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写卷 右手画世界
熬夜的双眼模糊的疲倦
我的无言 有最深沉的感慨
面对着学海和游玩
哪一个我该放开
一边是学业 一边是乐趣
左右都不是为难了自己
是为你想吧 该为妈想吧
玩耍虽然令人愉悦
装作不在意的我 如何面对
人生很长 童年匆匆
不必急于一时 不要埋头赶路
这个寒假 试着把假期还给孩子
让焦虑散在风中
刷题刷题刷刷刷
寒假不到40天 有学校发了18本寒假作业
这这这,就算不过大脑
直接抄答案都得抄半个月吧
过多的书面作业
导致孩子要么整个寒假都在写作业
要么就要在临开学前集中补作业
把学生『卷』成做题的机器
这样的作业真的有意义吗?
逛吃逛吃看世界
杭州一小学全面取消寒假传统书面作业
个性化的『寒假生活指南』引来一片赞赏
但也有人忐忑并质疑
『明卷』没了是不是各种『暗卷』就来了?
会不会因为实践难度太高最终变成家长的作业?
会不会大幅增加家长的陪伴成本和经济压力?
只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事
是这么回事儿
全面取消寒假书面作业
杭州这所小学出圈了
这个寒假,杭州采荷第三小学教育集团全面取消传统书面作业,取而代之的是为同学们精心定制的个性化、特色化、多样化的“寒假生活指南”。这一举动还引起了“家长代表”知名演员马伊琍的转发点赞,“举双手赞同!”
取消传统书面作业
为什么取消传统书面作业?杭州采荷第三小学教育集团校长黄升昊表示,此次寒假作业变革,是希望让孩子们从书面作业中解放出来,真正享受寒假,获得更好的成长。
没有书面作业了,寒假怎么过?学校提供了三方面的“寒假生活指南”供学生自主选择:(一)秉持健康第一的理念,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运动,为后面的学习打好身体的基础。除了跑步、打球、爬山等运动,也可尝试平时很难去体验的运动项目如滑雪等。(二)行万里路,走读中国、走读世界,拓宽视野,开阔胸襟。去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千年历史的脉动,体会平凡劳动者的伟大,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关注社会,热爱生活。(三)读万卷书,静下心来读书,享受影视、戏剧带来的艺术盛宴,让精神世界丰盈,培养审美能力、审美情趣。
“老师们给出‘指南’供参考,不强制,孩子可以从中选择,也可以另外发挥。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足够的自由的时空,让他们去尝试去探索,孩子会给我们惊喜。”黄校长表示,“希望孩子们在寒假里身心愉悦,强健体魄,增长见识。
下学期报到时,采三的同学们不用带着寒假作业,但要在报到日当天和老师、同学分享自己的寒假见闻、心得,形式不限,可以是口头讲述、分享一组照片,也可以画一幅画等。“经验可以借鉴,见闻可以交流,对班级建设也是很好的总结。”
幸福的童年从幸福的假期开始
在讨论寒假作业改革的过程中,也有老师表示“能不能改‘不布置’为‘少布置’书面作业”?
“硬杠就是不布置书面作业。不要担心寒假三周时间不做书面作业,孩子的学业成绩就会下降。”黄升昊表示。
为什么有这样的底气?其实,学校十多年来已经有了一定的尝试和积累。2009年,作为浙江省教育科研孵化基地学校,即“解放学生”联盟成员,采荷三小在课程改革上进行了探索,各年级每周减少一节语文课和数学课,给特色课程留出专用时间。之后,学校开展了走读杭州课程,每周有两个半天不上文化课,同学们在校园研究与实地考察中“走读杭州”,走遍杭州的博物馆、名胜古迹、名人故居等。2020年,疫情居家期间,学校并没有快递课本、作业本,而是组织同学们进行综合性实践活动。
这些年的改革,每次都有一些老师和家长们担忧与质疑:花时间在其他方面会不会对学业成绩有影响?实践证明,看似“不务正业”的活动、课程,却让同学们收获了自信、激发了兴趣,激活了内驱力,学习效率也就提高了。
“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提升,学业成绩也一直保持在较高的位置。”黄校长表示,不布置作业不是学校、老师不负责任,而是希望通过努力和尝试,让孩子为未来奠定更扎实的基础,让成长更具可持续性。
“有责任心,有志向,有格局,身心健康,心中有他人的孩子,可以走得更远。”黄校长说,希望给孩子们幸福的童年,而幸福的童年就从幸福的假期开始。在未来的寒暑假,学校还将不断完善假期作业的改革,探究什么样的寒暑假作业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据潮新闻
说
一石激起千层浪
支持派——
@世纪光A:点赞,积极探索。
@月如歌:寒假作业纯属浪费时间,听说有学校不到40天寒假发了18本寒假作业,无语。
@Angel-christine:学生利用假期应该更多地感受家庭温暖轻松的氛围,享受自由阅读的快乐,体验大自然、体验社会活动。
@Jason02:不光寒假作业,平时做也要减少,现在小朋友作业太多了。
@晨风吹过:孩子们需要出去看看世界,总不能只在试卷里见世面。思考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但书面作业还是要有,温故而知新也同样重要。
@漪墨67221:人工智能时代还在用以前的教学方法,只会让未来的孩子失业率更高。不如多给时间让这些孩子挖掘自己的潜力,而不是读死书,死读书。
反对派——
@秀骨书生:看看这些花里胡哨的作业,还不如写书面的呢……
@蓝色百合_:字不要练么?为什么不动手写是值得歌颂的呢?
