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写得这么好,像字帖一样!”“还有数学呢!看看题难不难?”“怎么还有日文?”……日前,在庆城县博物馆举办的“档记庆阳——晚清民国教育档案资料展”上,观众们被一批100多年前的试卷深深吸引。
存放于庆城县博物馆里的清宣统二年学堂试卷文物。 庆阳融媒记者 王志龙 摄
这些试卷不仅涵盖了国文、历史等传统学科,还包含了算术、外语等现代学科。据庆城县博物馆馆长栾小芳介绍,根据史料记载,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考试,开始实施教育新政,开设了算数、图画、外语等课程,这些试卷就是实施教育新政的证据。
“我们在整理这批试卷档案时,注意到有一张日文试卷,大家都很好奇。根据对这张清宣统二年(1910年)学堂试卷的研究推测,当时的庆阳县所教授的外语应该就是日文。如果没有这张试卷,我们也就没有证据证明庆阳县开设过外语教学。”栾小芳说。
据了解,“档记庆阳——晚清民国教育档案资料展”是庆城县博物馆从今年元旦开始举办的展览,首次展出了一批晚清民国初期的纸质文物,包括行政公文、教育训令、学堂试卷等,共63件。庆城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表示,这些试卷的保存状况良好,得益于当地人们对于历史文化的重视和保护。这些试卷也为进一步研究清代地方教育、考试制度等提供了宝贵资料。
“这些纸质文物虽然数量有限、缺乏完整系统性,却是我们了解和研究晚清民国时期庆阳社会生活尤其是教育状况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栾小芳说,这批试卷的发现,不仅为庆城县博物馆增添了一份珍贵的藏品,也为研究那个时代的教育历史提供了资料,更见证了庆阳教育的变迁和发展。
(作者:王富强 李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