪,这体现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阅读下列记叙文,完成14~18题。(15分)
栀子花开了
刘立新
初夏的某天早上,岳母给我打电话说,她家后山的栀子花开了,漫山遍野都是,还飘着香味儿。不难听出,她语句中的兴奋和喜悦。
双休日,我开着车偕同妻子回到岳母家后山采栀子花。刚到山脚下,抬头远望,山上的栀子花一片片、一簇簇,洁白无瑕,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像是用白玉雕成的花朵,又像是穿着白色连衣裙的清纯少女,把山林打扮得热热闹闹、点缀得漂漂亮亮。此时此景,我欣喜万分,迅速地摇下车窗玻璃,一阵微风拂面而过,栀子花随风摇曳,婆娑起舞。随即一股醉人的幽香扑鼻而来,弥漫在空气中,令人神清气爽,陶醉不已。
我情不自禁靠边停车,戴上草帽,拿着塑料袋,和妻子一道欢呼雀跃向山上跑去。
栀子花开得正当时。近看,白色的花瓣像喇叭,朝向阳的方向尽情绽放,还散发出缕缕清香。栀子花有的落落大方裸露在绿树花草丛中,像个大胆而顽皮的小男孩;有的躲在荆棘中,和我玩起捉迷藏;还有的探出半个脑袋,藏在山洼的角落里,像个羞答答的小姑娘。妻子和我在树林中钻来钻去,手指像蜻蜓点水一般不停地采摘着美丽的花朵。手上,衣服上,浑身上下被花香缭绕着。
栀子花是夏日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可凉拌、可素炒、可荤炒……其做法极其简单。先把采来的栀子花择干净,抽出花瓣中间黄色的花蕊,然后用手把花瓣揉皱揉软,直至有汁水渗出,再用清水漂去花中的苦涩味,最后捞起来,加入佐料凉拌。吃起来清凉可口,口齿生香,还可加入韭菜素炒,也可和腊肉一起荤炒……
妻子说,栀子花虽然是一种极普通的花,但是它全身是宝,花瓣当菜吃,花蕊泡茶喝,根和果均是治病的良方。妻子一个劲地夸栀子花。末了,她好像想起了什么,一脸忧伤地对我说:“往年这个时候都是我爸给咱们送栀子花,可现在……”
岳父离开我们将近一年了。想到这儿,我心里一阵锥心刺骨。自从我和妻子结婚以来,每年栀子花开的时候,岳父总会捎几袋栀子花送给我们做菜吃、泡茶喝。他常说:“夏天吃栀子花好,清凉;花蕊泡茶喝,可清肝火。”
岳父是一位老党员,生活在偏僻的小山村里。岳父早年在乡林场工作时,曾带领全场职工开荒,造了一片片的林子,后来他入茶场工作,又种了一山山的茶林。即使在患病期间,他依旧四处为村民办事。当时我们很不理解,对他说,忙碌了半辈子,也该歇歇。每每这时,岳父总是说,人活在世上,总该为社会、为儿女们做点事情,这样人生才有意义。
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各种荣誉证书叠加起来有一纸箱。出殡那天,自发为岳父送行的除了亲戚,还有村民、村干部、镇干部……
我蓦地发现,他的人生恰如栀子花。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做的也是平平常常的事,却把芳香和清白留给人间。
栀子花也是极平常的花,生长在贫瘠的黄土山上,默默地奉献自己的叶、花瓣、花蕊、果实和根,而不知索取。这种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蜡烛”精神,令我对它——极平凡的栀子花肃然起敬。
栀子花开了,开在山上、山下……还开在我的心田里!
14.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15.批注,是精读文章常用的一种方法,即从内容、写法、结构、语言等方面给文章加上评语。请自选角度,为文中画线句子加上恰当的批注。(3分)
16.简要概括用栀子花制作美味佳肴的过程:采择→ → →渗水→ →凉拌。(每空限填2个字)(3分)
17.文中为什么详写栀子花全身是宝?(3分)
18.文中的栀子花象征岳父。他们之间具体有哪些相似之处?请概括。(3分)
(三)阅读下列记叙文,完成19~23题。(15分)
父爱为她打开了那扇窗
梅 寒
父亲不识字,可父亲对一切写了字的纸张怀着天生的敬畏与莫名的虔诚。
那一堆涂满了女儿忧伤情绪的纸片,在众人的眼里,包括在女儿自己的眼里,都不过废纸一堆。可父亲发现了它们,他的眼睛里立马闪现出热烈到无以复加的光芒。他仿佛发现了一个稀世天才。
那年女儿读大一,在一所不入流的大学。暑假里躲在屋里写写画画,写的也不过是自己对前途与未来的迷茫。那篇青涩稚嫩的东西,父亲连读都读不懂。可他认定,他的女儿了不起,居然可以写小说了。
他执意要拿着它去找地方为她出版,女儿坚决不同意。他们的争执因此而起。那个暑假没过完,女儿就匆匆收拾起行李回学校去了,却把那厚厚的一本手稿扔在一个角落里。她以为,她走了,他会忘记。女儿却没想到,斗大的字识不了几个的父亲,居然借了邻居哥哥的西服领带,把自己精心打扮一番,就揣着那本手抄稿到省城去了。
父亲不知道出版社在哪儿,一路向人打听,终于敲开一家出版社的大门。看到衣着光鲜的工作人员。父亲卑微地弯腰含笑,送上一支香烟,然后才小心翼翼地向对方说明来意。可他的话,很快就被那个工作人员礼貌的微笑给打断了:对不起,我们目前还没有出版计划。父亲脸上的笑一下子就僵在了那里:那我怎么样才能把女儿的书给出版了呢?
