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升初二小四门试卷(初中七年级小四门试卷难度排行榜)

初一升初二小四门试卷(初中七年级小四门试卷难度排行榜)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1-13 00:29:52

你看时间过得快不快?

刚做完第一次月考总结,复杂的内心还没能冷静下来,这第十周的期中考试,马上就要到了。

满打满算,顶多两个周末,可以给娃复习一下。

(别问平时怎么不复习,晚自习回到家都快十点了,还有什么精神搞学习)

语数英自不用说,可还有愁人的小四门呐。

要知道我们月考那时,是不考小四门的,一周就两节课,平时也没怎么单测过,就老师们抓一抓知识点背诵。

这都是准备在期中考试,来开一次“令人惊喜”大盲盒么?

这对无事不讲究“预则立,不预则废”的老母亲来说,真是太难忍了,怎么说也要把砍柴刀磨一磨,吓唬一下人吧?

但小四门,门门要考,谁先来?

我真心建议是历史。

(但有一个前提:这是在小四门各科都学得差不多的情况下所做的优先选择。如果有明知的弱项,那一定是弱项优先。)

那为什么要把历史排在前面呢?

第一,就属它知识点最多。

1、不知道大伙儿留意过没有,学校发的背诵资料,就属历史最多。

我们才刚学完秦末农民起义,可复印资料就有满满两大张A3纸,而且无图无表,全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型知识点。

而其它的科目,地理虽然也有两张,但有一半是图啊;生物、道法就各自只有一张。

2、再看一下家里用的复习教辅之类。

我家入过一套《初点知识大盘点》,各个科目整个初中段的必掌握、必考的知识点都在里面,有空我们就靠它啃一点。

之前也没发现各科有啥不同,现在这各科的书摞在一起,又是历史最厚。

3、包括记笔记,文字量也是最大的。

我看过同龄家长吐槽课堂笔记的,历史又是文字量最大,有不少孩子上课根本来不及记完,下了课再统一抄。

还有些家长忍不住的,亲自下场帮孩子抄笔记,也是历史笔记打头,抄了好几天才整理完。

所以说,因为历史科的份量很大,如果平时又没有努力做到日清、周清,想等到期中、期末大考才去临时抱佛脚,那孩子硬吃,得吃很撑啊。

第二,它和语文挂钩最多。

既要顾好眼前考试的“短期利益”,又要考虑中考、高考的“长期利益”,还有哪一门是和语文绑定最深的?

当然是历史啦,文史不分家啊。

七年级的古代史,八年级的近现代史,对于整个中学语文里,文言文的学习、现代文的学习,是多么强大的背景输入啊。

光是翻一下2024新版历史教材中,有多少小字介绍,直接就是程度不低的文言文。

(我个人总觉得,七年级历史书上的文言文难度,要高过七年级语文书)

《过秦论》是高中课本选文

把历史学好了,语文名篇中的“历史背景解读”这一块,理解上就轻松多了。

第三,它的拓展性很强。

我不知道大家本地考历史是个什么风格,是偏基础还是偏拓展。

可看了不少历史卷子后,我觉得初中历史,如果出题方想要考得有广度些,想要考得有难度些,它的发挥空间真是相当大。

比如前一阵子,我们做卷子,碰到一道考王位纪年法(我记得我们上学那会儿是没有学这个的),娃不懂没做出来,我后来问他老师上课有没有教,他说没有,只讲了公元纪年法。

那是教辅超纲了吗?

那你可以去翻一下新教材的最后几页,专门介绍了关于历史纪年的几种方法:干支纪年法,王位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公元纪年法。

如果碰到了类似的题目,你还真不好意思说它超纲了。

另外再联系一下语文,其中干支纪年法,王位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在古文作品中应用得非常多,比如: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还有一些题目,能出得非常灵活,光背完知识点并不够,还得熟练应用,进行分析,不然也做不出来。

第四,从初一到初三,一直要学到中考去。

在我们这儿,地理、生物到了初二末就进行会考,考完了就少了两门功课。

可历史是要一直学到初三的,它按卷面分打7折,要计入中考总分的。

从重要程度上,可不敢小瞧这个副科啊。

不管怎么说,应对小四门,态度是第一位的,一门一门上吧。

欢迎关注@B计划老妈,孩子成长路漫漫,在这不可逆的十八年里,努力扶君上马,送君一程,但内心始终有B计划。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