@hao_yoh:只是说让你少布置点,没让你全取消。合着你小升初中考高考不用做试卷了?
@淹死的小小鱼儿:大人都不上班吗?大过年的,谁愿意去搞那些!
@小草安好anhao:难道不是需要交实践活动视频、调研报告、旅行作文、运动照片?
@卡卡8350:好好玩吧,中考分流!
@白桃金桔乌龙:“书面”以外的作业更难。
辩证派——
@阑珊3456:没娃的都在叫好,有娃的自己知道。
@叶落橙Christy:家长的格局决定了孩子的格局。
@牛正蓝:与之匹配的应该是家长可以获得更长的“陪寒假假”,工资照发!要不然,孩子作业形式多样需要家长参与,家长却在厂里搬砖……
@教育分析:首先要为这样的大胆尝试点赞!小学低、中、高年级差异性很大,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来说,博主认为寒假布置少量书面作业利大于弊。其实不管是书面作业还是实践类作业,都应力求少而精,避免让学生进行重复低效的疲劳战。实践类作业需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确保绝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杜绝演变成家长的作业。
心
走心之风早就吹过
●2021.04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就相关工作进行部署。其中提到,要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不给家长布置作业。
●2022.01
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各地教育部门认真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通知提出,要做好学生假期安排,各地要指导学校严格控制寒假书面作业总量,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生活。严禁学校寒假期间组织集体补课、讲授新课。
●2023.12
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冬季学校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切实做好冬季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时提出,以学生身体健康为重,对学生患病期间的作业可不做硬性要求等。
语
鼓励质疑自有评说
取消寒假书面作业
读懂网友的点赞和调侃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推行素质教育、给学生减负等教育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但在现实中,无论学校还是家庭,往往还没法从根本上转变应试思维。一些教师和家长嘴上说着要快乐教育,一边还是“卷”孩子,部分学校在落实增加体育课、减少家庭作业、取消晚自习等措施时,经常会遇到争议和阻力;至于寒暑假,在一些人眼里,也是让孩子开启“题海战术”恶补文化课的好时机。
这种割裂现状,根源之一在于,教育实践的执行环节缺少一套科学细致的替代性方案,导致很多人道理都明白,但就是担心孩子不“卷”后荒废学习、落后于他人。
杭州这所小学取消寒假书面作业,可以说是一种新探索。只要学校鼓励真实表达而不是注重形式,相信孩子们的收获不会比做几份试卷少。
当然,网上也有不少家长开玩笑,说点赞的都是没孩子的,因为有孩子的都知道,这些非书面作业往往需要家长操心和帮忙,才能完成得漂亮。
非书面作业的本意,是培养学生多元的兴趣和能力,如果变成另一种形式的“考试”比赛,甚至变成了“拼爹拼妈类”比赛,就难免变味,变成了另一种折腾。
但我们依然要为杭州这所小学点赞,全面取消传统书面作业只是一种形式,只有背后的教育理念也有同步转型,才真正值得点赞。毕竟万事开头难,教育领域的探索、创新同样如此。期待杭州这所小学的尝试,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的综合转型、同步更新,这样才能真正赢得社会的肯定和赞同。 据澎湃新闻
风气的扭转 总要有人先迈出脚步
一直以来,寒暑假期都被许多家长视为“弯道超车”的重要时间节点,颇有一种“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架势。但弓弦太满则易折,不布置寒假作业,把假期“还”给孩子,算得上是对小学教育“去内卷化”的一次有益探索。
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没有书面作业的假期,可以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参与生活实践,去观赏不一样的风景,从而充实自我的精神世界。假期的实践和对生活的深切体验与学习任务既不冲突,更不相悖。放弃布置书面作业,转而强调学生的假期体验,看似是“无用之用”,但这种做法却能够培养学生的健全灵魂与丰盈内核,能够让孩子拥有一笔受用终身的精神财富。一个人只有充分体验生活,才有能力感受生活,热爱生活,才不会在未来遇到挫折与打击时,轻贱自我甚至轻视生命。
风气的扭转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总要有人先迈出脚步,第一个去吃螃蟹。当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学生的精神世界呵护与全面发展,便会逐步改善“内卷化”“功利化”的教育风气和导向。幸福的人生来源于幸福的童年,而幸福的童年要从幸福的假期开始。 据红网
取消寒假书面作业 “走新”更要“走心”
尽管取消寒假书面作业并不等于取消寒假作业,但这无疑是“走新”之举,但要将“走新”完成好更需要的是“走心”。无论是此次杭州这所小学的探索,还是此前一些学校制作一副甲骨文春联、烹饪一道创意美食、栽培一两种花卉或种植瓜菜等的尝试,都将兴趣爱好、综合素质培养等当成大文章来写,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路,对学校来说也是一次有益的尝试。经验可以借鉴,见闻可以交流。当传统的寒假作业变成了特色的寒假作业之后,对孩子们的健康、全面成长成才来说,可能又是一次全新视角的探索。不管怎样,这都值得尝试。 据上游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