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历史试卷(2024新课标历史考试试题及答案)

新课标历史试卷(2024新课标历史考试试题及答案)

首页历史更新时间:2024-09-03 04:11:50

首先我们来看下新课标的历史试卷。

原题:三国魏代汉、西晋代魏,都通过“禅让”实现:权臣在切实掌握军政权力后,皇帝下诏表彰其功业、德行,表示尊重天意、民心,主动让位;公卿大臣则群起劝进,权臣再三谦让,“不得已”建立新政权。

“禅让”反复出现

A.保障了政治和平稳定

B.放弃了血缘世袭传统

C.维护了特权阶层利益

D.巩固了儒学忠孝伦理

【答案】:C。

这道题的出现使我想起了一些文字和一些影视作品,尤其是百般托词,让人印象深刻,影视作品中的演员表演更是如此,非常夸张。

曹魏政权不过46年,西晋完成了全国的短暂统一,从统一时间看不过37年,就算上建立也只有51年。这种“禅让”是形式上的,是因为有儒家伦理的束缚,更是建立在武力基础上的。其更替朝代是以和平方式进行的,仅仅是这种方式的演变是和平的,但绝对不能保证政权以后的长期稳定。曹魏政权后期的动荡、西晋的“八王之乱”都是典型。另外,此时期政权内部问题也是巨大,阶级矛盾尖锐,农民、流民起义不断,如李特起义、张昌起义等。所以A选项肯定要规避

B选项的血缘承袭仅仅表明“禅让”制下的不同姓氏,无血缘关系的传承和替代,但曹魏替汉后,西晋替魏后,依然是典型的“父子血缘”传承。

C选项是正确答案。士作为春秋战国逐渐登上历史舞台的崭新群体,在经过两汉漫长的时间累积和儒学浸润后,已经成型并逐渐发展壮大。在魏晋时期扮演着重要的历史角色,此时,律令已经逐渐儒家化了,弑君上位不能当众作出,就是后面真的上演了,司马家族马上甩锅给别人,还是尽量烘托出一种众人皆劝我,我屡次拒绝这种欲罢不能的感觉。“禅让”以武力作为保障,是代价最小的朝代更替方式,也符合文人士大夫的思维习惯和利益诉求。如东晋最为典型的“王与马、共天下。”,禅让是符合当时更大多数群体的阶层利益的,皇帝和世家大族共享天下,几个世家大族内部轮流执政。

D项最容易分歧,有考生会以为“禅让”的过程,表面上是尊天意、顺民心,是对儒家传统道德和礼仪的维护和巩固。诚然,此时禅让的出现多少肯定和儒家伦理和忠孝有关系。但在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的时代里面,此种禅让主要还是权臣威逼皇帝导致的结果,权臣搞的这一切是具有重大嫌疑的,这样的权臣不可能是忠臣,并且题干给出“反复”二字,更加突出禅让现象的频繁出现。这便反映出在那个时期内,权臣建立在军事武力基础上,控制了多数士大夫群体,社会舆论也倾向于他。权臣们便以这样相对和平的方式“威逼”前任皇帝下台,不可能会是巩固了儒学的忠孝伦理。

题目的资料来源主要出自于:

范兆飞:

《走向禅让:魏晋之际阶层的固化与易代模式》。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年第 4 期)。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