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情景默写(10分)
1、根据积累,填写句子。
中国文坛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吟“兼葭苍苍,①_____________”可想象《兼葭》中迷离朦胧的秋境;咏“②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_”可领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一夜雪满天的冬景;品“④ ________,⑤__________”可触摸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渴望得到重用的复杂情感;赏“⑥_________,⑦_______”可感受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比喻传达的刚健昂扬之气;诵“黄发垂髻,⑧_______”,幻想往圣先贤憧憬的理想家园;读“⑨_________,⑩_______ ”,体会范仲淹笔下洞庭湖的晨昏变化。
二、基础知识综合(4分)
2、根据拼音写汉字和选择正确读音。(4分)
2022年冬奥会是“中国式浪漫”的绽放时刻。我们从中读出了中国式浪漫的简朴、美好、大气和温暖,它深深地①juān刻于你我的内心深处。保护北上的“断鼻家族”回到家园书写的是美美与共之浪漫;开幕式上的大大小小雪花承④载(A.zǎi B.zài)的是兼容并蓄之浪漫;疫情到来时的同声相应传达的是坚毅果敢之浪漫。中国人的浪漫是一种②bó发力量,是不断汲取的力量,是③hán养心灵的激情,是“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的中国自信。
(1)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_____ ②_____ ③_____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写字母)
④承载( )
三、选择题(4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华园艺展区里,各种特色植物争奇斗艳、别具风情,徜徉其中,可尽览园艺之美。
B.樱花盛开时节,无锡鼋头渚夜公园开放,长春桥、樱花谷人山人海,灯火阑珊,人面樱花相映成趣。
C.在2019年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国队重振雄风,不负众望,包揽五个单项冠军,选手表现可圈可点,令人叹为观止。
D.外卖小哥雷海为工作之余不断读诗、背诗,诗词大会上,一路过关斩将,脱颖而出,终获《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冠军。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哲学自始就关注人,其体系中的学以成人,不仅是成就全面发展的人格,更多的是成就一种技艺。
B.《全唐诗》作为一本唐诗合集,编校于清代康熙年间,收录了约二千二百余名诗人的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诗作。
C.研制团队采用了主动悬架设计并开展了内场下陷脱困,通过主动悬架构型的变化,实现了“祝融号”的抬轮和蠕动。
D.从面对现实、面向未来的层面出发,中美双方确认了各自政府的优先事项、彼此的红线及可能的合作领域。
四、名著阅读(6分)
【材料一】
马二先生又往前走。走到半里路,见一座楼台盖在水中间,隔着一道板桥。马二先生从桥上走过去,门口也是个茶室,吃了一碗茶。里面的门锁着。马二先生要进去看,管门的问他要了一个钱,开了门放进去。里面是三间大楼,楼上供的是仁宗皇帝的御书。马二先生吓了一跳,慌忙整一整头巾,理一理宝蓝直裰,在靴桶内拿出一把扇子来当了笏板①,恭恭敬敬,朝着楼上扬尘舞蹈②,拜了五拜。拜毕起来,定一定神,照旧在茶桌子上坐下。
——《第十四回蘧公孙书坊送良友 马秀才山洞遇神仙》
【材料二】