你们实在想出版,可以自费。回答很简短,语气里已是不耐烦。父亲却还不走。他把手稿再次谦恭地递上去:您给看看,我们可以自费出。
我们现在忙。工作人员的手轻轻一挥,父亲的骄傲就“啪”一下掉在了地上。父亲弯腰拾起地上的手稿,转身,下楼。整个人轻得像一片叶子……
他给女儿的信还是很快就寄到女儿手上,歪歪扭扭,很短的几句话:闺女,我拿着你的书稿去见了出版社的人,他们看了,说你写得不错,再好好修改一下就能达到出版要求。女儿没回信,她自己很清楚,那篇东西离出版的要求还有多远。可女儿的写作热情却被父亲的那封短短的信重新点燃。只是,那一次,女儿偷偷地写,再不敢让父亲知道。
父亲着迷了一样,一定要想办法把女儿的第一本书出版了。父亲找了数家出版社,仍然没人肯出版女儿的书。父亲就决定自己拿钱帮女儿出书,他终于找到那样一家出版社。只是两万六千块钱的费用,他们家不吃不喝也要整整两年才能挣出来。那一次,一直沉默的女儿再也不能沉默,她同父亲大吵。她不能理解父亲的做法,她甚至觉得父亲是在把她往一条绝路上逼。父亲第一次对她发了脾气,他说:他就是觉得自己的女儿行,自己的女儿是写书的料。就算砸锅卖铁,他也要把她的那本书出版了。
父亲真的做到了,已是时隔四年之后。两万六千块钱,他雇了辆汽车从省城印刷厂拉回了一千三百本书。新书到家的那天,父亲把全村的父老乡亲全都招到了家里,摆了几大桌的酒席,放了几大堆的烟花。灿烂的烟花下,父亲的泪,流了满脸。女儿的泪,也流了满脸。直到那时,她才从母亲的嘴里知道,那两万六千块钱的来路。那是父亲扛了数不清的水泥袋子赚来的。身高一米五六,体重仅有九十多斤的父亲每天却扛着每袋一百斤重的水泥,一天扛上两百多袋。他根本就没把自己的身体当成肉体,他拿它当了钢铁……
那天,在她的新书“发布会”上,父亲喝了很多酒,喝醉了。喝醉了的父亲拉着她的手说:瞧,上帝已经为你打了一扇窗,你一定要好好珍惜!不识字的父亲,为着女儿“处女作”的出版,已学会了使用文化词。
那一年,她大学毕业,带着新的希望,迈入了新的征途。
父亲曾用了四年的时间,为出版她的第一本书。她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连续出版了数本书。散文,随笔,小说……当她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国内外各大媒体报纸上,当她气定神闲地坐在演播室里追忆那段青涩的年少岁月,提起父亲,提起那本至今仍被父亲保留着的处女作时,她仍然泣不成声。她记着父亲对她说的那句话:瞧,上帝已经为你打开了一扇窗。
她说,打开那扇窗的不是什么上帝,而是说那句话的人。是的,父亲没文化,父亲的那双手像锉刀,父亲额上的皱纹,像犁铧穿过。可父亲的目光,却坚定,深远,父亲的那份深情堪比太阳,在那一瞬间,穿透了她青春岁月重重的迷雾,为她指明了方向……
1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20.阅读下列句子,回答问题。(4分)
父亲的骄傲就“啪”一下掉在了地上。父亲弯腰拾起地上的手稿,转身,下楼。整个人轻得像一片叶子……
(1)理解加点词语“骄傲”的含义。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画线句子。
21.文章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何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3分)
22.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两段的作用。(3分)
23.文章以“父爱为她打开了那扇窗”为题,有何妙处?(3分)
三、写作(50分)
24.请以“有你就有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第四单元综合素质检测
1.B(A.“倔”应读作“jué”;C.“丧”应读作“sānɡ”;D.“虬”应读作“qiú”。)
2.D(A.“弛”应写作“驰”;B.“绝”应写作“决”;C.“寓”应写作“郁”。)
3.C(坦荡如砥:多用来形容大面积的地方很平坦。此处应用“周道如砥”。)
4.A(B.“健康发展”前面加上“能否”;C.句末加上“能力”;D.“开始”放到“施行”前。)
5.D(“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我看见仙人掌。”)
6.示例:如果每一棵草,因为自己渺小,就放弃自己,这世界就不会有广袤的草原。一颗颗有使命感的星,成就的是一片浩瀚的星空。
7.(1)有理性,对于无望捉到的猎物就会放弃。
(2)狼蛛有一个能节制的胃,使它不大会受到饥饿的威胁。
8.(1)①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②“互怼”两个人互相斗嘴,抓对方的弱点斗嘴 已成为聊天的新形式,表示双方反对和故意找茬。
