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卷撕坏扣分吗怎么处理(高考试卷错别字涂黑会扣分吗)

高考试卷撕坏扣分吗怎么处理(高考试卷错别字涂黑会扣分吗)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8-23 04:45:52

截至6月13日,四川省所有高考科目均已开始评卷。

今年,四川高考评卷设立了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两个主观题评卷场,以及成都师范学院一个扫描点。从11日起,四川高考评卷正式开始,近4000名阅卷老师进驻评卷场开始阅卷,预计阅卷200余万份,学科统一评卷结束时间约为6月19日。

今年,四川还首次对外开放了高考评卷场。13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赶赴南充探访西华师范大学评卷场,该校负责理科综合、外语,对口招生考试的英语和一类模式高考英语的评卷。来自全省各地的评卷老师紧张工作,每天8:00到12:00、14:30到18:30进行阅卷工作,确保考生能够按时收到自己的高考成绩。

评卷人员

经过严格资格审查和选聘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参与阅卷的所有老师经过严格选聘和培训。按照教育部规定,我省按条件和程序选聘了评卷指导委员、学科评卷组组长、题组组长、评卷员等各类评卷场工作人员。聘任前,均由推荐单位进行了严格的资格审查,确保无直系亲属或利害关系人参考。

其中,学科评卷组组长必须是七年以上教学、教研经验,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本科高校教师担任。作文、论述题、计算解答题、实验题等题型的评卷人员,是中学教师的,必须是连续任教三年以上并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高中专任教师;是高校教师的,必须有相关学科三年以上教学、教研经验和一定的评卷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

评卷场

禁止携带手机金属物入场

在西华师范大学评卷场记者看到,评卷场入口外50米处拉起了警戒线,评卷老师需佩戴《评卷工作证》才能进入评卷场区域,进入大楼前还需要再过一次安检。在入口左侧,摆放了一排储物柜,随身携带的包、金属物品、手机等都需要存箱。按照评卷场要求,禁止携带通信设备、电子储存设备等物品进入阅卷场。网上评卷,为避免水杯溅水损坏电脑,水杯也需要放在每层楼指定的位置,老师在休息期间才可以出来喝水。

下午3点左右,记者在获得许可,存放了手机、手表、包等物品,经过安检后,进入到高考英语评卷场。在数百平方米的阅卷场内,几百名老师正在紧张地进行网上评卷。每位考生的主观答卷在经过扫描后被“切割”成一道道的小“题块”,每位老师按照“题块”进行网上批改。

以书面表达“题块”为例,考生的答案经过前期扫描生成图片——“题块”后,进入到主观题评卷场的评卷系统,供评卷老师评阅,阅卷完毕后再进行赋分。

每个“题块”

至少由两位评卷员评阅

四川已经实施多年网上评卷,网上评卷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扫描技术为依托,以控制主观题评分误差,实现考试公平性原则。

考生和家长比较关心的是评卷保密性与评卷的公平。对此,评卷场相关负责人介绍,网上评卷利用计算机系统和专用扫描仪将考生答题卡进行电子化,扫描过程中,考生客观题作答信息将由扫描评卷系统自动评阅判分;考生主观题作答信息则按题组分工,由系统自动形成答题电子图片,“考生答卷在经过两次加密后,被‘切割扫描’成一个一个的小图片——题块”,然后由主观题评卷场的评卷员对考生答题电子图片进行评判给分,最后由计算机系统自动合成各科分数。

在这个过程中,考生答题电子图片由网上评卷系统按题组随机分发给评卷员评阅,每个考生的答题电子图片至少由两名不同的评卷员评阅。由于考生答题图片在扫描过程中进行了加密处理,评卷过程中,评卷员只能看到本题组的电子图片,无法了解被评电子图片是谁的。

三评制

确保给分有理扣分有据

考生每道主观题的分数是如何出炉的呢?按照“给分有理、扣分有据、宽严适度,一把尺子量到底”的要求,高考评卷管理非常严格,比如封闭管理制度,学科组长及题组长负责制度,以及试评制、自评制、双评三评制等一系列制度。

为了确保评分标准的统一和规范,我省制订了评卷相关规程。按照教育部要求,在部颁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的基础上,由专家组制订评分细则初稿,并抽取样卷,组织本学科全体教师进行试评,再结合试评情况进一步完善确定评分细则。过程中实行全员培训,在统一尺度后,才正式开始对全省所有考生试卷进行评阅给分。

在评分过程中,当两位老师双评差值小于设定阈值(两名评卷员评分差值允许的最大范围)时,以两位评卷员的评分均值作为该题的得分。当双评差值达到或超过阈值时,由系统自动将该题随机分发给第三位评卷员评分,是为三评。若三评后仍达到或超过阈值,则由系统自动提交学科组,由学科组长组织专家进行终裁给分,并以此作为该题的最终得分。

运用网上评卷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对评卷质量进行有效管控,有效掌控评卷进度、发现并纠正评分标准偏宽或偏严、打保险分、评卷稳定性问题等。今年,省教育考试院还专门向评卷场派驻了质检组,随时检查评卷质量。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