杜少卿便到仓巷卢家去会迟衡山。卢家留着吃饭。迟衡山闲话说起:“而今读书的朋友,只不过讲个举业,若会做两句诗赋,就算雅极的了,放着经史上礼、乐、兵、农的事,全然不问!我本朝太祖定了天下,大功不差似汤武,却全然不曾制作礼乐。少卿兄,你此番征辟了去,替朝廷做些正经事,方不愧我辈所学。”杜少卿道:“这征辟的事,小弟已是辞了。正为走出去做不出甚么事业,徒惹高人一笑,所以宁可不出去的好。”迟衡山又在房里拿出一个手卷来,说道:“这一件事,须是与先生商量。”杜少卿道:“什么事?”迟衡山道:“我们这南京,古今第一个贤人是吴泰伯,却并不曾有个专祠。那文昌殿、关帝庙,到处都有。小弟意思要约些朋友,各捐几何,盖一所泰伯祠,春秋两仲,用古礼古乐致祭。借此大家习学礼乐,成就出些人才,也可以助一助政教。但建造这祠,须数千金。我裱了个手卷在此,愿捐的写在上面。少卿兄,你愿出多少?”杜少卿大喜道:“这是该的!”接过手卷,放开写道:“天长杜仪捐银三百两。”
——《第三十三回 杜少卿夫妇游山 迟衡山朋友议礼》
【材料三】
那邻居道:“你不说我也忘了。这雨花台左近有个泰伯祠,是当年句容一个迟先生盖造的。那年请了虞老爷来上祭,好不热闹!我才二十多岁,挤了来看,把帽子都被人挤掉了。而今可怜那祠也没有照顾,房子都倒掉了。我们吃完了茶,同你到那里看看。”
说着,又吃了一卖牛首豆腐干,交了茶钱,走出来。从冈子上踱到雨花台左首,望见泰伯祠的大殿,屋山头倒了半边。来到门前,五六个小孩子在那里踢球,两扇大门倒了一扇,睡在地下。又到后边,五间楼直桶桶的,楼板都没有一片。
两个人前后走了一交,盖宽叹息道:“这样名胜的所在,而今破败至此,就没有一个人来修理!多少有钱的,拿着整千的银子去起盖僧房道院,那一个肯来修理圣贤的祠宇!”邻居老爹道:“当年迟先生买了多少的家伙,都是古老样范的,收在这楼底下几张大柜里,而今连柜也不见了!”盖宽道:“这些古事,提起来令人伤感,我们不如回去罢!”两人慢慢走了出来。
——《第五十五回添四客述往思来 弹一曲高山流水》
【注】①笏板:古代臣子觐见天子时手中所持的板子。②扬尘舞蹈:扬尘舞蹈,是一种舞蹈名称,用于对天、地、神的祭祀或祈祷,在古代是最为隆重的礼仪。古代人粗犷、直率,舞蹈时虔诚投入,跳得尘土飞扬,因而得名。后来的文人墨客,在诗词、戏曲中,常用“扬尘舞蹈”来形容臣见君的礼仪,这是文学中的夸张手法。
5、仿照回目形式,概括以上三则材料内容,完成下面填空。(2分)
材料一:游西湖四处闲逛,见御书①______ 。
材料二:②______ ,杜少卿捐银三百两。
材料三:邻居忆热闹场面,盖宽叹荒凉今颜。
6、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盖宽“伤感”的原因。(2分)
7、赏析下面的句子。(2分)
马二先生吓了一跳,慌忙整一整头巾,理一理宝蓝直裰,在靴桶内拿出一把扇子来当了笏板,恭恭敬敬,朝着楼上扬尘舞蹈,拜了五拜。
五、诗歌鉴赏(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春夜别友人(其二) 陈子昂
紫塞①白云断,青春明月初。
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
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
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②。
【注】①紫塞:原指长城,其土紫色。这里泛指北方边塞。②大臣书:《汉书·东方朔传》载,汉武帝即位,征求天下才士,东方朔便上书自荐,自称可以当“天子大臣”。
8、这首诗在体裁和内容上与下面诗歌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观沧海》
C.《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9、任选这首诗的一种表现手法简要赏析。(3分)
10、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感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六、课外阅读(14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商於子驾豕
商於子①家贫,无犊②以耕,乃牵一大豕③驾之而东。大豕不肯就轭④,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宁毋⑤先生过而尤⑥之曰:“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应。
宁毋先生曰:“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曰:“今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吾岂不知服田⑦必以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曰:“是盖有激者⑧也。”
