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到一个家长的咨询,他说孩子小学数学都是90多分,而到了初三数学总分150分的试题,只能考50分,他问孩子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这个孩子的例子很普遍,很多孩子都是这个样子。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接下来给大家分享。
初中数学是越来越难,高中数学就更难了,初中孩子对于数学的学习,智商起决定性的作用,初二以上的孩子,智商差之毫厘,成绩相差千里,越往高处走越是这样的,高中的文科大家差距不是很明显,理科的差距就很明显了。那智商究竟要怎么培养呢?
如果你孩子现在处于0-6岁的阶段,家长一定要去注重孩子早期脑能力的开发,至于这么去开发,我想聪明的家长会知道怎么做的。
如果你已经错过的孩子0-6岁的脑能力的开发黄金时间点,那么小学1-2年的阶段也非常重要,这个时间段是孩子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点,家长可以多花一些时间去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这个习惯可以贯穿孩子学习的一生。
如果前面两个阶段都没有处理好,孩子来到了3-5年级的时间段,这个时候要培养孩子深入思考的能力,孩子深入思考能力和孩子学习效率高这个两个能力强,在孩子中学阶段是可以提升起来的。就像初三孩子数学140分以上的孩子确实是智力很强的,这个我们不能否认。
但是孩子数学如果低于110分,一定是孩子深入思考能力很欠缺,很多孩子没有深入思考,大脑的活动停在“浅表层”,习惯性的完成任务,不思考,不总结,不去归纳,还特别听话,特别乖,但就是缺乏深入思考的能力,一遇到难题,不思考,就去问同学,问老师,习惯用提问去掩盖自己思维上的懒惰和自己深入思考的能力,这就是高段位的积懒成笨,没有毅力去攻克难题的决心,这种现象家长和老师还不容易发现,一到考试就出问题了,这种现象是非常致命的,那怎么培养孩子深入思考的能力呢?
那么,当孩子来问你这些难题的时候,你首先让他想2分钟,听听孩子是怎么思考的,他是怎么理解这道题的,这2分钟不做任何提示,你就守在旁边,让孩子想;等两分钟过去后,你给他一个小小的提示,看孩子能不能在你的提示下做出来,如果能做出来,你可以给与小小的口头表扬,如果第二个两分钟还没想出来,你可以再给他更多的提示,让他再做,如果六分钟都没想出来,这个时候你可以让他给你讲,他是怎么想的,你在根据他的思维给你讲解这道题,并且讲解完之后,不要问孩子懂了没?要让孩子给你讲一遍。在讲的过程中,家长要去判断孩子是单纯的复述还是真正的理解和掌握了。
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由奇速英语单词研究小组整理提供,如有不同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
,