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总有那么几个省份的数学试题让考生左右为难,考生们经常在“不做肯定错,做了不一定对”的想法间徘徊,导致一场考试下来,题没做对多少,头发倒是掉了不少。
今年高考的数学乙卷,又成为了考生们的吐槽对象,很多考生表示,在考场中,面对这样一张数学题的时候,都产生了自我怀疑,几乎是边哭边做。
甚至有的同学还开玩笑说,考完数学后,自己连打工的工厂都找好了,可见数学对学生们的打击着实不小。可事实上高考数学的出题占比都是经过专家和老师们的精心设定的,大部分的题目考生应该都能够做出来。
专家透露高考数学出题原则,称120分是送分题
高考数学满分为150分,即使再难,也有不少学生能够获得满分,即使再简单,也还是有学生只能达到几十分甚十几分,那么高考数学所出题的原则是什么呢?
关于高考试卷,除了学生和老师,最有发言权的就是设置试卷的专家。有专家表示,高考数学科目的出题原则为3 5 2,其中30%为基础题目,50%为中等题目,还有20%的难题,由此组成一张满分为150分的高考数学试卷。
其实从题目的难易程度比例来看,能够拉开学生成绩的主要还是在20%的难题部分,也就是说,在专家的设计中,学生最后的分差就在难题的30分中产生。
专家还表示,如果学生能够将老师平时所讲的知识点吸收,并做到相应的练习,在智力正常的情况下考到120分是没有问题的。最差的情况也能够达到及格的分数,并不存在考生们所说的一半题目都很难的情况。
其实从专家的解释中,我们也能够看出来,能够参加高考的学生,智力上肯定都是正常的,之所以觉得难,应该就是平时老师所讲的知识点没有吸收,或是在数学方面的努力不到位。
对于专家的解释,考生们纷纷表示无语
虽然专家的解释很有道理,但是对此学生却纷纷表示“君子不受嗟来之食”,还有学生表示“只要剩下的30分,那120分太简单了看不上”,还有学生表示“感觉专家在骂人,但是没有证据”。这样看来,考生们也是很乐观了。
但是玩笑归玩笑,学生们还是要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数学的学习。此前教育部也对数学题目过难做出了回应,表示以后基本上都会是今年这种水平的出题形式。
当下需要培养的是头脑灵活,全方位发展的学生,所以未来的出题方向会更为偏向实际,考生们不仅要学习基础知识,还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样才能够在高考中占领先机。
数学是灵活的科目,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方法
对于学习数学比较吃力的学生来说,大多并不是因为头脑不够聪明,而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学习习惯以及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培养数学思维要符合年龄规律。学生思维发展的早期阶段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也就是需要有具体的事物,学生才能明白。
而数学是抽象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约在四年级左右开始发展抽象思维,所以家长和老师要帮助学生把握好这一关键期。通过游戏、习题等方式来帮助学生从直觉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
如果说思维发展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么学习习惯则影响学生的是学生的发展水平。有很多成绩优异的学生,并不是有多聪明,但一样成绩好,就是他们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与学习方法不同,习惯影响着学生的专注力,也就是在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学生时候否能够接受和吸收,作业是否能够忍认真无误的完成。这些在早期都是需要家长和老师进行督促和特别训练的。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家长还需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加以调整。
学习方法是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不断完善。比如有的学生在课上听老师讲完就能够接受,只需稍加练习即可,但是有些学生就需要经常总结错题,还有的学生需要经常请教老师或同学才能够掌握,这都是不同的学习方法,还要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作以选择。
真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所谓的天才同学,也不过是将努力藏到了大家看不见的地方,经过不断地熟练,才能够被大家称为“天才”,“天才”尚且努力,学生们也要以他们为榜样,才能获得更好的成绩。
今日话题:你的高考数学能考多少分?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