(选自明·宋濂《文宪集》,有删改)
【注释】①商於(wū)子:作者虚构的人物。②犊:牛。③豕(shǐ):猪。④轭:车辕前端驾在牛马颈上的曲木。⑤宁毋:作者虚构的人物。⑥尤:抱怨,指责。⑦服田:用牛、马驾车耕田。⑧有激者:(心中)有不平之气的人。
11、下列各句中和“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B.子乃反怒而弗答。
C.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D.家祭无忘告乃翁。
12、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
(1)豕纵大,安能耕耶?(2分)
(2)今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3分)
13、商於子以自己“以豕代耕”之事来说明怎样深刻的道理?请先用原文回答,再用自己的话阐述。(4分)
14、从文中可获得怎样的治国方法?与《大道之行也》中哪一句观点相同?(2分)
七、现代文阅读(24分)
文学作品之小说阅读(14分)
界 碑 王晓廉
这是一个听来的故事,但愿它不是真实的。
——题记
①从东往西数,是十二块长满苔藓的界碑。
②从西往东数,也是十二块长满苔藓的界碑。
③十二块界碑埋在这高原山脉的一座座积满冰雪的山脊上,像十二个高过茫茫岁月的忠勇士兵。
④这条山脉有多长?他也说不清楚。他只知道两匹军马轮换着骑,来回要走一个多月。而且,要选在天气最好的夏季。
⑤其实,所谓夏季,不过是山谷底下开放出一片片永远长不大的小花,山涧里流淌着冰雪融化成的细细泉水。但在那遥远的山脊依然堆满常年不化的冰凌和积雪,在太阳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山风吹过山脊,风雪立刻弥漫开来,形成一个寒冷的短暂的冬季。
⑥他牵着马,领着另外两名牵马的士兵,向绵长陡峭的雪山爬去。他那被风雪吹打得黑红的脸庞,刻满了坚毅的皱纹。一圈浓黑的络腮胡须,掩盖他真实的年龄。他的领章已磨掉了光泽,军装也被风雪涮得泛白,如同脚踩的皑皑白雪。他是个很少有人知道名字的边防站站长。任务就是每年踏查一次界碑——自己管辖的十二座界碑,并且庄严地记载下来,留给永不磨灭的历史。
⑦稀薄冷凝的空气,憋得人喘不过气来。尽管如此,他依然领着两个战士向山脊爬去。渴了,就捧一把积雪扔到嘴里吞化。
⑧哦,就是这样牵着军马踏查,已经走过了二十几载岁月,抚摸了二十几遍界碑。他已从一个年轻的小伙子长成一个中年。尔后,他还不知要再沿边境线走过多少春秋?马儿打着响嚏,累得蹄子直打滑。人也乏了,帽檐上挂满了霜花。于是,他们坐在一座背风的山崖下,点燃了一堆篝火。松开缰绳的马匹,自由自在地啃着石缝间的青苔。
⑨他背依石头,眯缝着眼睛像要睡熟,心,却在驰骋:来过几次调令,说要调自己去内地,再派一个新站长来接替自己,可新站长从未露个人影。——有谁愿意到这杳无人迹的鬼地方,成年累月面对风雪。于是,他就一年年的留了下来,继续荣任这芝麻大的边防站长……
⑩是人拉着马?是马拽着人?人马终于一齐爬上了雪山脊背。但呼啸的风,狂舞的雪,却在时时刻刻赶他们离开这个冰雪王国。
⑪山脊,被积雪厚厚地包裹着。两个士兵虽然已经是第二次来巡查,但瞅着四处几乎都是一样的峰头与白雪,却记不清界碑究竟埋在哪片冰雪之下?其实,即使知道,又能怎样?明年踏查前,他们将和以前的士兵一样服役期满,离开风雪边境,回到温暖的故乡。只有他这位边防站长,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责,只有他,目光如锐利的鹰隼。此刻,他用双手使劲地在厚厚的积雪里扒呀扒,扒呀扒,终于露出一块经过雕琢的界碑。他赶紧用衣袖轻轻拂掉冰屑雪粒,显出“中国”两个大字,映耀着蓝天和白云。
⑫他和士兵,情不自禁地站起身来,一步步向后退去。接着并拢脚跟,举起右手,向界碑,向祖国,庄严地敬个军礼。然后,用冻僵的手捏住笔,在《踏查日志》上记下今天的日期。
⑬站在山脊,眼前是异国莽莽苍苍的冰峰雪岭,没有苍鹰,没有奔鹿;身后,是祖国苍苍莽莽的冰峰雪岭,也没有鹰飞和鹿鸣。但他知道,远隔无数座雪山之后,有着自己熟悉的欢快歌声、绿色牧场、雪白羊群……
⑭马背驮着夕阳,隐进了镶着红色弧线的雪山缝隙,一片浓重的晚霞染红了山山岭岭的积雪,红得热烈,红得悲壮。他眯缝着眼睛,没有说话,默默地牵着马向山下走去。他觉出寻找一块界碑,已经不像几年前那样敏捷、轻松了。他担心,自己一旦猝然倒下,界碑会不会从此埋在积雪里,再不见阳光?
