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说明: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下列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内容是
A.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B. 拆毁大沽炮台
C.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 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2.奕䜣在一个奏折中提到: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A.
B.
C.
D.
3.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
A. 推翻了封建制度 B.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4.以下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照相术在中国出现②《申报》的创刊③设立京师大学堂④剪发辫、改称呼
A. ③②④① B. ①②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②③①④
5.某同学在一次历史展示课上介绍一位老人出生于民国八年,这位老人出生的那一年,中国发生了哪件大事
A. 武昌起义 B. 五四运动 C. 中国共产党诞生 D. 九一八事变
6.恩格斯说:“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大人物是
A. 但丁 B. 达.芬奇 C. 哥伦布 D. 莎士比亚
7.下图是法国著名的一个文件,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它是
A. 《人权宣言》 B.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 《权利法案》 D. 《民法典》
8.19世纪60年代美俄两国都要解决国内出现的危机,其相同的历史任务是
A. 避免国家分裂 B. 维护国家统一
C. 反抗殖民压迫 D. 清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9.掌握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关联中不正确的是
A. 文艺复兴——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B. 西安事变——全民族抗战开始
C. 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社会产生 D. 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
10.小明在他的听课笔记中记载了以下信息:“历时十个月,双方伤亡七十多万人,有‘绞肉机’之称。”据此我们可以判断,小明学习的内容是
A. 台儿庄战役 B. 萨拉托加大捷 C. 凡尔登战役 D. 淮海战役
11.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以下历史事件从性质和结果方面来看相似的是
①中国的戊戌变法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③美国独立战争④法国大革命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2.伟大的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请你比较图中两个人物
①都是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②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都完成了反抗殖民压迫的任务④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法律文献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26分)
13.制作学习卡片是整理历史知识的一种常用方法。下面是一位同学制作的关于
中国1840—1919年的历史学习卡片,请你帮助他补充不完整的地方。
14.识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和图二分别是哪两种交通工具?
(2)两种交通工具所处的时代标志性成就是什么?将人类分别带入什么时代?
(3)这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有什么共同意义?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权利方面,人们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力。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
——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文献
材料二: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摘自历史资料
材料三: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所以归根结底是依靠政府管理的诱导奖励之力。
——大久保利通
(1)结合材料一概括这部文献的主要内容。美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中,哪部法律性质文件体现了其中的思想?
(2)材料二中,1861年的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提供了什么条件?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久保利通的观点在日本明治维新措施中是如何体现的?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的发展有何作用?
(4)日、俄两国是通过相同的途径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哪次政治运动对这种途径进行了有益探索?这次探索有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