(2)示例:网名:柳暗花明 由来和含义:出自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比喻人们在处于困境、遭遇挫折时,经过一番努力,又有了新的出路、新的天地。
(3)中国网民规模超8亿,互联网普惠化成果显著;互联网理财使用率提升明显,市场规范化有序化发展;互联网娱乐健康发展,短视频应用迅速崛起。
9. 示例:描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表现父亲爱子的深情。
10. 怕父亲看见自己流泪更不放心;怕父亲累着,体贴、心疼父亲。
11.动作描写。“攀”“缩”“倾”三个动词,细腻而又简练地描写了父亲爬月台的整个动态过程,表现了父亲爬月台时的艰难。
12.因为父亲为“我”买回了橘子,感觉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心里很满足,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
13.写出了对父亲爱子之心的理解,表达了离开父亲时那种依依不舍的感情,体现了相亲相爱的父子深情。
14.第一段写岳母打电话给“我”,告知“我”她家后山的栀子花开了,既开篇点明题目,也为后文写双休日“我” 偕同妻子回到岳母家后山采栀子花做铺垫,同时还引起下文。
15.示例: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既生动形象地写出栀子花尽情绽放的情态,表达了“我”对栀子花的喜爱之情。同时行文有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增强了文章的语言魅力。
16.抽蕊 揉皱(或:揉软) 漂苦(或:漂涩)
17.详写栀子花全身是宝,引出下文的回忆,即叙写岳父为社会、为儿女们做的贡献,为后文礼赞岳父、礼赞栀子花做了铺垫。
18.普通(平凡)、默默奉献、不知索取、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19.示例:父亲用了四年的时间,自费两万六千块钱,为女儿出版第一本书。
20.(1)父亲引以自豪的女儿的手稿。(2)示例: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父亲整个人”比作“一片叶子”,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被工作人员拒绝出版女儿手稿后的沮丧之情,含蓄地表达了父亲对女儿的真挚的爱。
21.插叙。交代了父亲为女儿出版手稿费用的来源,表达父亲对女儿真挚的爱;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22.结构上:照应标题,与开头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上:点明主题,深化中心:父亲为女儿自费出版手稿的事,对女儿的人生产生的巨大影响,表达了女儿对父亲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23.以“父爱为她打开了那扇窗”为题,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点明了文章的主题——父爱,还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4.作文示例:
有你就有温暖
微光灿烂,笑意荡漾,香气永存,爱,不散……
失败时,你给我鼓励;成功时,你为我骄傲;哭泣时,你给我安慰;开心时,你便报我以一个幸福的眼神。爸爸,你既严厉又宽容,既是慈父也是严父,有你在,我便不怕。
小时候,常常骑在你的肩头,你不怕累,而我也自然玩得不亦乐乎。每次我玩够了,你总会气喘吁吁地把我轻轻放下。热天有你为我扇风,冷天你会用自己的衣服裹住我。在你的宠溺下,我是恣意妄为的,那时我最乐此不疲的,就是看当我做了危险事情时浮现在你脸上那严肃的表情。
我知道,那严肃不是真正的“严肃”,而是担心。
你可以说是我的终极宠爱者,用妈妈的话说就是忠实粉丝。不管我做什么,你都会支持我,当然这不代表你就不说我,不凶我。我的记忆里,你凶我最狠的一次差不多在我八岁的时候,我无理取闹,你一个巴掌打下来,我哭得昏天黑地。那一次之后,你和我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
你讲了很多话,让我知道了我身上那么多的不足,让我知道你虽然爱我,但原则不可以挑战。说到最后,你把我拥在怀里,我把头枕在你身上,那幸福的滋味,浓郁而不腻。
现在,我长大了,爸爸也在变老,脸上多出了皱纹,可不变的,是我与他相伴的爱。
温和的风轻轻拂过,像是爸爸在轻抚我的脸颊;温暖的光照在我身上,像是爸爸在拥抱我前行;温柔的空气沁入心脾,又像是爸爸对我鼓励的话语……
爸爸,这一路上,有你陪伴着我,让我知道“黑”与“白”,也让我感到独特深沉的爱。你是我的阳光,始终照耀着我,让我知道有你便有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