⑮马蹄敲打冰雪,清脆而悠长。明天,他们将再越过无数座雪峰,去寻找另一块界碑……
15、下面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讲述了一个普通的边防站长踏查界碑的故事,热情地赞颂了边防军人不畏艰苦守卫边疆、保卫祖国的崇高精神,同时唤起人们对奉献者的关注。
B.文章主要刻画了一个在边境坚守多年,饱经沧桑,而今依旧深爱祖国,坚守职责,有着高度责任感的普通而伟大的边防站长形象。
C.文章的主体部分沿两条线索展开,一是对踏查过程的叙述,一是对20多年来边防站长的点滴回溯,后者点缀于前者当中。
D.文章运用多种写作技巧,以叙事和议论为主,兼有描写和抒情。开头重复地提到界碑,是加强读者对界碑的印象、加深对边关的遐想。
16、按要求赏析。(4分)
(1)他和士兵,情不自禁地站起身来,一步步向后退去。接着并拢脚跟,举起右手,向界碑,向祖国,庄严地敬个军礼。(赏析描写手法)
(2)马背驮着夕阳,隐进了镶着红色弧线的雪山缝隙,一片浓重的晚霞染红了山山岭岭的积雪,红得热烈,红得悲壮。(赏析加点词)
17、文章以“界碑”为题,有什么含义?(3分)
18、有人说:“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你是否赞同这一说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由。(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公共场所是公德教育最好的学校
①近日,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策划人张劲硕发微博抱怨来博物馆参观的中小学生缺乏基本礼仪,点名批评北京一所小学——该校学生随地乱扔垃圾。该条微博在网上引发很大反响,被点名的小学公开道歉。这不得不使我们意识到:公共场所是公德教育最好的学校。
②子不教,父之过。孩子世界是成人世界的镜像,他们的行为更多的是社会秩序的投射,公共场所既是文化载体,也是公德教育的学校。比如近日有网友发微博称,在飞机上有一个孩子尿急难忍,由于飞机临近降落,厕所关闭,家长当众脱下孩子的裤子让其方便,招致网友一片指责。
③公德规范的问题不能置换为道德滑坡,梁启超说:“吾中国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虽然,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有“私德”而无“公德”,才是问题所在。可能在多年以后,对于闹出风波的孩子们来说,早已不记得在博物馆看到了什么,但这场公德教育课是不会忘记的。公德教育没有比公共场所更好的学校了,公共场所是孩子们体会群己边界最直观的场合。试想我们置换场合,孩子们在自己的房间里乱丢垃圾,可能是一个“不讲卫生”的私德评价;孩子随地方便,如果事发突然恰又在荒郊野外,甚至不会有道德评价。可见,没有一个规则明确的公共场所,公德规范和公德教育也就无从谈起了。
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公德规范是社会治理的“奢侈品”。解决好法律、权利、公平等重大课题之后,公德规范的紧迫性才会凸显出来。落实公德教育,法律法规要找到可操作的落脚点,个人的道德约束要找到可以契合的标准,让公德在道德和法律之间,成为更具有界定与实践意义的行为标准。
⑤当前的关键,是给公共场所赋权,让公共场所具备更明确的规则,具有更多对公德行为进行裁量的空间。以博物馆为例,除了微博声讨,用舆论监督这种不道德行为,有没有其他约束机制,比如对团体、个人采取“黑名单制度”,限制甚至禁止他们来访参观。观察发达国家的公德规范,大多是标准更细致,执法更有力,公共场所更具权威性,而且更大地发挥社会团体作用。
19、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3分)
20、文章第②自然段写家长在飞机上让孩子当众方便的事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21、为什么说“公德规范是社会治理的‘奢侈品’”?(3分)
22、根据文字内容,请简要概括规范公共场所公德行为的具体措施。(2分)
23、高光时刻,网络流行语多指巅峰时刻、精彩时刻、表现非常出色的时刻、很值得骄傲的瞬间等。回顾成长历程,你也一定有这样的时刻。
请以“我的高光时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作;(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参考答案
1、 白露为霜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并怡然自乐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2、(1) 镌 勃 涵 (2)B
3B 4D
5、五拜仁宗 迟衡山筹建泰伯祠
6、盖宽看到泰伯祠这样的圣贤祠宇破败且无人修理,而僧人道院却截然相反,感到世风日下;为前人以礼乐助政教的理想彻底破灭感到难过。
7、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夸张地刻画出马二先生行起君臣大礼的丑态,辛辣地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士人精神世界的毒害。
8A
9、“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二句,是说虽然处于良辰美景之中,但在这个充斥着离情别意的场面上,一切都变得黯然,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五六二句“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 寓情于景,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冷情境,表达出朋友离别依依不舍的深情。
10、①与朋友离别时依依不舍之情。第四句直接写“离忧怅有馀”,五、六两句通过渲染离别时凄清寂静的环境来表达离别的悲伤。②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七、八句诗人向友人坦露心胸,表明自己此行是向朝廷上书议政,倾吐自己立志为国建功立业的宏大理想。
11A
12、(1)猪即使再大,怎么能耕地呢?
(2)现在你认为我颠倒是非,我也认为你颠倒是非。
13、服田必以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文中商於子以自己“以豕代耕”之事来说明国君不任用贤人治国,比自己不用牛耕田危害要大。
14、任用贤良;选贤与能
15D
16、(1)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他们动作的庄重,表明界碑在他和士兵心目中神圣的地位,淋漓尽致地表现边防军人热爱祖国的强烈感情。(2)热烈:他把自己的青春全部献给了祖国,他的精神令人振奋激动;悲壮:他为了祖国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并且还将继续付出牺牲,显得悲壮;用“热烈、悲壮”赞美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17、“界碑”有两层含义,实指边防战士看守巡查的十二块长满苔藓的界碑,虚指那些守卫边陲,看守巡查界碑的边防战士。
18、我赞同这一说法。①人是平凡的,任务是普通的,但他的精神是崇高的。“走过了二十几载”,还不知要走多少春秋,他年复一年的留下来,“继续荣任这芝麻大的边防站长”。没有对祖国深挚的爱、没有对人民强烈的责任心,“有谁愿意到这杳无人迹的鬼地方,成年累月面对风雪”。②人是平凡的,任务是普通的,但他的责任是重大的。他扒开积雪,拂掉冰屑,让界碑显出两个大字:“中国”。他们向界碑、向祖国敬礼,他在《踏查日志》上记下日期。在祖国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选择了为国家,为社会尽责,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19、首先从北京某小学学生参观博物馆后乱扔垃圾这个现象引出中心论点;接着分析公共场所缺少公德的原因;最后指出规范公共场所公德行为的具体方法。
20、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举了家长在飞机上让孩子当众方便的事例,从反面阐述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公德缺失的观点,进而论证中心论点“公共场所是公德教育最好的学校”,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1、①人们偏于“私德”,缺少公德意识;②公共场所没有明确的规则;③只有在法律、权利、公平等重大课题解决之后,公德规范才会引起人们重视。
22、①给公共场所制定明确细致的规则;②用舆论监督不道德行为;③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约束机制);④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答出任意二点即可)
23、作文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